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 “一毛不拔”思想的现代经济意义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u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朱的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就是“拔一毛利于天下不为也。”虽然落得千古骂名,但从现代经济与社会的角度看杨朱 “一毛不拔”的思想却极具现代意义。
  一、杨朱的生平与思想简介
  (一)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生卒年不详。在先秦诸子中,杨朱无疑是一位另类的人物,由于孟子对他的批判:“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历史上的杨朱便给人一种极端自私的形象,被视为极端利己主义者和极端享乐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二)杨朱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 , 《孟子》, 《韩非子》 , 《吕氏春秋》等书。在孟轲生活的时代,杨朱学派的影响很大,“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杨则归墨”( 《孟子·滕文公下》 )。归纳杨朱言论,其思想中必实为“贵己”,或曰“为我”。 春秋晚期和战国早、中期,诸侯纷争,相互侵略、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轻死,贵公贵仁之说,已成虚伪之谈。杨朱愤世而倡导“贵己”之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又说:“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矣。
  (三)杨朱不仅是一个思想家,还是一个先知先觉的智者,早在200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平等的理念,认识到“悉天下奉一人”的不合理性。只可惜他的这种理念没有被接纳,就像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不受统治者欢迎一样,杨朱的主张最终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历代的统治者更是在高度集权的同时,实行愚民政策,给自己的统治地位加上了一层君权神授的外衣,居高凌下,加紧对人民的盘剥。倍受压榨的百姓,身上欠缺的正是杨朱所说的那种“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是人,同样是造物主赋予神圣生命的人,为什么要损害自己,“悉天下奉一人”呢?从这方面来讲,杨朱的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他的思想可以说同欧州18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时间要早了两千年。
  二、杨朱“一毛不拔”思想的内在涵义
  杨朱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就是“拔一毛利于天下不为也。”后人对杨朱的思想观点有很多误解、曲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杨朱“一毛不拔”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一)杨朱“一毛不拔”的第一层含义是:“拔一毛获利于天下而不为。”杨朱在身与物的关系上,以“存我”为贵,“侵物”(占有财物)为贱,反对以损害自我(生命)为代价追求身外之物。一毛虽轻,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为了获取利益能损一毛,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损及一片皮肤、一块血肉、一条筋骨,乃至整个生命。就如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提到了一个“秃头论证”:一个满头乌发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掉头发,最后成了一个秃顶。有人问,开始掉一根头发是秃顶吗?不是。再掉一根呢?也不是。可是这样掉下去,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即变成秃顶。杨朱的“一毛不拔”也是这个意思,是极而言之罢了。
  (二)杨朱“一毛不拔”的第二层含义是:“拔一毛有利于天下而不为。”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天下)利益的关系上,反对为社会利益牺牲、损害个人的利益。如果为了天下的利益拔我一毛,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今天拔一毛、明天拔一毛;你来拔我一毛,他来拔我一毛,那就不是一毛的问题,我就成了人人都想吃的“唐僧肉”,就可能发展成抽我的筋、剥我的皮、敲我的骨、吸我的髓,直到要我的身家性命。
  (三)杨朱“一毛不拔”的第三层含义是:反对损人利己,去拔别人的毛。在强调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他主张你不能拔我一毛,我也不能拔你一毛。这样“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反对损人利己:“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反对统治者贪得无厌、不惜损害天下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一己私利。
  (四)理性地看待杨朱,我们会发现他的“一毛不拔”有许多合理的甚至是“伟大”的现代思想成分:第一,杨朱划清了一条“人”与“物”的边界。他的生命无价,存我为贵的思想,是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他把人看成目的、意义,是价值的主体,而不是把人当成手段、工具。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将生命的存在看得比身外的名、利、财货更重要,杨朱与老子重生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第二,杨朱划清了一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边界。他充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杨朱的一毛不拔是中国最早的人权宣言,他发现了人、肯定了人,肯定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中国正统的思想观念是:强调集体主义、整体主义的价值观,个人服从国家、社会、多数。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里,只有尽忠、尽孝、尽义务,却没有做人的权利,杨朱强调个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利益的合理性,难能可贵。杨朱的一毛不拔是对“雁过拔毛”的反抗。他是在反对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直至剥夺人们的生命。第三,杨朱划清了一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边界。杨朱是个“合理的利己主义者”,他强调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这是“社会契约论”的雏形。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每个个人的利益”都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就要有社会的公平、正义、机会均等,这是向着民主、法制社会迈进的逻辑起点。第四,杨朱划清了一条“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边界。我愿不愿意“拔一毛利天下”,这是我的自由,这是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我要尽“拔一毛利天下”的义务。另一方面,如果别人(或社会、团体)以“利天下”的名义,强行拔我的“一毛”,那就是“违法”的侵权行为,你凭什么拔我一毛,我的一颗毫毛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杨朱的思想在重德治、轻法治的中国思想史上,如划破夜空的流星闪烁,显得非常可贵。第五,杨朱的这些思想依然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更要珍惜生命的价值,以人为本,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更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不受侵犯,尊重和保护“私权”,反对以公权力侵犯私权利。   三、“贵己”、“重生”的思想实质和历史意义
  (一)杨朱学派的“重生”论充分肯定个人情欲的自然合理性,主张对欲望有节制,要“适欲”,这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完全否定理性的作用,而是肯定了对感性欲望和个人利益追求的自觉的理性节制,因而避免了纵欲主义。杨朱思想以存我为贵,物可养生,故不可去物,而要享用之;但,虽不去物而不可有物,不可积聚物,“有”将累于“形”,外物伤生。道教与杨朱思想實质上是相通的。
  (二)杨朱的“贵己”,“重生”观点对当今的世人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如今市场经济竟争激烈,升学,就业,升迁,买房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人人都懂得“适欲”,“节制”,“不侵外物”,那么许多假公济私,贪污受贿,谋财害命等违法犯罪行为将大大减少。
  四、杨朱思想的现代经济意义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杨朱的思想其实远比儒家的思想更为科学与先进。儒家伦理重视人与人之间贵贱、尊卑、长幼之序,实际上就是制造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而杨朱的理想社会则是“人人不捐一毫,人人不利天下”,人们不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同时也不占取别人的利益,所有的利益都通过交换获得,这已经隐隐有了人人平等的契约思想的萌芽。
  (一)“一毛不拔”的社会价值。实际上,杨朱“一毛不拔”的思想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更为难能可贵,其他学派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在为他人着想,唯独杨朱敢于把“自我”放在第一位。他指出,无私的给予会使得不出力便获得好处的人产生惰性,想要索取更多,进而导致社会失衡乃至动荡。只有每个人都辛苦劳作,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应得的利益,不去给予别人,也不向别人索取,这种平衡才是最稳固的平衡,这样的社会才是最稳定的社会。
  (二)以现代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杨朱比其他的思想家们都要先进得多。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础便是“身在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理性的人”,所谓有理性的人,也就是希望能用最小投资换回最大回报的、有经济头脑的人,可以说有理性其实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杨朱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并开始宣扬这一观点。只有人人都“自私”,市场才能良好的运行,生产力才能得到促进和发展。因为“自私”的人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便会想尽方法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间接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变得更富有、更美好。这就是杨朱所谓的“不损一毫、不取一物,而天下治矣”的理想社会。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中国后来不是走上了儒家思想统治的封建专制道路,而是一直以杨朱思想为引导,中国很有可能走上重商主义的道路。为了更有效率地劳作,人们会努力发明新的生产工具,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和交换的积极性都会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这样的话,也许工业革命就不是在英国而是在中国首先出现了。
  (三)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体中的万分之一,但是,难道因为它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 第一,口子不能乱开。你今天可以拔一根毛,明天就能撕一片皮;今天可以挖一块肉,明天就能剁一条腿;今天可以伤害身体,明天就能杀人或者自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口子一开,不可收拾。所以,为了保住脑袋,就必须 “一毛不拔”。第二,局部不可小看。因为整体不过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当回事,今天牺牲一个,明天牺牲一个,最后整体利益也没有了。不要说什么“大河不满小河干”,实际上是长江、黄河都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干了,长江、黄河还有水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小河不满大河干”。个人利益也很重要。所有的局部利益都牺牲了,还有整体利益吗?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牺牲了,还有国家利益吗?小民也是人,小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就要尊重,就要珍惜,哪怕他轻如毫毛。
  总之,从现代经济学与人权思想的角度看,杨朱的思想是极具现代意义的,其思想无论是在古代和当下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应该充分学习与挖掘这一优秀的思想资源,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正本清源。(作者单位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热烈祝贺“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创刊二十五周年! 借此机会,向广大读者、作者、通讯员、董事、编委以及关心本刊的各界人士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致意! 令人难以忘怀的二十五周年: 您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特征是不一样的。要发展好一个国家的经济,加深对现代经济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反托拉斯革命——经济学、竞争与政策》(第六版)接续前五版的成功,系统地分析和阐明了现代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在近几年美国反托拉
如何才能挣很多钱呢?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市场的逻辑》一书中给出一个原理,他说,只有为越多的人服务,你的钱才能挣得越来越多。这个原理确实是道理。比如姚明,他为什么比中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内部文稿》是《求是》杂志社(原《红旗》杂志社)主办,内部发行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刊物。它以探讨改革和建设中的理论、政策性等问题为宗旨,以发表新理论和提倡不同意见的讨
中国化工学会3月29日至4月1日在扬州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副秘书长丁一同志主持,学会秘书处具体组织,12个专业学会,27个省、市、自治区化工学会以及8个省所辖23个市级化工学
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理解是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的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和开放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内涵
同志们:我是从外地赶回来参加今天的会的,其目的一是看望大家,二是感谢大家一年来为化工学会、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这次会是化工学会理事会第34届第二次工作 Co
根据邮电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1987年2月3日邮部联字第33号联合通知:“自1987年4月1日起,调整邮发报纸、杂志发行费率。”发行费率调整后,对我刊发行费率将调至40%。即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