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平“理”村记

来源 :党的生活(黑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至2003年,铁山村的形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由七台河市名列前茅的先进村,“断崖式下跌”成了“破落村”“垃圾村”“上访村”。村集体积累由上千万元转身为“倒挂”数百万元;新建成的村办公室,因欠施工方的工程款而只能“铁将军”把门;偷盗常发、赌博成风、上访不绝,打架斗殴成常态,7年间换了4任村支书、村主任……
  党员呼吁赶快结束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状态,群众盼望“能人”“强人”领他们走出贫穷困境。
  2003年5月30日,刚刚转为正式党员、年仅28岁的邓云平就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七台河市“两推一选”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人。
  可是,还没等他与前任支书交接呢,一伙人已经到乡里上访了:“邓云平太厉害,不能让他干!”


  乡党委领导也不含糊,连发三问:“选举程序有没有问题?邓云平是党员按照党章、村民按照村委会组织法选举出来的,不是乡里派的吧?选举是不是有效的?”上访人没话了。乡党委领导说,邓云平是党员、老百姓一票一票选出来的,乡党委政府支持他!
  许多党员、村民听说这消息后,纷纷找到邓云平:“好好‘治治’他们,我们支持你。”
  “我当书记不‘治’什么人。”邓云平忙摆手道,“我靠‘理’,以理服人,谁都得讲道理。”
  从此,邓云平就在大伙儿的注视下走上了“理”村之路。
  “理”乱:还村子以整洁
  全村共有14趟街,几乎每趟街的道两旁都被柴火垛、农机具、煤堆、垃圾塞满了。两车相向,错车都困难。这也是上级检查给差评、百姓说起来最讨厌的状况。邓云平一上任,就决定拿它开刀。
  他把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一是法律咨询。村里有一位熟悉法律知识的老人,村“两委”特地把他请到村部,详细了解咋做合法、咋做不合法。二是村代会制定街道清理规定。立标准、定时限,奖惩并施、区分情况……先把“理儿”立起来。三是村“两委”成员包片,对片内事务赋予全权处理权。
  清街那天一大早,村里的大喇叭突然高分贝响了,播放村代会的清街决定,严令占道农户三天内将自家的东西清理完毕。第一遍播完,马上就播第二遍、第三遍……整天不间断,目的就是让消息家喻户晓,促使村民自觉行动。
  但是,第一天过去,除了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家之外,没有一家村民自觉行动。第二天、第三天白天仍是如此。村民对此并不看好:“这类行动每个新上任的村支书都搞过一把,全都无功而返。”
  第三天晚上,数台铲车轰鸣上街,掐头儿清理占道煤堆。占道的人家一见来了真章,连忙服了软,请求党支部宽限一天。党支部答应了。第四天傍晚,14条街基本清理完毕。
  但是,仍有两家没动。邓云平闻讯后,走进其中一家,先冲男主人叫了一声“叔”:“大街是走人、走车的地方,把农机具放道上你方便了,别人不方便。”那人说他家院里没地方放。邓云平说:“我是讲理的。你家没地方,我明天早晨开铲车来给你找地方放。”说完,转身去了另一家。
  当晚,这两家的邻居报告:“他们都正往院里搬(农机具)呢。”
  接着,邓云平又硬是以“理”拆除了少数人家“扩建”的院墙、违建的房屋,疏通了各家门前的排水沟,栽了树,种了花……
  几番动作下来,连开始上访想阻止他当村支书的人都服了气:“邓书记,你做事占理儿,我们拥护你!”
  “理”气:还干群以和谐
  有一年国庆节过后,上级要求各村秋整地。铁山村有几家农户不响应,村党支部只好花钱帮他们整了地。万没想到,这几家倒不乐意了,让村里把放倒的秸秆重新立起来,因为秸秆立着保墒。
  邓云平上任后,常拿此事告诫村“两委”班子:“这是村民对干部有气没处撒。村民为啥对干部有气?因为有些干部不为村民做事,没给群众带来利益。”
  所以,邓云平甫一上任,就经常带领干部们走家串户听取村民的意见、诉求,然后全力予以解决。
  村民反映,有人把田间路毁成了耕地,靠路里面的地人进不去。邓云平认为这个意见有理,于是率领村干部搞“通田间路”工程。
  村民反映,地界不清,每年春耕都引发纠纷甚至伤害案,老实人吃亏。邓云平觉得村民的反映有道理。于是,每逢春耕,村干部就主动、公正地调解土地纠纷,不再回避矛盾。
  以往,各家盖房都要比邻居高一点儿——抢风水,常常导致邻居反目,也破坏了村容整齐。于是,村“两委”成立了村建设规划委员会,统一规划房屋、院落建设,严禁新建房比高斗阔。
  一年刚开春儿,几个水稻种植户来找邓云平,说水稻插秧雇人一天100元,成本太高了,而且很难雇到人。邓云平就建议他们采用抛秧法。他们说,抛秧需要抛秧盘,那东西不知道哪疙瘩有。邓云平就四处打听,听说吉林省德惠市有卖的,当夜就带两名干部上了路。过了几天,他们不但买回来抛秧盘,还带回来抛秧的基本要领。这让水稻种植户们每次提起都感激声连连。
  全村电视、电话、电脑百分百入户,新农合、新农保百分百参加,街道亮化,路面硬化,村容美化,建设起有130多家店铺的商业一条街……
  一件件实事儿、好事儿,在潜移默化中理顺了村民的“气”。以前,有的村民迎面见了村干部,或者扭脸而过,或者直视而行,不理不睬。现在,村民见了村干部,或者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或者说说唠唠、提提想法。
  “理”穷:还村民以富裕
  20年前,铁山村是七台河市有名的富村。全村人不论男女老少、党员群众,无不期盼铁山村再现昔日辉煌。
  邓云平承诺:“铁山村只能更好。”
  从此,拔穷根、去穷苗,让村集体富起来,让村民富起来,就成了村“两委”施政重点中的重点。很快,邓云平和粮贸公司签了订单,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按标准种植小豆、高粱、谷子等旱田杂粮,结束了农民“春天不知种啥、秋天不知上哪儿卖”的困顿局面。
  2006年,邓云平在报纸上看到木兰县与上海奉贤区开展“沪哈合作”的消息,大受启发,立即拽上市、区农委领导前往木兰考察。回来后,他就组织办起了七台河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铁山水稻专业合作社,将各家各户的零散地块连成了片,分散种植归口统一经营。很快,“组织起来”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水稻品种优化了,采购成本下降了,产量与粮价双双提高了。
  当年,在村党支部组织的科普之冬活动中,水稻专家讲起一项水稻种植新技术——大棚育苗。邓云平一听这个新技术可以使亩产量增加三四百斤,当即建议合作社采用。
  然而,建育苗大棚是需要钱的,当时的铁山村缺的就是钱。怎么办?邓云平盯上了茄子河区政府。区领导很支持他的想法,批给合作社10栋大棚,每栋大棚补贴1500元。邓云平别提多高兴了,可一打电话给某地专营公司咨询价格,心里顿时沉甸甸的,人家说:“5000元一栋,不能再低了。”
  不信就没有“价廉物美”的。第二天早上4点钟,邓云平带了两个人,开车前往七台河、宝清、迎春林场、虎林、密山、鸡西,一路走一路比价砍价。晚上8点,邓云平等人回到村里,拉回10栋育苗大棚,每栋1500元!10年过去了,铁山村现在已经有了100栋现代化的育苗大棚,但这10栋用了10年的“大叔级大棚”仍在发挥着作用。
  现在,铁山村人均收入已逾1.4万元,富裕程度远远超过23年前,但已考到宏伟镇当公务员的邓云平仍在为铁山村“理”财:水稻专业合作社的“领地”已拓至周边村屯,还要继续扩张;价值超千万元的农机合作社,还要继续投入数百万元更新机械;引进投资1160万元的生态园区项目,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将成为铁山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他文献
为顾客送上美食、不知疲倦地喷洒农药、灵活的“手臂”打磨小零件、“水上漂移”悬浮巡视救援……“龙江智造”正在打开一扇神奇之门——在很多行业效益“跌跌不休”之时,我省机器人研制企业的订单却如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来。而这只是我省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一个缩影。  “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的突出因素是结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加减乘除”并用,全面落实“三降一去一补”重点任务,做好改造
期刊
“快看,大咖来了。”  8月31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赛区)暨黑龙江省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创业者早早就座,翘首以待这次大赛的评委。评委中,有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联盟秘书长郑伟、创业黑马合伙人董博等业内专家和资深投资人。“龙江创业项目很有‘料’”,是大咖们的共识。  其间,省科技厅副厅长石兆辉的一番总结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每一个人可能都是
期刊
当下,“手机当电脑用,电脑当电视用,电视当摆设用”似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常态,我们身边已有很多人不在电视上追剧了,而是等某个电视剧播完以后在网上连着看,或者下载到手机上,有空就拿出来看。有些人坦言,他们已经对电视失去了耐心,受够了只有几十个频道的视野,不喜欢按照电视节目表安排自己的生活,也厌烦了每个月的电视费,由此催生了一批零电视家庭。  “求盖章”式实践  暑假临近结束,乌鲁木齐市各社区多了一批特殊
期刊
“15间客房,再加上饭店,一年能收入40多万元,抵过去砍树10年的收入了。”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的下岗工人樊兆义没想到,随着眼前这片森林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兴起,也让自己的生活迎来“第二春”。  黑龙江生态资源丰富,在转型期如何打好生态牌、引领现代化建设是黑龙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7日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和5月25日到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都强调,黑龙江“要加强生态文明
期刊
我省近日出台的《黑龙江省申请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认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为进一步准确高效认定社会救助对象,避免“人情保”“关系保”,杜绝“骗保赖保”,实现“应保尽保”,确保低保政策公平公正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据了解,该《办法》适用于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
期刊
在国内民间投资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黑龙江省却亮出一份让人吃惊的答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信息:今年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完成1443.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高出4.8个百分点,比全国民间投资高出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出15.7个百分点。  经济下行压力下,营造暖心的服务环境是黑龙江的现实选择。  “东北地区振兴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很重要。”“
期刊
金秋时节,我们也随游人体验了一把“林海中穿行”——从北极漠河驱车南下,沿途群岭叠翠、碧水潺潺,一路美景令人应接不暇。而林区人寄望的“金山银山”便掩藏在这莽莽林海之中。  巍巍兴安,在经历了停伐的林区经济沉寂后,林林总总的创业项目正遍地开花、方兴未艾。  2016年7月1日,杨跃斌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回“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的奖牌和证书。作为西林吉林业局前哨林场党总支书记,这是他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期刊
在望奎县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前来参观的客人随机从展柜上拿过一袋大米,用手机“扫一扫”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大米的产地、环境和种植情况便一一呈现。  “我们构建了全县首个‘寒地黑土绿色生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该公司总经理翟清斌介绍说,通过云智慧追溯系统平台,种植基地远程管得到、生产加工实时看得见、产品运输查得着。基于此,“龙蛙”产品备受青睐,远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
期刊
前不久,莫斯科一位叫“娜达莎aa”的买家在阿里巴巴速卖通上“秒杀”了十多件商品。不到七天,她就收到了网购的“宝贝”。  “三年前,可能都不敢想——每周都有飞机从哈尔滨飞到叶卡捷琳堡,就是为了把小包裹送到俄罗斯去。”对于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尧不由得感叹。如今,随着航空包机、哈欧班列、哈俄班列的开通,远在俄罗斯的“海淘族”竟也能享受到中国人的“本土服务”。  将边境区位优势、互联
期刊
9月13日中午,杜广滨从工地做完审核回到单位,匆匆吃过午饭便看起在建工程的消防审核材料。自今年年初以来,这样的情形是这位绥化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审核科科长的“新常态”。和他一样,办公室其他人的桌子上和地上也都堆着高高的一摞图纸。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如何把优化发展环境同消防工作结合起来,绥化市公安消防支队有自己的思路。  “在优化发展环境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绥化市公安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