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伴房内差异传导1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27岁。中期妊娠作心电图。图1为I导联,窦性P-P间距0.61~0.75s,频率80~99次/分。P-R间期0.14s,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时限正常。R1T波降支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下传的R波与窦性形同。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52岁。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及心脏疾病。因左侧背部针刺样疼痛3d就诊。查体:体温37.5℃,血压130/90mmHg。心率8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20次/分,双肺未闻
患者男性,72岁。因胸闷、气短伴下肢水肿三天入院。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查体心功能Ⅳ级。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普大型心影,左侧胸腔积液。心电图(图略)诊断:①窦
目的分析20例犬急性肺栓塞(PE)模型溶栓前后心电图改变及意义。方法建立20例犬急性PE动物模型后,在急性期及溶栓后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电图表现。结果 20例急性期
目的探讨心前区不适患儿常规及动态心电图(DCG)改变的差异。方法对有心前区不适前来就诊的患儿,在作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同时,加作24h12导联D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CG与常
目的了解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起搏器的正常起搏功能、起搏功能障碍及可能发生的自身心律失常。方法分析84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随访者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结果①83%为正常起搏
我国著名心脏病内科学专家、中国现代心电图学的奠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专家组成员、教授,黄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8日9时15分不
阿托品为一种M胆碱酶受体阻断剂,其主要药理作用为对乙酰胆硷能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有选择性的阻断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平滑肌痉挛的内脏绞痛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等。此处
患者男性。68岁。2005年1月12日20:00左右因无明显诱因突然晕倒,邻居给予心肺复苏。求肋“120”于20:20分收入我院急诊科。查体:无呼吸、心跳,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血压为0。急诊给
目的观察骨折所致应激性心电图改变。方法选择我院2006~2008年因骨折而就医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改变。结果96例中发生心电图改变45例,阳性发生率46.9%。其中早期(骨折后7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WPW)误诊的原因.方法 选择发生误诊的WPW患者65例作回顾性的心电图特征分析.结果 发生误诊的WPW中A型40例、B型25例,基础心律P波消失者20例.因QRS波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