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心灵输入“正能量”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t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的余味还未散尽,作为政教处主任,我就开始忙于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雷老师,你还好吗?我是胡晓天,这学期准备到中联重科实习了……”胡晓天的声音听上去很兴奋。
  这声音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三年前。那时的我虽然已有五年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的经验,可每次走进新接手的高三180班教室,我都会觉得紧张,不为高考,不为自己,只为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他就是胡晓天。
  打架,抽烟,顶撞任课老师,翻学校围墙出校上网,如此等等。我简直无法把握胡晓天内心的强大程度。批评,罚站,找家长,甚至让家长带回家停课反省,但这些对他都没有任何影响,他依旧我行我素。
  那天我是从后门悄悄出现在胡晓天课桌旁的。班上同学大多已经习惯了我的这种偷袭,任课老师对我的这种严格管控也是赞不绝口,所以我的出现没有给课堂带来任何影响。只有正忙着发短信的胡晓天看到我后,飞快地将手机藏到了课桌里面。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向外走。他果然明白我的意思,慢慢地起身,低着头跟在我身后。
  在即将进入办公室的瞬间,胡晓天突然加快脚步赶到我旁边。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跪在地上,紧紧拉住我的衣袖:“雷老师,我错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求你不要打电话给我爸爸!”他的声音有点急,还带一点点哭腔。我低下头看过去,他早已是满脸泪水。
  我的心蓦地一震,为胡晓天,为他的父亲,为自己教育的失败。
  当一个孩子是因为怕丢父母的面子或受父母的责罚才认识到自己的错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过于简单和粗暴呢?当一个孩子如此情绪激动地用舍弃尊严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真诚以求得班主任的宽容时,我们有没有反思过,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已经用太多的“负能量”去伤害已经伤痕累累的孩子了?
  我们总是过分地看重为人师表的尊严,而不愿意真正地俯下身子,与一双双迷茫而无助的眼睛亲切地交流;我们总是片面地认为“问题孩子”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于是对家长横加指责,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对家长的要求才是救治孩子的一剂良药;我们总是过分理想化地要求我们的孩子,于是对孩子一丁点的错便揪住不放。
  于是,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真诚、爱与宽容,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和相互信赖。在“负能量”不断累积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谈何家校合作?谈何德育效率?谈何职业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而问题是,一味地穷追猛打,一味地归责于家长和孩子,我又何曾将胡晓天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看过?作为一个孩子,在老师与家长的质疑与责骂声里,有时他恐怕连说话的勇气都没了,哪里还有什么人的精神与风骨?若不能从传统的驯化者、传授者转向对话者的角色,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不能源源不断地给孩子以向上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造力则是一句空话。
  一个自小父母离异的孩子,一个在父亲粗暴的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一个曾被父亲一次又一次带回家停课反省的孩子,哪里是他的光明之途?哪里是他的心灵归依之所?
  他曾经跟我说他想当班上的纪律委员,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告诉他当好纪律委员的诀窍。那个时候,我看到胡晓天的眼里是透着光的。
  他曾经帮老师们打扫办公室,用洗衣粉刷,用水洗,用拖把拖,用抹布擦,虽然汗流浃背却干得热火朝天。我给他买了个冰淇淋,他一个劲地道谢,然后飞快地跑了。
  有次我在德育课上结合往届毕业生的具体案例讲高三复习的方法和心态的调整,他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歪着脖子,却听得特别专注。后来接连几天我都看到他上课专心做笔记,课代表也反映他的作业能按时上交。第二周班会课上我特意让他上台谈自己的理想,他说大学毕业了要当工程师,要创办一流的企业。我笑着对全班同学说:“那时胡总应该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把班上的精英们召集起来,进行集团式管理,大家可以集中智慧,共同创造。”他连忙站起来表态:“必须的!必须的!到时还要请雷老师担任董事会名誉成员。”那一刻他脸上的笑容特别灿烂。
  问题是当纪律委员一周后,因为他的一次重大违纪,我就让他的纪律委员之梦昙花一现了。打扫老师办公室之后,我虽有几次在老师们面前夸赞胡晓天的闪光点,却再也没有努力创造机会让他重塑自己的形象,逃离“问题学生”的阴影……
  教育需要坚持,教育也需要等待。
  如果我坚持了对他的信任,继续成就他纪律委员的梦想;如果我继续挖掘他的劳动精神和服务精神,让他发现自己还有努力的价值;如果我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告诉他阶段性学习的策略,告诉他某些科目还有突破的优势,告诉他学习是人生永远的课程;如果我告诉自己不要被他偶尔出现的违纪现象蒙蔽双眼,懂得师生的良好沟通需要坚持,他的改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我想,坚持与耐心等待的“正能量”定能源源汇入他的内心之湖,慢慢化解他心中的坚冰!
  我很庆幸我还有这样的机会。
  胡晓天的这一跪让我彻底颠覆了对“问题孩子”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尽管来得有些迟,有些残酷,但它能让一名教育者正视自我,直面教育,用内心的“正能量”唤起孩子自觉的发展,唤起孩子对于教育自然的回眸,唤起孩子内心潜藏的无限“正能量”。
  我得深深感谢胡晓天!祝福晓天!
  后记:
  文中的胡晓天于2010年顺利考上大学,并攻读了他梦寐以求的土木工程专业。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
  责任编辑/李春娥
其他文献
上海是中国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把战争迅速扩大到上海。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和一名士兵驱车闯进虹桥中国军用机场,在遭到中国守卫
当谈论起灾难性气候变化时,大概有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格陵兰岛。地球上1/20的冰都集中在那里,一旦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格陵兰冰雪消融”毫无疑问列于“潜在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