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的形态计量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大鼠经胸部撞击复合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变化规律. 方法 1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LI致伤1,2,7d组,每组3只.各组取肺组织行HE染色,分别测试肺实质百分比、肺泡间隔厚度、肺泡截面积及肺泡腔内炎性细胞计数. 结果 ALI致伤1,2d组肺泡腔内炎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3.08 ±6.60)个、(26.81±16.86)个,正常对照组为(0.89±0.78)个,致伤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ALI致伤1,2,7d组肺实质百分比分别为(23.77±3.91)%、(27.32±5.95)%、(44.57±6.46)%,正常对照组为(19.44±2.48)%,致伤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ALI致伤1,2,7d组肺泡间隔分别为(3.50±2.18) μm、(7.67±7.14) μm、(17.23±13.08) μm,正常对照组为(2.87±1.75) μm,致伤组均较对照组逐渐增厚(P<0.05).ALI致伤1,2,7d组肺泡截面积分别为(1 653.90±950.77)μm2、(1 328.15±802.30) μm2、(1 055.20±1 002.75) μm2,正常对照组为(1 641.30 ±906.60)μm2,致伤组均较对照组逐渐减少(P< 0.05). 结论 大鼠经胸部撞击后复合静脉注射内毒素可建立病理形态上符合ALI的动物模型.通过体视学方法定量检测可反映ALI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及体育锻炼、军事训练等的增加,颈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正逐年增高.由于颈椎具有较高的运动性、容纳脊髓并碧毗邻气道、食管及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故损伤程度往往非常严重.在北美,每年15 000例严重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中,约1/2死于院前,四肢瘫痪患者所占比例很高[1].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水平的提高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颈椎损伤的诊治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各级各类医院对下颈椎
期刊
临床上外伤性胸骨骨折并不少见.胸骨骨折主要是由于强大的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区或挤压所致,其发生率约为1.5%~2.5%[1].胸骨骨折以胸骨体骨折最常见,约占76.5%,其次为胸骨柄骨折,约占9.0%,胸骨柄、体交界处骨折约占8.5%[2].胸骨骨折同时强大暴力造成严重的胸部脏器损伤或其他部位损伤,易出现连枷胸、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休克,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可达30%[3].连枷胸中胸骨骨折发生率为1
期刊
目的 观察自体骨膜细胞-藻酸钙凝胶复合体在动物机体中的成骨情况,探讨藻酸钙凝胶与骨膜细胞的最佳配比.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A、B、C、D、E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将取下的双侧骨膜制成0.4ml细胞悬液,并分别取其悬液体积的1,1/4,1/16,1/64,1/256与0.4ml藻酸钙凝胶制备成复合体,植入自体右侧桡骨缺损模型处.于术后2,4,8,12周进行大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ISSN2095—5790:CN11—9338/R)正式创刊,季刊,以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发行。由姜保国教授担任总编;薛庆云、张长青、崔国庆、王蕾、蒋协远、唐佩福、郭卫教授任副总编。
期刊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对钛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治疗作用以及COX-2与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NF~KB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通路的关系。方法雌性BALB/c小鼠45只,其中15只作为颅骨供体,
期刊
创伤在平时和战时都较多见,创伤患者随着建筑业、矿业发展以及机动车数量的逐年增加而增多,腹部创伤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由于腹部创伤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轻重不一,以及人们对腹部创伤的认识程度不够充分,致死及致残率均较高.因此,对于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及时、全面、准确、有效的救治十分重要.以往对腹部创伤患者一般采取剖腹探查方式进行诊治,由于剖腹探查手术方式创伤大、术后愈合慢、并发症相对较多,剖腹探查往往给患者
期刊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PKP治疗的31例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随访时骨折椎体高度变化,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目的 比较清创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和清创结合常规换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术后头皮下感染患者的疗效,探讨VSD治疗TBI术后创腔感染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TBI去骨瓣减压术后创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清创结合VSD治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是骨科手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手术或创伤,成为威胁术后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骨折和创伤与DVT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临床病理变化,如静脉内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膜和内皮广泛损伤
期刊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损伤(traumatic thoracic aortic injuries,TTAI)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TTAI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病变进行评估,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一步评估及行EVAR.术后3,6,12个月以及其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