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薰衣草的人们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e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姚雷女士:最近的学历是1997年毕业于日本名城大学植物生理学,先后在该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回国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在芳香植物学的教学、科研、科技成果市场化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其惊人的贡献,得到了行业和社会各界的首肯,屡次受到政府及行业组织的嘉奖,是不可多得的同时荣获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基金资助奖励的专家。承担过国家西部开发项目、上海市重大芳香植物生态化种植与深加工专项,先后在新疆和硕县、上海市的崇明、青浦、南汇开辟芳香植物种植基地,还和新疆薰衣草、贵州山苍子、海南岛香夹兰、甘肃和浙江玫瑰基地、安徽迷迭香基地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1999年-2004年间,在新疆南疆荒漠地区成功引种芳香植物27种,推广种植面积3.2万亩,建立100吨芳香植物精油加工车间,创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不仅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农生院“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梯队负责人,同时还是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国际药用与芳香植物学会会员、上海市妇联执委会会员。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芳香植物品种选育、精油加工、健康功能性研究,部分发表的论文与著作如下:
  
  * 罗勒在盐胁迫条件下水分生理及精油含量的变化
  * 三种芳香植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 Research on introduce and transplant of aromatic plant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to heshuo Xinjiang and Shanghai China
  * 柠檬马鞭草精油成分研究
  * Esearch On Introduce And Transplant Of Aromatic PlantsFrom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To Heshuo Xinjiang And Shanghai China
  * Qiu Huixia, Yao Lei(correspondence),Jian Huang. Seasonal Analyses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Artemisia ferganensis
  * 神香草及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 芳香植物唇萼薄荷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控制
  * 上海地区引种栽培的鼠尾草精油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英文)
  * 柠檬草精油抗菌性研究
  * 三种迷迭香生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研究
  *
  Mutations induced by carcinogenic doses of aristolochic acid in kidney
  of Big Blue transgenic Rats.
  * 四种薄荷生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研究
  * 《芳香植物》ISBN7-5320-7802-7/S?6上海教育出版社
  * 《照叶树林文化论的现代展开》(中日合著,第四作者,日文版),ISBN4-8329-6201-9日本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出版
  * 第一本《芳香植物导论》高等院校教材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八项
  1. 全天然液体型空气清新剂 ZL 2004 1 0017821.2
  2. 化妆品基础油的制备方法 ZL 2003 1 0108313.0
  3. 香足浴液 ZL 2004 1 0018025.0
  4. 皮肤外用消毒剂 ZL 2004 1 0017848.1
  5. 女性用化妆水 ZL 2004 1 0018024.6
  6. 全天然空气清新剂 ZL 03 1 51040.x
  7. 治脚气外用精油ZL 2004 100099202.2
  8. 治疗鼻炎的香熏剂 ZL 2004 1 0067818.1
  * 申请专利
  1.芳香植物薰衣草水的制备方法 200610148234.6
  2.茎叶类芳香植物水的制备方法 200610148235.0
  3.利用植物花朵水上蒸馏制备芳香植物水的方法 200610148236.5
  4.刮痧专用增效精油 200710040474.9
  * 科技成果
  1.《地中海沿岸草本芳香植物引种栽培研究》2002年7月,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排名第一
  2.《芳香花草茶的研究》2002年7月,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
   排名第一
  3. 《芳香植物综合开发利用》2006年成果鉴定
  
  “薰衣草”——这种兰紫色、散发着怡人香气的唇形科植物今天已被许多人所知。其实她的名字非常古老,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Theophrastus所著的《植物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芳名。难以确认的是在这个地球上至少香了2400多年的薰衣草究竟是哪位中国人、又在何时取的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名字取得有根有据,因为薰衣草的学名 “lavandula”,以及英文名“lavender”、法语“lavande”、意大利语“lavanda”的词根都来自于古拉丁语的“lavo”,即“洗物”之意,也就是说古时的人们将洗好的衣物用薰衣草来赋香,或放之于浴缸里洗浴。不过取名者也许没有想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用薰衣草给衣裳薰香了,薰衣草早被提出精油,用于香水、各种化妆品、食品、还可作镇痛药和驱风药、利尿药、神经镇静药…… ,而更多的人迷恋上的是薰衣草盛开季节的兰紫色的风光,这种风光很神奇,几乎让所有看到这种景致的人都产生梦幻般的感觉。曾经有诗人用“象蓝色的海洋”来形容她,但我认为这个形容太贫乏了,因为她不像大海那样波涛汹涌,却飘荡着轻柔的波浪;你呼吸到的不是海的腥味,而是抚慰心灵的兰紫色的香气;你听到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娓娓动听的蓝紫色的歌声。
  


  我第一次目睹这一美丽风光的地方是在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那时正值以薰衣草为背景风光拍摄的日本长篇电视连续剧《来自北国》放映不久,慕名而来的观光者特别多。之前又由于摄影家前田真山先生的多幅优美的薰衣草摄影作品获大奖,前田先生本人因此又获日本文化振兴奖,富良野逐渐成为日本人向往的旅游盛地,每年观光人数超过百万,其中不乏外国人的加入。其实,薰衣草并不是日本原产地种,早在1937年,有一位名叫曾田政治的人(后成为日本曾田香料公司的创始人)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的山丘上,被沐浴着盛夏阳光的兰紫色景色所感动,于是买了5公斤的薰衣草种子带到了日本,因为不知道种在哪里合适,就将种子分成几份,试种在冈山、长野、千叶、北海道,几年后在北海道的富良野取得了种植的成功。但之后的薰衣草并不一帆风顺,据富田忠雄先生(原富良野种植薰衣草的农民,后于1990年在法国获得薰衣草修道骑士称号)回忆道:由于战争缺食少粮,再加上品种选育技术的不发达、薰衣草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直到1961年在国家的支持下,成立了“北海道薰衣草技术者联合组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品种改良技术的研究,通过连续不断地研究终于形成了早花(YOUTAI)、中花(OKAMURASAKI)和晚花(HANAMOIWA)三种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诞生不但缓解了一次性大量集中收获带来的原料不能及时加工的问题,还使其精油含有率得到了大幅地提高,精油品质也得到了改善,薰衣草观光期也比过去拉长了三倍的时间。
  意想不到的是1972以后,随着合成化学的迅猛发展,许多单体化合物被不断成功合成,低成本的合成香料将天然香料打翻在地,薰衣草又一次被冷落了,那时几乎所有的富良野种植薰衣草的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薰衣草的种植,但当时还很年青的富田先生却坚守薰衣草的信念,他相信薰衣草还有生存的希望,说服家人宁可忍冻挨饿也要在自己家的田地上保住薰衣草的最后一片阵地。十几年后正如富田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兰紫色的花海又回到了富良野。后来富田先生这段感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一直传到薰衣草的故乡——法国普罗旺斯,1990年普罗旺斯薰衣草故乡的人民将“薰衣草修道骑士”的荣誉称号给予了富田忠雄,以表达对这位忠诚的薰衣草捍卫者的尊敬和爱戴。
  普罗旺斯,几年前当我来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时,激动的心情不亚于富田先生。到巴黎后要换乘法国国内航班飞往尼斯,尼斯机场就建在地中海的边上,出了机场就看见湛蓝湛蓝的地中海。我散步在海滩上,想起自己在课堂上曾无数次地讲到“薰衣草生长在地中海沿岸……”,而今天我才真正踏在地中海沿岸上,原来地中海是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空气是这样的温暖和洁净,薰衣草每天这样享受着地中海海风的吹拂,能不香吗?在尼斯东南方向行使不多久又到了一个著名的城市名叫“戛纳”,著名的戛纳电影节就在这里举行。再往东北方向开车15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香水城——格拉丝。
  


  普罗旺斯就位于尼斯、格拉丝的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岳丘陵地带,在这里到处分布着薰衣草的田野,其中比较大的一块分布在Verdon山以南,Durance河川以东的Valensole高原地区,我们的车从格拉丝开到这里花了2个多小时,一路都是盘旋的山路,路边可以看到明显的石灰质土壤,分布着不少野生的百里香、薰衣草。据当地人讲,过去普罗旺斯的薰衣草都是野生的,真正进行人工栽培是从1920年开始。这里的夏季气候晴热少雨,7月平均气温达24-28℃,冬季降水较多,气候温和,1月平均温度一般在5℃以上,少数地区可达12℃。这时我随手将日本富良野的气候资料拿出来作了一下对比,1月平均温度在-2℃以上,7月平均气温23-26℃,而且两个地区有更为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海拔一般都在600-800米,纬度都在北纬42-44度之间。
  我不得不佩服起薰衣草来,薰衣草即使离开了她的故乡,也绝不会忘记她的气候,尤其不能忘记她的纬度。说起来真是难以让人置信,当我们把世界地图上下对折起来,发现和日本的富良野重叠在一起的地方同样有一个大规模的薰衣草种植基地,它位于地球的南半球南纬42゜53〞,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个叫Tasmania岛上,这个种植基地的全称是“Bridestowe lavender farm”,早已享有盛名,在每年的11月-次年4月对游人开放,虽然这里的薰衣草开花时间和北半球的开花时间不一样,但季节是完全相同的,Tasmania的薰衣草在每年的12月下旬到1月上旬,北半球的薰衣草在6月下旬到7月下旬开花。Tasmania种植薰衣草的历史是从1924年开始,说到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Bridestowe薰衣草农场的创始人C.K.Denny先生,有意思的是C.K.Denny原先是伦敦的一名注册会计师,按理说他的工作是和数字打交道,而他却更想成为调香师。后来他毅然辞去会计师的工作,开始学习调香,除了学习认知上千种的香料外,还希望自己能亲手种植香料植物,并且亲自将精油提取出来,由此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薰衣草上,C.K.Denny1921年在伦敦买到普罗旺斯的种子,携带家人一起来到澳大利亚的Tasmania,1922年播下种子,1924年从薰衣草的花中提取出了精油,1930年开始销售精油,1935年精油开始出口,Bridestowe薰衣草农场真正有规模的种植是在二次大战后,今天已发展到50ha。
  如果说纬度是确定薰衣草能否种植的不可忽略的重要依据的话,那么可以推论在这个地球上同样纬度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有不少,它们也一定可以种植。据原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王文忠研究员回忆说,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苏联时从苏联带回50棵薰衣草,研究者们从那时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分多处进行了尝试性的种植试验,考虑到新疆伊宁河谷的纬度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极为相似,轻工业部在1964年将试种薰衣草的课题安排在新疆伊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的65团、70团(北纬44°左右)种植,并取得了种植的成功。后来一些资料表明,那些薰衣草并不是苏联本土植物,也是从欧洲引种而来。至于为什么从苏联引种,而没从法国引种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未和欧洲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而50年代的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
  1995年我第一次访问过农四师70团和65团,到了这里就知道“塞外江南”是什么意思了,这里海拔约650—700米,雨量明显比新疆其它区域丰沛,蒸发量和温差大,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特征对薰衣草精油油腺细胞的分泌非常有好处,7月平均气温21℃,1月平均气温-8℃,很显然冬季的气温要远远低于原产地的气温。但薰衣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经过多年的适应性栽培,她们坚强地存活下来。有言道“花如其人”,这一点都不假,当时专门负责薰衣草项目的同志有徐春棠、王志芬和杨芳常等,他们对薰衣草进行精心的田间管理和细致的观察记录,并结合当地的光、水、土、肥等条件进行各种试验,掌握了引进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在当地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提供了薰衣草种植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同志当年只有20岁左右,他们的家乡不是新疆而是上海、四川等地。当代的年青人也许不能理解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他们不懂得讲条件、要待遇,一心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边疆,并且扎根在边疆,最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薰衣草事业。
  


   农四师的同志经常会讲到一位女同志的名字,她就是原新疆自治区轻工供销公司工程师沈瑞娟同志,她的个子不高偏瘦,出生在上海,毕业于轻工业部上海机械学校,1959年才20岁的她就意气风发地来到了新疆,那时来新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先从上海坐硬座的火车,坐4天4夜,到达哈密(那时还没有直达乌鲁木齐的火车),然后坐大卡车坐7天到达乌鲁木齐,然后再坐大卡车行使700多公里到达伊宁市,由于恶劣的路况,这段距离也需要4天的时间,然后从伊宁市到团部,从团部到基地……,就这样一个文弱的女孩子在远离上海的他乡,为了她热爱的薰衣草风风雨雨到今天,整整48年,这48年里有三年自然灾害,有文化大革命,有改革开放,有市场经济……,这48年里有时是赶着牛车,有时是骑着马,有时是开着拖拉机,有时是骑着自行车,奔波在薰衣草的田野上,为薰衣草喜而喜,为薰衣草乐而乐。试问当薰衣草目睹周围养育她的这些坚强的人们她能不坚强吗?
  这些播种薰衣草的人们在1978年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扩大种植H-701、C-197两个薰衣草品种,又于1981年引进优良品系,开展区域性栽培试验,选育出质量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四个新品系扩大繁殖,于1985年在各生产厂建立了百亩品种圃和良种圃,并确定了品种更换年限。1975年,栽培面积发展到730亩,精油产量478.6kg;1980年栽培面积发展到4404亩,精油总产量增加到3178.25kg;1984薰衣草油产量为1980年的两倍多。1984年9月轻工部《薰衣草引种栽培加工应用技术研究》在198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90年新疆薰衣草油获部优产品称号,当年产量达到36364kg,占全国薰衣草油总产量的98%以上。现在薰衣草栽培面积达一万亩左右。
  
  编辑/胡迎春
其他文献
沙宣,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世界美发巨匠又一次突破时尚框架,秉承着追求完美的理念,挥舞着那把载有半个世纪时尚经典的摩登剪刀特别设计了一组名为“完美源起”的造型,作为ELLE20周年的献礼。  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发型设计大师,从1956年在伦敦开出的第一间发廊起,维达沙宣的显赫盛誉已经轰轰烈烈地持续了半个世纪。特别是1963年当沙宣造型第一次走进T台秀场的时候,运用完美的技艺,凭借BOB发型细致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