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玉祥教育思想的本土化特色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玉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的教育思想的本土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冯玉祥重视本土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另一个方面是冯玉祥在吸收它国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融合改造,使其更适合本地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冯玉祥;教育思想;本土化;启示
  作者简介:丁宇(198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05-02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只读了一年三个月的书,却凭借着本土化的教育思想培养出了一支吃苦耐劳、有纪律、能打仗军队。他在被派往各地督政期间,积极开展教育,时刻注重教育思想的本土化,对地方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教育本土化的内涵
  不同的人对于教育本土化有不同的理解。至今为止,学术界对“教育本土化”这个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而教育本土化就是指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和自身文化的创新;还有学者认为教育本土化这个概念不能成立,认为“本土化”的概念就应该包括在“国际化”之中。从上面的观点中可以发现,学者们都肯定了“本土”的东西,也就是一个国家传统的东西,都尊重着一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等等。因此,“本土化”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一个部分是“本土”,另一个部分是“化”。从教育来说,“本土”即指本地的或者说是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等等。“本土”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习惯性的存在。“化”可以说是一种内化,一种融合或者说是一种理解。这样“本土化”就有两种外延:一种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的,指传统文化在吸收它国教育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的更新和升华。教育本土化是指教育由非本土状态走向本土状态的过程。教育本土化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一个术语,即当本土教育在外来教育思潮的冲击下,在有可能被削弱或被取代的情况下,对建设本土教育的一种强调。①另一种“本土化”是针对本土的教育文化,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消化和理解。综上所述,教育的本土化就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国、本民族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保存继承本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本地教育发展的新变化,科学地引进它国的教育文化,并加以改造,使其更具有本国的特色,更具时效性。
  二、冯玉祥教育思想的本土化
  冯玉祥教育思想的本土化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本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保存和继承;另一方面是针对它国文化中有益的成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本地教育的发展。
  1.传统教育文化的保存和继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教育更是伴随着人类出现一直发展至今。这样一门历史悠久的老祖先传下来的技艺和经验应该好好地掌握并发扬光大,流传子孙后代,为子孙后代造福。因此冯玉祥十分注重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
  (1)传统“本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戏”文化。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流传深远,极具魅力,甚至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那时冯玉祥生活在康格庄时期,保定府附近常流行“哈哈”、“二簧”、“梆子”等剧种。这类的戏剧对于村民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的人生观、社会观都由此中渐渐地陶冶出来”。冯玉祥最爱看的是《老包斩陈世美》这出戏,剧中包公的铁面无私、爱国爱民以及陈世美的丧尽天良都在小小冯玉祥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每当演出结束,他的心里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痛快。②可见这种传统艺术对冯玉祥的教育已内化到了他的内心,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中国文字。虽然冯玉祥只接受过一年三个月的蒙学教育,但对于冯玉祥的一生来说可谓是影响深远。正是因为这种教育经历才使其有了可以继续自学的基础。文字对于冯玉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艺术。冯玉祥认为练字可以陶冶情操,对身心都大有裨益。所以,在军队的文化学科教育方面,冯玉祥安排给一般兵士的科目中就有八百字课,以帮助士兵们掌握最基本的识字能力。这种文字的教学不但提高了士兵的素质,而且陶冶了士兵的情操。
  3)传统经典著作。冯玉祥从十五岁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开始读书,他读的第一部小说是《封神演义》,其次是《绣像彭公案》、《施公案》、《三国演义》等。冯玉祥读过许多经典的传统著作。他不但自己读,还带着士兵一起学习。在军人的培养方面,他不但要求学校开设一定的科目,而且初级军官除了一些基本的学习科目外,还另加典范令、曾胡治兵语录、《左传》摘要五种,中级军官还有各种经书和子书的选读。③
  4)传统技艺。当时社会动荡,士兵离开军队后没有任何谋生的技能,许多兵士只能被迫去当山匪,人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冯玉祥认识到这点后,设立学校,请专家教授士兵传统技艺,使每个士兵都有一技在手,哪怕是以后离开军队了也能自谋生路。冯玉祥不仅对士兵进行传统技艺的教育,对军人的家属也同样教予适合的技艺。这些传统技艺的教育不但使他们有了谋生的技能,而且传承了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
  5)体育训练。中国自古就提倡“六艺”。“六艺”中的“射、御”都与体育有关。冯玉祥也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在保定府军营时期,冯玉祥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练习喊操。他还酷爱各种武术,“自小勤奋练习,兴趣极浓”。④他在军队中成立体操团,组织各种方式的特别训练,加强士兵的体育锻炼。
  (2)保存和继承“本土”文化的具体教育方式可谓是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从宏观上来看,大体的教育方式有三种。
  1)学校教育。冯玉祥在不同的地方扶持建立了许多学校。针对不同人的教育程度选送不同的人进入不同的学校,同时扶持军士的子女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中有一种特殊教育方式,那就是半工半学式教育。由于时间和当时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兵士全日制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冯玉祥在总结自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兵士时采用半工半学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习更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2)军队中的教育。在练兵时,冯玉祥不但注重体育方面的教育,还注重文化上的教育。他组织各种学习班和研究会,请有学识的人来开设讲座,利用身边的各种有利条件来教育军队,针对不同程度的兵士设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谓是时时教育、处处教育。
  3)社会教育。冯玉祥利用各种社会公共资源来对大众进行本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曾在开封建了一个新公园。此公园除了给人休憩外,还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在公园里有囊括黄河、长江、珠江和鸭绿江四大河流以及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阿尔泰山四大山脉的地理小模型,其中还有京汉和陇海两大铁道,并把鸦片战争以来被割让的土地一一标注出来给人们以爱国主义的教育。
  2.它国文化的教育“本土化”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的大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外国的思想文化纷纷涌入了中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外文化碰撞出了火花。冯玉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内化的基础上,了解外国的文化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本土的状况有选择地拿来,使之为本国的教育服务,也就是拿来其中有益的部分,使其“本土化”。
  (1)它国文化的教育“本土化”的主要内容有:
  1)外国著作。众所周知,冯玉祥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不仅读本国传统经典的名著,还在他人的帮助下读外国经典著作,比如《大彼得》、《哥伦布》、《林肯传》、《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等等。这些著作深刻影响着冯玉祥的思想。他把从这些书上所学到的知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的出路。
  2)西方基督教思想。民国元年,冯玉祥在北京驻防,有一位朋友约他到崇文门内一座耶稣教堂听讲,当时所讲的博爱、利他主义的道理给冯玉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玉祥认为基督教有三种力量,即精神、爱心、希望。⑤他认为想要改善人心,必需借助宗教,尤其是教育,更需要用宗教来辅佐。冯玉祥虔诚地信仰基督教,认为基督耶稣可以拯救人心,可以达到教育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2)外来的各种思想文化与中国的各种传统文化是不同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主要教育途径就是融合。要实现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首先就要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状况,了解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其次是要充分了解外国的思想文化。再次是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外国思想文化中有益于中国教育发展的部分。最后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造,通过演讲、强制、说服等方式对其加以利用推广,从而达到融合。冯玉祥对于外来思想文化的“本土化”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冯玉祥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和儒家的仁爱之道是一致的,而基督教中的“能杀我身体,不能杀我灵魂的人不要怕他”、“爱人如己,舍己济人”等教义可以作为军队中精神教育的教材。每到礼拜日,他就集合全体官兵,请一位牧师宣讲教义,又组织了一个车轮讲演团,向官兵布道,⑥从而对士兵进行精神教育,赋予这种外来思想文化以“本土化”。
  三、冯玉祥教育思想本土化特色的现代启示
  1.以中为主,西学中用
  当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外来的文化思想纷纷涌入中国。在文化涌进的同时,外来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也冲击着中国。于是,许多人担心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教育往往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就如同盖一面墙,地基未打牢,再在上面加东西,必然会不堪重负。本土的东西是根基,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益的东西。教育应该先做到内在的教育本土化,然后才是外来的教育本土化。要牢牢掌握本民族本国家传统的这个本,以中为主,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外来的教育本土化,西学中用,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2.多方结合,因材施教
  多方结合一方面指利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实现教育的本土化,另一方面是指实现教育的本土化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合力。冯玉祥的军队教育取得巨大成功归因于他在军队中家长式的管理教育方式。冯玉祥既是军队的领导者,也是军队的家长。因此,当下教育本土化除了学校的教育以外,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的正确导向对于教育本土化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注意在教育本土化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当下教育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往往忽视因材施教。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充分掌握的,这就需要因材施教。像冯玉祥根据不同兵士的程度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一样,教育也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这样不管是对教育的本土化还是教育对象自身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伍红梅.浅析高等教育本土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
  (9):79-81.
  ②冯玉祥.我的生活[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15.
  ③冯玉祥.我的生活(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11.
  ④冯玉祥.我的生活[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36.
  ⑤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冯玉祥日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59.
  ⑥修倩.冯玉祥教育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林祥榕.冯玉祥将军的读书生涯[J].炎黄纵横,2006,(10).
  [2]张胜军,王琰春.教育本土化的多重涵义与分析[J].教育评论,
  2005,(7).
  [3]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
  (11).
  [4]李元俊.冯玉祥在开封[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推动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诉求和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专业群和企业群的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校企合作从单一到群体的拓展,促进了双方交叉融合、多方位交流,拓展实践教学优势,增强办学实力,提升“专业协同效应”与“岗位协同效应”的效果。实践表明,群体合作有效地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关键词:专业群;企业群;校企合作 
期刊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相当发达,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评定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了解其教学特色所在。同时,有选择地引入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模式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  1.德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任  (1)德国实施“双元制
期刊
摘要:传播军事思想、传承中国军事文化是军事著作翻译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如何通过翻译工作传播军事思想文化,通过何种翻译策略让目标语读者感受中国的特色军事文化是目前翻译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交际翻译理论的视角,将《孙子兵法》两英译本中部分重点语句进行比较,探索适合目标语读者的读本并又能达到传播源文军事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交际翻译;孙子兵法;军事文化  作者简介:吴海燕(1986-),女,
期刊
摘要:针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介绍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与创新实践。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及
期刊
摘要: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因其具有可持续、环保等优势能够有效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人才培养是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探索,提出了紧跟前沿课题,规避学科交叉影响,构建教学内容;采用“专题讲授,互动教学,虚实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小组式”考核方式;形成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背靠的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变革和教育文化理念的深度转型赋予高校学生工作新的育人内涵与渠道路径。高校学生工作中直接和显性的原始育人互通渠道已成非主流,基于电子传媒发挥大手笔的学生工作路径渐现,同时开辟了学生工作的信息通达执行新天地。  关键词:高校;学工信息;通达执行  作者简介:张继鹏(1984-),男,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5
期刊
摘要: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在电气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中开设的必要和意义,以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并且以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电力工程信号处理及应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内容,并且举出实例说明。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工程信号处理及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信号处理技术是随着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重要性日益在各个领域
期刊
摘要:在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大学生特点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了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构建和完善了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实践证明,该学业预警机制可操作性强、便于管理、跟踪到位、效果较为显著,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闭环控制系统;学业预警;预警后跟踪  学业预警制度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变为
期刊
摘要: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W大学2011年调查数据,分析了本科生的生源状况、家庭情况、经济来源与支出、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时间分配、教育期望、在校满意度等情况,诊断了W大学本科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力图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本依据。  关键词:本科生;本科教育;发展状况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95%,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99年的437万[1
期刊
摘要:节能降耗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火电厂作为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是重中之重,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努力挖掘内部潜力,优化运行系统,调整运行方式,科学管理,节能降耗。  关键词:节能;降耗;效益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元宝山发电厂,始建于1974年,为中电投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由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公司代管,现有三台600MW机组。为贯彻和落实公司“精细化管理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