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视角下的极地安全问题与中国的应对

来源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公域的界定标准下,北极和南极都存在超出国家主权边界之外、涉及到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部分,存在着部分"全球公域"的事实。极地公域的地理连通性、战略威慑有效性、资源丰富性、大国集聚性以及与其他全球公域的密切配合,使其对于全球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极地相较于其他类型公域的显著区别在于受到主权的影响,且主权对两极产生影响的程度亦有不同。因主权(或主权声索)获得地缘优势而追求权力最大化的国家和希望利用极地的公域属性获得平等且排他性权利的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博弈,构成极地公域安全问题的源起。如何尽可能维护极地公域的边界和保障极地活动空间不受挤压,是国际社会多数国家在应对极地公域安全问题时思考的根本内容。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新《财政法组织法》运用绩效机制来推动财政预算,重新建立了财政预算机制,使得各级管理者责任明确、国家政策连贯而紧密。该机制把财政预算分为“任务”(mission)、“项目”(programme)、“行动”(action)。“任务”是财政预算的最高级,体现了国家的主要公共政策以及相应的财政预算安排。同时,若干个“项目”组成了某个“任务”。“行动”又把项目的各项计划具体化。  [关键词]新公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两个“毫不动摇”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列相提,意味着两种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统一体,相互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我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有继承性网络和生成性网络两种原型;企业家个人的社会网络、海外华人网络、企业社会网络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典型社会网络;网络的结构、网络的资源、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