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传承的意义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da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古至今,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都是基于对传统技法和意象的传承。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画的创新与融合,着重在中国画传承的意义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中国画;传承;意义
  中国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古至今,它一直在向前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但从没发生断流,它一直在发展中向前,终于汇成今天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艺术大河。
  一、中国绘画历史中的“传承”
  具有可探究性的中国画起源,要回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时已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得这一时期绘画形成出现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一定的品评标准。到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时期绘画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五代两宋是花鸟画的成熟期,花鸟画在写生的基础上,寄托人的志趣、情操、表达画家的内心感受。这种自然中美的东西通过比兴等艺术手法与人发生关联,寄托人的感情,这就是意象的思维方式。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元代文人画以山水画为大宗,托复古以寻求新路,师古而不泥于古。元四大家,集古人之长,融进己意,自成一家。元文人画墨竹和墨梅,寄托文人高洁、孤傲的思想情操,以意写之,多有简逸秀淡之致。明末画家徐渭主张以书法入画,强调个性。清初画家朱耷将写意花鸟发展到一个高水平,完全出自他内心世界白眼向人的鱼鸟形象,是他抒发感情的有力的艺术语言。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期则走向因袭模仿,距离时代和生活愈来愈远。
  不难发现,这些悠久的绘画变革过程,都是通过不同时代杰出艺术家对既已形成的中国画体系进行传承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画的发展与西方绘画相比,其发展环境是相对封闭的,至少在清朝闭关锁国之前,中国画的发展都是与中国本土历史文化同步的,这种封闭环境下,若没有有效的传承,中国画显然走不到今天,更不可能形成如此复杂庞大的中国画理论体系,由此可看出,电子商务论文传承二字,是中国画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这种传承,是伴随着历史文化的传承,极具中国本土特色。
  二、“传承”在当今中国画发展与创新中的意义
  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变革,对中国画适应社会审美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从西学出发,以西画作为参考对照得出的认识;二是从社会生活需要出发,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提出的要求。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目前许多画家都在致力于新的、现代的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创造,并且有所收获。但同时他们也体会到这种创造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必然是传统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延续和革新。那种要彻底地摒弃传统,主张要完全不包含传统因素的全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的思想,就目前来看是很难成立的,也是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现实的创作实践已经证明,许多画家正在不断地从传统的成分中探求发掘现代意识的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已经成为现代画家最具现代意识的新观念之一。大陆画坛在80年代初期掀起了现代主义思潮之后,中期就又流行起了所谓“新文人画”之风。这种表面看起来很传统的文人品味,很讲究传统笔墨的画风,正說明中国画画家已经从追求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困扰中醒悟过来,又重新考虑中华民族艺术的基点,重新向民族艺术的传统中探索谋求现代发展的因素。
  换个角度分析,当今的中国美术界,已然形成了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多元化、多样式的格局。面对这种艺术争鸣的时代,每种艺术观念都是平行发展的艺术空间,同样,也不是通过简单复制、粘贴就能够达到相互交融的。我们要保持中国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在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下的文化纯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保持艺术家的真挚的艺术理念。在这样一个文化纷繁的时代中,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上,才能对现实与艺术做正确的判断。传统中国画可以说是民族性神采的一个重要浓缩,这才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艺术创作的形态和方式可以丰富多彩,形势的获取,语言的挪移现象确实存在,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借用西方文化的这些形式和语言去面对传统的中国的文化,去透视中华文化的生存本质。代表中国甚至整个东方绘画母文化的中国画如果偏离了这个根本,就无法在中国画创新与现代化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结语
  总结来看,中国画的创新,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中国画家要对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础上达到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艺术思维,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代替古老陈旧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画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支票的局限性已经逐渐显示出来,支票异地结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根据对传统支票的发展及优劣分析,认为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产生是必然的。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支票的不足,另一方面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进程。虽然影像交换业务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它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了当今社会的巨大进步。然后对该系统进行SWOT分析,探究其优劣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得该系统可以更加广泛的得以运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并阐述了新公共管理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对城市管理的意义,新公共管理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创新思维,促使城市管理的范畴延伸。本文还就如何发展新公共管理提出了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增强城市管理的亲民化导向的三条有效思路,以期能为城市管理增添新方法。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城市管理;  新公共管理自二十世紀80年代左右于欧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成为我国新的发展时期的关键因素。因此物联网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在目前的物联网的发展中,虽然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但是创新本身就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困难性,我们离完全的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业务模式  物联网发展必须经过产业化历程,物联网发展必须经过产业化历程,物联网产业因此必须增强研究力度,重视对隐私保护、
期刊
摘 要: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互联网技术特性。本文从互联网技术的视角出发,从自媒体传播、降低边际成本、网络效应、长尾用户、业态融合迭代、信用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共享经济的商业逻辑,研究了其作为新经济模式的成因和特性。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经济;商业逻辑  一、概述  共享经济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经济话题,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在提高资源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时代,现代艺术以及公共空间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城市文化需求,使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与载体。本论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当今时代公共艺术的传播特点进行的探讨,指出城市公共艺术由单一传播模式趋向亲民互动模式,成为现代社会各个阶层互动交流的平台,并在未来发展中成为新文明生发的媒介。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公共艺术;媒介  一、走出公共艺术的单一传播模式  在公共艺术的初步阶段,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工商管理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同时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是工商管理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工商管理学中的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市场发展需求,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就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进行论述分析,为日后工商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
期刊
【摘要】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变化正在显现若干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它既受经济、政治、社会变革及科技文化知识发展的总量和速度等系统外部条件的影响使然,又受教育系统内部诸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和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变化演进的规律,有助于从总体上准确预测科学把握成人教育实践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脉络,在推进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成人;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传统造型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即造型、色彩运用、传统元素的内在精神和营造意境三方面。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使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开创本民族传统设计应用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和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元素;造型;视觉传达设计  1.中国传统元素  在中国五千余年的历史积淀中,传统元素是其独特而宝贵的财富,有着
期刊
摘 要:多元化是视觉传达设计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催化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形式,其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已不是传统设计意义的“语言”,而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一种多元艺术,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全新表达。本文说明了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阐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多元表现形式。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表现  1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  1.1多元视觉下回归传统的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无数的朝代更替。民族不断的融合,慢慢的孕育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这其中皇家建筑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代表着古代阶级等级制度的森严,代表着无上的皇权权威。我国皇家建筑的代表自然是紫禁城故宫。在故宫的太和殿的大殿屋脊上,我们会发现装饰着一排兽形的雕塑。数量为十个分别是“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这个数量顺序是严格规定排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