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中的成本问题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农超对接”中超市存在的有关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在“农超对接”的运作中,有效控制成本的对策,从而为“农超对接”更好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超对接;成本分析;对策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问题不断,主要指“菜贱
  伤农,菜贵伤民”的怪现象,这表明,我国农产品的传统流通模式亟待变革。“农超对接”项目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成本增加,而超市的采购及物流成本也加重,双方都不能得到既定的利益。本文将对“农超对接”运行中涉及成本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对接过程中如何提高对接效率,降低对接成本,从而为“农超对接”更好的进行提出建议。
  二、超市在“农超对接”中存在的成本问题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超对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驻超市门槛高,造成农户成本增加。在“农超对接”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大型连锁超市通过直接向小规模的分散的农户直接采购,这种模式下虽然流通渠道最短,但是对于农户来说,由于大型连锁超市对接的对象有一定要求,对农产品的新鲜度,色泽,大小及形状都有严格的标准,小规模的自产自销的农户为了满足超市的入市要求必须对自己的农产品在收购前进行挑拣加工,同时剩余的不符合超市标准的农产品很可能构成农产品积压,这些都使得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成本增加,而超市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压低收购价格,使得超市收购价相对于农民卖给批发商的价格不相上下,最后收购价格没有提高多少反倒使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同时,为了保证入市农产品的质量,超市还要组织专家和团队去基地考察。虽然农超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为超市节约了物流成本,却为超市带来了繁琐的审查与不定期的考察工作,造成超市的采购成本增加。
  (二)、按销量结算的结算方式不利于农民。在农超对接模式下,首先,超市是按照销售量对农户或者合作社进行结算的,这样一来销售量与供货量之间的差额以及销售过程中的整个损耗都有供货方承担,而实际上,这一损耗大大增加了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成本,同时,合作社在销售过程中有时还必须配合超市进行促销,有亏本的可能。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这些原因不仅造成了他们参与农超对接成本负担的加重,另一方面也增大农超对接的风险性。
  (三)、先交易后配送,运输成本增加。农超对接在构建产销一体化的大目标下,主要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利益,稳定农民收入,所以农超对接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先交易后配送的原则,也就是说农产品采购交易完成以后的运输,储存全部费用由超市承担,而且,许多农产品基地都远离城市,超市要从果蔬基地直接采购,需要经过长途运输,这样有利于农户却增加了超市的运输成本,再加上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配送不及时,造成果蔬产品损耗率高,超市成本增加。
  (四)、信息单向传递,搜索成本增加。面对众多的分散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在选择对接农户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找到足够的产品质量、数量都合适的卖家,超市与对接的生产基地距离远物流不便利的情况屡见不鲜,无法做到最优搭配[3]。在实际中,由于信息的单向传递,农户得不到超市的信息反馈,有意愿参与对接的农户与缺少与超市联系的有效渠道,且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横向的沟通,信息共享机制的不完善无疑造成超市在寻找对接对象的时候搜索成本的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物流最忌讳的倒流现象,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人为提高产品成本[4]。
  (五)、农产品增值税制度不完善,超市税收负担重。税收问题也影响了农超对接的实施,根据我国农产品经营的有关规定,目前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不需交纳增值税和营业税,而超市经营农产品要按规定交纳增值税和营业税[2],虽然政策规定超市购进农产品可以抵扣13%的进项增值税,但一方面由于分散小农户多无法提供相关的增值税发票,另一方面因为大型连锁超市多是跨地区经营,各地农产品收购发票不统一,造成抵扣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客观上增加了超市的税负。
  三、有效控制农超对接成本的对策与建议
  有效控制农超对接成本,提高对接效率是农超对接的关键所在,下面从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以及对接对象以外的其他方面多角度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多文化层次较低,对电子商务知识认识较少,合作松散凝聚力差,而且合作社整体规模小,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经济实力。应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知识,实用技术等业务的培训,普及经营管理及電子商务知识,通过电子平台提高合作社的服务效率,并且通过科学化管理,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优势,如在自愿原则下签订生产与供货合同,确保农产品如期交货上市,努力使农产品达到超市要求等。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信息不对称,超市找不到合适的农户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使得有意愿的农户找不到对接超市,为农超对接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政府应该加大投资,更多的建立专业化的信息平台,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超市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并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测为降低搜寻成本,提供随时的最优搭配作保证。例如引进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独立于对接双方的一种服务机构,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实施以及最后的信息反馈,为对接双方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5]。
  (三)、发展直达运输与农产品闭合冷链。农产品的流通的整个过程中,物流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远远高于生产成本,所以物流配送在农超对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产品的最终零售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果蔬生产基地远离终端超市,长途运输增加了运输费用的同时由于配送中天气较热温度较高或者交通不畅等原因更加延长了配送时间,造成果蔬的腐烂浪费,所以必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直达运输,努力缩短运输时间并建立闭合冷链,通过冷冻和冷藏技术将农产品从收购到储藏,从运输到销售,做到全程冷链,防冻保温以确保农产品新鲜度[4]。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的投资,完善税收制度,发展第三方物流,杜绝超市设立繁多的入超费用并建立更多的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农超对接的同时鼓励农企,农校等直接对接,改善城市交通为农超对接降低最后的成本。
  四、结论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对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我国目前处于初级阶段的“农超对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农户和超市本身的问题,还是政府政策的不到位,只要我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并运用在对接实施的过程中,“农超对接”将不再是一种挑战,而达到普及。做好“农超对接”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的巨大工程,需要农民,超市,消费者以及政府一起努力,促进“农超对接”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殷丽玲.“农超对接”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物流技术2011,(3):32-34.
  [2] 张博.保定市农超对接中的问题与建议.中国证券期货.2013(4):269.
  [3] 张浩,安玉发.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 .农业展望.2010(1):39-41.
  [4] 李伟华,何树芳.农产品物流中的几个难题辨析.粮食流通技术.2013(2):6-7.
  [5] 孙静,姚倩,林峰.农超对接发展新模式探究.物流论坛.2012(6):21-33.
其他文献
“上海利用世博机遇提升城市质量,正逢其时”.著名国际质量管理专家詹姆斯-哈林顿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rn他说,变革需要驱动力.2010年世博会由中国上海举办,“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本文通过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改变、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进行分析,结合平衡积分卡基本原理,探
探究能力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获取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独立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法.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
抗菌药物的发现与使用,是人类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药敏试验是指在体外测定病原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然而,随着多重
2007年11月26~27日,中国质量协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质量、社会责任--提高国际竞争力”的“2007全国追求卓越大会”,隆重表彰了7家2007年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中国一航成都飞机
摘 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生产经营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建议与对策,使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更加符合企业的成长的步伐,进而达到完善内部结构,优化组织目标等建设性的要求,使公司得到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