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于东海:四把火照亮“寂寞工种”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他们技高胆大,巧夺天工。
  他们守护经典,攻坚创新。
  他们练技修心,兼济天下。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
  用极致追求,书写新时代匠人精神。
  他们是——新时代大国工匠。
  7月的沈阳,闷热少雨。在沈阳城的东北角,有一座被绿茵掩映的工厂。GPS全球定位系统上,工厂的定位若隐若现,格外神秘,这便是老沈阳人口中的“七二四”——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共和国成立以来,东三省唯一一家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兵器生产厂,从上世纪60年代起,高墙深院内的淡蓝工装,是几代热血青年们的梦。
  于东海,1975年出生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一个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小山村。那时候村里贫穷、闭塞,可这名晚于“七二四”厂出生的热血青年,却硬是因为一把“火”与兵器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村子小,大家都靠着一亩三分地糊口,全村最富裕、能买的起新板鞋的,就是村头铁匠铺的儿子。”于东海回忆道。年少的于东海,个子不高,每天放学都到村头铁匠铺家玩。铁匠铺的老板娘会给他个白面大馒头,大家笑话他,为了口吃的,没羞没臊的。
  在铁匠铺,于东海每天蹲在“淬”镰刀、锄头、菜刀的铁桶旁,看铁匠师傅将原料烧得通红,一定火候后,用铁钎子挑出,放到凉水里“<E:\2019.9A\截图03.jpg>啦”一声,再叮叮咚咚敲打成想要的东西。整个过程在于东海眼里神圣又神秘。
  1992年,17岁的于东海初中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包头机械工业学校,成了村子里屈指可數的考入外省的学子。
  于东海学的是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极为冷门的专业,但也正因为这个冷门的专业,让于东海正式与火结缘。
  在校的最后一年,于东海被分配到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实习,这个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军工企业,位于包头市郊外。戈壁凛冽的北风能把人脸吹得生疼,为了节省车费,于东海每天骑着自行车,早起晚归往返于学校与工厂之间,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宁可不吃饭,也要把遇到的所有疑问弄懂弄通。
  午休时,于东海会躲到地下室读书。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学习机会格外珍惜,对费用更是节省,每花1角钱,都要思忖再三。早餐5角,午餐和晚餐1元,一个学期下来,算上回家往来的路费,只花1千元。
  每次回家,于东海都选择坐绿皮火车,钱省得很辛苦。要先坐公交车从学校到包头火车站,然后改乘火车在北京站倒车,到本溪后,还要再乘大客车到桓仁县,最后搭小公汽回村,一趟下来需要三天两宿。“每次都像翻山越岭一样,到家后腿都僵得走不了道了。”尽管如此,于东海依然觉得幸福,因为他已经深深爱上了热处理这个专业,还有班上那个时常陪伴在他身旁的可爱姑娘——他未来的妻子。
  4年的中专生活,让于东海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爱情。
  1997年7月,毕业后,于东海被分配到东北机器制造总厂工作,也就是如今的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我们厂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之前叫东北机器制造总厂、国营第七二四厂……这些来之前我都不太清楚,但厂里的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的名字,我是从小就听说过的。”
  刚进厂时,于东海被分到了工具制造分厂热处理工段,一干就是23年。工段不大,只有66平方米,日本人建造的高结构厂房内,泥巴垒出的淬火炉,温度可达830度以上。
  热处理时需要四把火——淬火、回火,退火,正火。回火炉中让组织更稳定,退火时要掌握细致,正火更要拿捏精准……每把火烧的时间、火候都要刚刚好,军工企业要求更加严格。
  不久,于东海赶上了国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阵痛期。和他一起入厂的7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了40多人。于东海工作的工具制造分厂热处理工段,是有名的大老黑、苦脏累车间,这让于东海有些迷茫,犹豫着是否要跟着同事们一同离开。
  但这66平的厂房承载着他太多的梦想,即便深知这是个不易出彩的“寂寞工种”,却终是难言割舍。最终,他决心留下来。
  空空如也的桌面,即将退休的老技术员,看不到未来的前程……厂房内,于东海迷茫但也充满希望,为了掌握每台热处理炉的性能,他找来了所有设备的说明书,反复钻研,直到彻底弄懂,实在不懂得地方,就去请教老师傅,或者想方设法去收集资料。“我要的书,很多小书店根本没有,我一有空就去大书店淘,白天上班,晚上学。我们的专业书都是‘大部头’,很贵,有些又只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就在书店把需要的内容都抄下来,有时一抄就是几个小时,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就这样,半年多时间,于东海完成了所有热处理工艺的完善和重新编制工作。工作笔记记了一厚本,都是一些常见的关键性问题。“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拿出来翻翻,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如今,于东海记录的专业手抄本已经攒了几十本,被同事们称作是未出版的热处理专业书库。
  2012年5月的一个清晨,相邻车间年近70岁退休返聘的王师傅,带着图纸和50件手工加工的军工产品模具,来到了于东海车间进行热处理。
  说来也巧,东西刚放到了工作台上,王师傅便接了通电话,没来得及嘱咐便急匆匆走了。与此同时,车间热处理盐浴炉设备已升至工作温度开始生产,车间里的年轻师傅看了图纸上模具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后,就按正常热处理工艺淬火,大约20分钟后,又进行了回火处理。
  这时王师傅回来了。“我那50个模具呢?”看得出,王师傅很着急。“您放心吧,淬完火了,再过1小时就可以取走。”年轻的热处理师傅见状赶紧接话。不料王师傅一拍大腿,喊道:“坏了!”这话让燥热的车间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大家都不明所以,也不敢出声。
  缓了一会,王师傅才颤颤悠悠地告诉大家,那批模具淬火前加工余量只有0.02毫米,淬火前必须要先试验1~2件,然后用4个样柱检验淬火后的变形量,都符合尺寸要求后,才能批量按淬火工艺进行生产。   不出王师傅预料,这批模具出炉后,经检验,没有1件合格,模具内孔涨大、尺寸超差,硬度也不达标,这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慌了。
  军品车间急用这些模具,直接结果是生产线全面停产。此事经过层层发酵,引发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公司领导紧急召开了分析会,讨论补救办法,可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时,于东海站了起来。“我想试一试!”所有的目光都聚在了他身上,大家都很清楚于东海的技术能力,他肯接手,应该是当下最好的补救办法。
  “既然问题是由于热处理时的失误导致的,那我就用热处理来补救。”于东海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经验,大胆地提出了设想。实践中,于东海选择模具在730℃加热,用水冷透的方法缩孔处理,经检验,涨大模具内孔尺寸缩小了,模具尺寸合格,但模具硬度低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于东海便重新调整了淬火参数,重新淬火、回火处理,处理后,又找来王师傅用样柱检验内孔尺寸合格,模具硬度也合格。
  最终,于东海按此方法对50件模具全部进行了返修处理,经检验全部合格。王师傅看后连声激动地说:“你小子真行,这手艺不次于八级工匠!”
  为了适应现代国防建设的需要,几年前,辽沈集团公司接到了生产、研制一批智能军工产品的任务。这批产品中,有40多个零部件需要热处理,作为政治任务,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工艺编制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重任自然落在了技术骨干于东海头上,让他有些头疼的是,这些零部件很多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新材料,而且机械性能要求十分严格。有的零部件直徑只有5毫米,长度只有120毫米,并且越是精度要求苛刻的零部件,就越是决定该产品能否完成精准打击目标的关键部件。
  更重要的是,生产、研发这批零部件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还决定着辽沈工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能成功、不允许失败。
  于东海深知其中利害,丝毫不敢大意,光是符合产品的尺寸特点和性能要求的热处理方案,就足足制定了5套,并对每套方案进行实验,以求找出最佳方案。
  他办事较真,有股拧劲儿。产品进入关键性的实验阶段后,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从早忙到晚。有一炉产品在半夜2点出炉,为了摸到准确的工艺参数,于东海一直守在炉前,由于过于疲劳,头磕在了配电柜上,至今还留着疤。最终,这些零部件在实际应用的打靶试验中,命中率达到100%,与其他同样参与生产、研发的单位相比,效果最好。
  一次次创新,一次次地攻坚克难,一次次不可思议的成就,这个被很多人称为“黑洞”的热处理工艺,如今已不再神秘,并开始进入了大众视线,于东海也于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
  2013年,以于东海的名字命名的“于东海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创新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尉凤英劳模精神的鞭策下,在于东海的组织带领下,围绕生产开展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生产和科研中的很多难题。
  这些年,于东海先后与8人签订过师徒协议。来自开国上将吕正操的故乡——海城市毛旗镇山后村的吕久祥,是他最得意的徒弟之一。在吕久祥眼中,师傅于东海是个很简单的人,热心、心细,有时候还很轴,教技术不教会决不罢休。
  “我师父没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去车间干活吧,他就像从虫洞旅行回来的上世纪50年代的人,每天都是家——车间,车间——家,两点一线。”吕久祥说。
  的确,近10年,于东海义务献工达12720小时。也就是说,他的工作时间已经跨入未来530天。如果宇宙真的有虫洞,于东海就是穿越时间隧道的人。
其他文献
如果一个职场女性更希望履行家庭责任,回家做全职主妇,很可能遇到一个悖论:尽管人们都认为家庭和孩子很重要,但你的付出大概不会得到认可。  为了写剧本《我们都要好好的》,编剧王伊访谈了许多全职妈妈和她们的先生,不少夫妻开开心心带着孩子前来,面红耳赤地离开。  王伊把剧中丈夫“向前”设定为“丧偶式婚姻”的代表人物:大男子主义,一心赚钱养家,但很少有时间回家;妻子“寻找”对这种“丧偶式婚姻”不满。电视剧播
期刊
无论你现在与父母的关系如何,都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能陪伴父母的时间,真不多了。  2008年的时候,作家麦家的父亲81岁。麦家说:“当初那个总要扬起手打儿子的精壮汉子,变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小老头。他没有力气教训孩子,最大的心愿只是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  几年后,父亲去世,麦家在《致父信》里這样写道:“我还从没有在您悲伤的时候安慰过您,没有在您卧床不起时,像您曾经抱过我一样抱过您,没有为
期刊
17个  48岁的邵立军是抚顺石化第三工程建设公司焊工。1993年入厂后,邵立军总是穿着厚厚的棉衣裤练活,手臂挂上二三斤的重物,一蹲就是3小时,这么折腾自己就为练习耐热,手脚稳。  在入厂后的5年时间里,他先后取得了各种形式的焊接资格17个。2012年9月,他在参加工作的第19个年头,晋升为抚顺石化公司焊工高级技师。  3000多公里  邵立军负责储运厂装置设备及矸子山罐区的维护维修,包括300公
期刊
近日,《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收视率屡攀新高,触动屏幕前的中年人——这4个40岁的女生在节目中展现出来的状态,让我们开始遥望自己生命的远方,若到暮年,自己身邊,又会有哪个朋友在侧。  是的,年龄越大,越需要朋友。因为真正的友情,不止会让你感到温暖、投契,还能一起拥抱、一起哭泣——那是一种支撑性很强的关系,有时候,它甚至比爱情牢固。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情牵波伦沙》里说:“一个人的20岁到40岁意味着
期刊
有朋自远方来  总公司的年度业务培训班第一次安排在东北分公司举办,分公司上下如临大敌。分公司经理鲁丰收更是将这次业务培训班上升到展示分公司文化、提升分公司形象、体现分公司实力的高度,要求分公司所有员工,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大会中。  任大力作为宣传部门总管,承接培训班近30%的筹备工作。按宣传部惯例,“誓师大会”是不可缺少的。任大力把全体属下请到“陶醉餐馆”,他经常光顾这家餐馆,是他招待朋友的根
期刊
答:  文件规定:“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以下简称股权激励),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
期刊
答:  文件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的规定,自2015年起,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为做好政策落实工作,经商财政部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将高校毕业生享受的就业见习补贴和求职创业补贴政策扩大到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
期刊
自从《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在不少劳动争议案件中,企业规章的有效性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将现代的企业规章制度理念引入到劳动关系中——那便是民主程序制订和公示。  对于传统的劳资双方而言,这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资方而言,一方面千奇百怪的企业规章制度层出不穷,还有一些企业因为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上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在劳动者管理上陷入困境。对于劳动者而言,其要面对用人单位各种各样
期刊
答:  文件规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应该同时保证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单位应当将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和在职创办企业情况,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事业单位应当与专业技术人员约定兼职期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创业项目涉及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协议,明确权益分配等内容。”  人
期刊
答:  文件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确认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确认结论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经办机构。”  “工伤职工收到予以配置的确认结论后,及时向经办机构进行登记,经办机构向工伤职工出具配置費用核付通知单,并告知下列事项:  (一)工伤职工应当到协议机构进行配置;  (二)确认配置的辅助器具最高支付限额和最低使用年限;  (三)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超目录或者超出限额部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