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底后的中国经济将走向何处?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工业化、过度依赖出口、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模式已难持续,突破已经变得异常重要。
  在内需不振、外需乏力的影响下,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创下近3年来最低单季增幅。不过中国经济并未出现此前一些人担心的“硬着陆”:在财政货币政策不断加码的合力下,经济继续探底的势头会得到遏制,三、四季度宏观经济将会呈现企稳态势,全年实现8%左右的预设目标不会有太大问题。
  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短周期见底在即,但难改长周期放缓的趋势,而且,经济有自身运行周期,考虑到政策的迟滞效应,如果政策大力度加码很可能从政策预调、微调演变为未来的政策超调。大剂量政策刺激的后遗症太大,我们必须学会承受和接受中国经济的减速,因为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大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
  “着陆期”逼近
  中国经济总体进入了“着陆期”。事实上,作为赶超型经济体,中国经济两位数的增长是靠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以及数量扩张的“要素驱动型”模式实现的。然而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打击了发达国家的支出能力,导致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总需求明显下降,出现了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的结构性冲突,中国“大进大出”的模式受到了冲击。
  从内部来看,首先,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步衰减,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成本提升,整体经济进入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这就预示着现代工业部门已经不能再用“不变工资制”来吸收“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正在供求不平衡推动下逐步回补,这样工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变越薄,资本回报率将持续下降。其次,伴随着我国劳动力大规模再配置的进程趋于尾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将趋于减速。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达到46.9%,超过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历史峰值。据此判断,第二产业很难再出现大的扩张,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会出现下降。随着“人口红利”衰减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放缓。
  聚焦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将告别以往两位数的增长,从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运行。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下,由高储蓄——高投资率支持的资本存量扩张正发生趋势性改变,过度工业化、过度依赖出口、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增长模式难持续,突破增长模式陷阱已经变得异常重要。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以往那种两位数增长已不可维持,也不应维持。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速度降下来的同时,把质量提上去”。中国经济最大的经济风险到底是什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短期内,增长不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难以改变对GDP的顶礼膜拜,对以往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及被低增长质量的“锁定”,我们最担心的是经济结构调整不过来。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留给中国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了。
  (本文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诸葛晓岚
其他文献
11月11日,“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由“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主办的《中外管理》杂志APP(即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第三方应用软件)窗口闪亮上线发布!
2010年,中国经济以1O%的增速、3.5%左右的CPI增长,携外贸的快速反弹、投资的继续高涨以及消费的稳步攀升,交出了一份似乎相当不错的答卷。但是,表面繁荣的背后潜伏着危险的暗流。
在大数据时代里,企业持续转型的成功将越发依赖对数据的分析、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创新,这些都成为云计算对企业真实的影响。无可争议的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一个
既然无力于政策环境,企业就只能改变经营模式,既是充分放权的,又是自我管理的。  缘何经营十载,一朝倒闭  一篇讲述一家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经营十载,一朝倒闭”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其中痛心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这篇文章应该是很多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读罢让人心情沉重。  文章最后总结了三条民营企业“被搞垮”的原因:  1.融资渠道极度困难。银行几乎不给微型企业贷款。在长三角地区,年营业额5000
创业初期,拓展人脉并建立宝贵的“社会资本”,能够建立信任关系.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在企业家利润的四个来源中,套利与创新更多取决于企业家的胆识,模仿和规模经济效益则更多取决于企业家的情商。
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他人欣赏。然而,为了被欣赏而习惯于迎合他人,久而久之就会演变为老好人。相反的,那些优越感较强的人,似乎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谓我行我素、自在潇洒。但这却通常会被大众所欣赏。  事实上,内心的强大必将成就自信的行事作风。  老好人是怎样形成的  有研究表明,亲和可以战胜恐惧。老好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被更多的人需要,哪怕是被“欺侮”,也会因为与他人之
党的十八大,世人翘首以望,中国的经济发展路线应该朝何方向调整?笔者认为,中国迫切需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社会公正为中心”,从速度至上、数量驱动、政府主导转向重视质量、重视环境、市场主导。  重质量  首先,GDP代表的是新创造的全部财富,而不是国民所拥有的财富。举个例子,我们去年盖了一栋楼,价值1个亿,今年又给推倒了,花了1000万元,然后又在原地新盖了一栋楼,价值也值1个亿。这样一来,
“爱国者”总裁冯军欧洲考察回来,曾经发文打抱不平:有的欧洲品牌矿泉水,在西方其实卖得相当便宜,但到了中国却价格奇高,完全成了“矿泉水中的战斗机”。  这种事情看似不公平,但打造高端品牌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只能说人家的营销有含金量。而这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国产矿泉水中,高端品牌也正在崛起,逐渐与外来品牌形成鼎立之势。例如:上市不久的西藏5100水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据其招股书上的公开数据,这匹行业
主持人: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再被触及底线,中日关系也陷入灰色地带,怎么看当下这种紧张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