让文本拓展走得更远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材实施中,有效的文本拓展将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灵动、充满活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文本拓展的非常态现象,甚至异化,走向极端。文本拓展反而成了新课改课堂信手可贴的一张标签。
  请看以下两个文本拓展片断:
  片断一:《第一次真好》
  师:请讲述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得最感人、最精彩。
  ……(学生笑而不语)
  生1:第一次掉到河里,害怕极了。
  生2:第一次被狗咬,现在一看见狗就远远地避开。
  (下课铃声已响)
  生3:第一次被妈妈打,心里很后悔。
  师:大家讲得第一次真好,太感人了!
  片断二:《孤独之旅》
  师:请联系生活实践(古今名人),谈谈你对孤独的认识。
  ……(沉默)
  生1:贝多芬,因为失聪,在孤独中创作出享誉世界的名曲。
  (下课铃声已响)
  生2:爱迪生,也因孤独相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
  ……
  这两个案例都进行文本拓展,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文本拓展由何而拓?
  《第一次真好》拓读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第一次的可贵和生命的多姿多彩,希望学生珍重它。“真”好,好在“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而学生的例举,却脱离了设计者的初衷,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孤独之旅》拓展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孤独的涵义。从古今名人身上,总结出“孤独”的意义深远。而曹文轩的这篇作品阅读的真正内在价值是什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如何面对孤独?施教者是否更应思考这一问题,再进行教学环节安排?
  2.文本拓展,怎拓怎展?
  这两个案例的拓展形式都是以问题出示、学生讲述的方式进行,这是文本拓展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并且拓展环节都一致安排在最后,在起初的静候中等待学生发言,往往施教者又都在拖堂的几分钟内仓促收尾。蜻蜓点水式的拓展,收益又有多大呢?所以文本拓展置于何时拓,采取何式拓,都是教者急于思考的问题。
  3.文本拓展,拓何展谁?
  《第一次真好》与《孤独之旅》两文,施教者都从文章的主旨出发进行拓展,出发点很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施教者却没有重视学生发展中个体的未来,只是为了拓展而进行拓展设计,这仅是一个虚设的环节罢了,完全没有其他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问题,我们有必要知道什么是文本拓展?
  语文教学中文本的拓展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所学基础上主动创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文本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把生活引进课堂,密切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素养,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特提出如下见解以供参考:
  见解一:文本拓展点应具可挖性。
  见解二:文本拓展应具文本性。
  见解三:文本拓展应具溯源性。
  见解四:文本拓展应具人本性。
  
  一、文本拓展点应具可挖性
  
  文本拓展不是为了教学环节的需要而虚设的,而是为了很好地把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引领学生思考,思考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品味,品味百味人生。
  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化石吟》是一篇抒情性的科学诗,读了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课文以发问想象—遐思飞扬—赞美科学的思路,赞颂化石,由此感到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科学的伟大。许多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总是围绕“吟”字展开,引领学生去聆听沉睡的石头说了什么话,由此知道了平凡的真理、生命的信息、生物进化过程及对逝去万载世界的想象,水到渠成地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神奇,人类科学是多么伟大!但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针对生活联系实际,更好地结合文本,找到新的拓展点,我重新审视文本,沉思:对文本的挖掘能否再深刻些?于是,我把目光重新投向标题——化石吟。“吟”从诗歌体裁来说,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全文赞颂、吟唱之意。但从词义的角度,“吟”还有呻吟叹息之意。“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当我们在神往、惊讶那亿万年前世界时,也唯独只能伫立在博物馆里,目瞪口呆之余怎能不会扼腕叹息?于是,相继提供了有关人类滥砍滥捕的图片、文字资料,促使学生也重新调整了阅读视角,神色凝重地陷入深思中。有立就有破,看似平常的一个词义,如果把它作为课文拓展延伸、回归生活的一个切入点,把文本纯粹“赞颂”的解读上升到一个“追求人类与生物和谐共存”的广阔境界,逐步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去洞察人生,去思索生命意义,那何尝不是一个理想角度?
  又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展示的《落难的王子》教学中的精彩一瞬。当教学进度在波平浪静中推进,自然就揭示了寓意: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由此,教者便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作为拓展。学生举了张海迪、霍金等例,一切都在意料中。突然,班长提问:既然“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那母后怎么没有变得坚强起来?”这一问激起了千层浪。于是,教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个问题再度进行讨论研读,对文本的主旨进入深层拓读。在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终于明白: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有我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如果当时没有教者的智取拓点,那精彩的一瞬也就销声匿迹了。
  
  二、文本拓展应具文本性
  
  文本拓展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环节,而不是附属品。现在有不少老师,把文本拓展片面理解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课堂的代名词,而盲目地运用。甚至有些老师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又忙于片段写作、课外文本延续等活动,这是得不偿失的拓展。文本拓展的出现,应该是自然衍生的、“随机”的,是源于文本,但又高于文本。它的形式必然是千姿百态的。
  如上文《第一次真好》的拓展片断中,学生之所以没有提升对“第一次真好”的认识,是因为对文本解读得不够到位。学生说的第一次固然好,但不是“真”的好。不妨回到文中,“真”好,好在哪?引导学生深究文本,发现: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这才是体现了“真”好的特点所在,在这样的思想牵引下,他还会说“第一次被狗咬”真好吗?于是,便引领学生明白了生活中要大胆地尝试有益身心的第一次,随时留心,寻找机会,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而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让生命的价值陡然而升。
  曾听过《奇妙的克隆》公开课,教者就在学生了解了“克隆”的定义、特点、意义的基础上,巧妙地设置了拓展环节: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辩题是“你支持克隆人吗?”,正反方分别就自己的观点,紧扣文本的正面意义,加以阐述;同时反方也不遗余力地抓住对方阐述语言中的漏洞加以攻击,并且拿出事先查阅的资料辅佐说理,言辞有力。在双方不分高低时,教者适时出场,让双方明白“克隆”是科技高度发达的辉煌成果,但应以不违背伦理、法律道德为准绳,这样才能让人与人之间不再纷争,世界才会更美好。
  也曾听过《散步》的展示课,在文本细读环节,教者极为智慧地采取捕捉镜头——拍摄DV的形式,围绕这三环节:①讲述拍摄内容(结合语段);②拟写标题;③谈拍摄感悟。课堂轻松活泼,学生跃跃欲试,是“寓学于乐”的充分体现。这一环节采用变式,巧妙地融入课堂环节,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家庭的幸福及中年人肩负责任的重大。
  只有将文本拓展视为文本解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文本解读就不至于偏颇,甚至肤浅。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走进文本,领悟了文本,教学时才能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方法。否则,任何的生搬硬套,不论动机如何良好,只能导致两种结果,牺牲学生和败坏这种理论的声誉。”因为文本拓展不仅源于文本,甚至还高于文本。
  
  三、文本拓展应具溯源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以书本为依托,处理好语文文本学习和其他资源开发的关系,立足文本,不断拓宽语文学习和适用的领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任一环节的设置都要紧紧凸显语文学习的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耕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
  我教《中国石拱桥》时,在感受说明性语言准确性的环节中,精心安排了这样的拓展环节: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生1:各位游客,大家好!赵州桥全桥有一个大拱,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大拱的两肩上,有两个小拱。且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全桥结构匀称,形式优美。
  师:这位导游口齿清晰,思路井然,具有良好的导游素质,但他在表述时却留下了一丝遗憾,哪一位细心的游客听出来了?
  (生沉思)
  生2:我发现了,他漏了两个词语:“只有”、“各有”。
  师:这两个词语能省略吗?请找到相应的句子。
  生各读赵州桥两处特点中的每处首句。
  生3:“只有”这词不能省,“只有”表示唯一性,去掉就还有其他大拱的可能,与实际不相符合。
  师:你的分析,既从词义的角度,又结合了语境,太完整了。生3给大家作了很好的示例分析,谁来品味“各有”的妙处?
  生4: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意思共有四个小拱。左右肩都有两个小拱,去掉就改变了原有的设计,与原桥不符,充分体现了赵州桥设计的独特。
  生各读此句,再作感受。
  师:“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呀,说明性语言的准确表达,将会牵涉到事物介绍的到位,你还能从上文中找到诸如此类的用词吗?
  ……
  如上的课例巧妙地把品味语言与文本拓展融合在一起,紧扣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加以积累和运用,这就是语文课的根本之所在。
  语文课要姓“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本拓展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理所当然地,也应当姓“语”。
  
  四、文本拓展应具人本性
  
  “以生为本”的原则,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生活阅历、阅读经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另外,在拓展式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独立拓展、勇于表达的个体感悟、积极思考、努力创造的热情。
  1.文本拓展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注意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教师在学生自主拓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后进生的鼓励和辅导,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见解。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精读文本的环节时,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介绍其中的一种云或彩,由此形象、活泼地让学生快速培养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并深刻地感受到打比方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所产生的鲜明效果。当时我就分层次要求,口述能力强的学生不看书识记主要信息进行讲述;能力偏低的学生可看书加强识记讲述。学生当时就非常乐于参与,自主选择,尽情发挥。当时踊跃举手、跃跃欲试的学生比比皆是。那时我才真正地感受到学生是多么需要我们去因材施教呀。分层次的个体要求设计,其实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2.文本拓展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同时,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到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作拓展,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根据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对文本、写作背景、作者的了解;结合已学知识或插入相关文章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联系生活实践活动,提升对文本主旨的感悟。总之,教师要以课内文本为拓展点,引领学生向四面八方拓展,从而寻找到知识的新起点,构建起较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冯忠良教授指出:“作为教材内容应是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同时他还指出,“精选教材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因此,精选教材必须注意用科学上的新成就来代替过时的教材,不断取舍,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冯教授在其论述中指出了要按迁移规律拓展文本,教师要结合时代发展去拓展文本。因为强烈的感召力,更吸引着我们的学生。因而,我们在拓展文本时应注意时代的脚步,渗透时代信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参考文献:
  [1]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学语文教学.2005(9)
   [2]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2004(4)
   [3]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用抗代谢药物喜树碱作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抗瘢痕形成的辅助药物,并设立5-氟尿嘧啶对照组与未注药对照组。结果近期疗效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喜树碱较5-Fu局部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
对51例96只慢性青光眼和51例102只正常眼进行了视诱发电位试验,发现青光眼组的VEP波幅(amplitude)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01),青光眼的VEP潜伏期(Latency)和波幅与垂直杯盘比
期刊
物理习题教学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和认知过程,发展认知结构,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物理思维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实际习题教学中,学
阐述了辅助透镜法测凹透镜的焦距实验中,像的清晰度与弥散圆的关系,从透镜成像的规律推导出景深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景深与各变量的关系,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