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呼唤我懂了!”为被拐妈妈寻亲

来源 :知音·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州女孩陈云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不堪的家庭。父母多病,家中唯有靠爷爷奶奶支撑。年幼的她就挑起生活重担,成为爷爷的帮手。后来,陈云得知了母亲的凄惨身世:母亲16岁时被人贩子从四川拐卖到江苏徐州。从未走出过家乡大山的少女异乡飘零,嫁人,生女,陈云终于懂得了母亲为何日夜呼唤:“找家,找家;爸爸,爸爸。”那是锥心彻骨的思亲之痛!陈云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妈妈找到亲人……
李非(左)与堂哥(中)相见,右为陈云

  1990年,陈云出生在徐州市铜山区一个农家。从记事起,她就隐约感觉自己的家跟别人不一样:妈妈从来不会问她是不是吃饱了,穿暖了,提醒她天冷该加衣了,生病该吃药了;更不会为她购置新衣,问她学习如何,和同学是不是相处得好。妈妈很少出门,总是窝在家里。爸爸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每年都会犯几次病,吃药后往往要一个月后才恢复正常。
  陈云的家离爷爷奶奶住处不远。石头简易垒成的三间简陋小平房,一间用来养蚕,一间堆积家具,还有一间破卧室,一家三口都睡在爸妈结婚时那张大床上,上初中后,爸爸才给她做了一张小床。小学快毕业时,爸爸买了一台二手彩电,成了家里的奢侈品。
  小学三年级时,妈妈突然从家中跑了,家里人急坏了,满村庄四处寻找。好在妈妈身上没有钱,也不太认识路,没能走多远,被好心人送回来了。陈云听到街坊邻里议论妈妈是四川人,是爸爸花钱买来的媳妇。她吃惊又害怕,怕妈妈真的离开她,离开这个家,就再也不回来了。
  后来慢慢长大,陈云了解到妈妈的确是爸爸从别人手里花1000块钱买来的。妈妈刚来到这个家时没有名字,也不知出生日期,爸爸和爷爷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李非,出生年份则估算登记为1969年。
  原来,李非原名叫任芬,真实年龄为1973年出生,家在四川广安一个小山村,因家庭贫困,她小学就辍学了。1989年夏天,她的一个远房表舅带她出去找工作,她跟着表舅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了江苏徐州铜山镇,表舅将她卖给了一个当地人,那人又以1000元将她卖给了陈云爸爸做老婆。家里人都知道母亲一直非常想念老家,但对于自己的身份信息,母亲讲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叫任芬,住在四川,家里有个爸爸。
  在陈云眼中,爸爸对妈妈非常好。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有时爸爸买来5块钱的肉改善生活,都是留给她和妈妈吃,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上一口。不管多累,爸爸从来不会让妈妈到田地里干活。然而,妈妈却似乎过得并不高兴,每天总是重复那一句话:“找家,找家,我想爸爸……”在这样的家庭里,陈云从小就非常懂事,也知道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上初中起,她就帮爷爷奶奶支撑这个家,自己挣学费。
  2003年,陈云刚上初一不久,奶奶去世了。她和爷爷一起种了两亩地的经济棉花。每年放暑假,正好赶上农忙季,她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黑,在棉花开花前进行异花授粉。虽然很辛苦,但一亩地棉花能卖3000多块钱,学费和家人的生活费基本都够了。烈日下劳作,使得陈云又黑又瘦。
  上初中后,陈云开始住校。妈妈见女儿经常出门,便经常缠着她,让她带自己去找爸爸,去找家。妈妈的一次次哀求让陈云心疼又无奈。
  2006年,陈云考上了重点高中。也是在这一年,弟弟出生了。因母亲智力不全,住在附近的姑姑只好经常过来帮忙抚养弟弟。在比自己小16岁的弟弟面前,陈云既要当姐姐又要当妈妈。只要周末回家,她就一边干农活一边带弟弟,喂奶喂饭、洗尿布,在姐姐的脊背上,弟弟一点点长大,而陈云也高中毕业迎来了高考。填报志愿时,以她的成绩本来可以报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但考虑到学费贵,她最终选择了学费便宜的河南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
  家里出了个大学生,全家都高兴坏了。可是陈云却无比担忧,自己走了,谁照顾弟弟?谁看着妈妈?万一她又跑出去怎么办?这些年里,想家的妈妈每年都会跑出去几次寻父,但她不知道该往哪去找,总是乱跑一气,周边村的人都认识她了,每次看到她都把她给送回来。为此,家人不敢给她钱,怕她随便搭上车就会跑得更远。妈妈一旦跑丢了是没有办法找回家来的,陈云甚至都想放弃上大学了。爷爷和姑姑看出了陈云的顾虑,要她安心去读书,家里的事交给他们。临别前,陈云对姑姑反复叮嘱:“姑姑你一定要帮我照看好我妈……”
  因交不起学费,陈云申请了助学贷款。寒暑假则到附近的徐州温州等地打工。挣来的钱,她省吃俭用,除了交学费和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里。陈云走后,家里人为了稳住李非,让她安心呆在家里,帮她在村子里找了份给人串布鞋上的手工花的活计,串一朵花可赚5毛钱。姑姑告诉陈云,自从有了这件事做之后,妈妈再没跑出去过了,陈云听了很高兴。
  大二那年寒假,陈云回到家里,在收拾家时,她在一个破旧的衣柜里发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1000元钱。她问爷爷和爸爸,他们都说不是他们藏的,妈妈看到后一把抢了过去。陈云明白了是妈妈藏的!妈妈哪里来的钱呢?还是这么大一笔。姑姑说,一定是她帮人做手工活时攒的。陈云害怕得哭了:“如果她拿着这些钱出去坐车,随便坐上哪一辆客车,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容易找回来了。”这件事深深触动了陈云,她终于明白,妈妈想家的滋味很难受,很痛苦,必须尽快帮妈妈找到家。
  大二时,陈云与来自河南的同学苏金鹏恋爱了。过去陈云很少跟同学提及家里的事,她不想获取同学的同情和怜悯。但恋爱就不一样了,她不想对男友有任何隐瞒。陈云的坦白和坚强让苏金鹏坚定了追求和保护这个女孩的信心,并表示要跟她一起帮妈妈找到亲人。接下来,苏金鹏开始跟陈云登录一些寻亲网站,发布了妈妈的一些个人信息。但因为妈妈的记忆太少,有些信息又不完整,他们的网络求助都石沉大海。
  2013年秋,陈云和苏金鹏双双大学毕业,被山西长治一家单位录用,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工作后,他们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帮妈妈找家。苏金鹏带着女友回家后,父母都很喜欢这个自强自立性格温和的女孩,还跟他们商量婚期,但陈云说:“不帮妈妈找到家,我就是结婚了也没法安心。只有妈妈的人生圆满了,我的人生才能圆满。”苏金鹏赞同女友的想法,也更能体会她心疼母亲的心情,他根据陈云跟妈妈所说的只言片语,继续在网上发布寻亲信息:李非,女,约42-46岁,本人提过“达县,柑子铺,龙安公社,新农湾“音”。1989年被拐时年龄在16岁左右,家里就一父亲(李亮书“音”),小名李四毛,被拐时母亲已去世多年,有叔叔(李子音“音”),叔叔家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附近有条公路,现居住在徐州。与此同时,陈云在还清助学贷款后,将工资大部分积攒下来,帮家里把老房子重新翻盖,她要让家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四川寻亲志愿者陈杰近年开始从事帮助四川籍失亲者寻找亲人的志愿活动,当他看到陈云帮母亲寻亲的消息后,立即将这条寻亲启事发布在了他的QQ空间,同时发动身边朋友到信息中提供的地址去帮助查找。很快,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提供信息。
  2015年7月17日,陈杰在四川邻水的一位义工朋友说,四川广安的邻水县有个龙安乡,他前往龙安乡实地落实找到了寻亲信息中所说的李亮书,老人已经72岁,他说,自己的女儿李芬就是在16岁那年丢的,自己想女儿差点哭瞎了眼。经义工核实,李亮书与李非提供的信息非常吻合,当义工把李非的照片给李亮书看时,他顿时老泪纵横:“正是我的女儿,女儿,爸爸想死你了呀……”得知消息,陈杰高兴得立即给陈云打电话,并把志愿者拍摄的李亮书的照片传给她。陈云激动万分,立即和男友请假回到家中。当她把四川志愿者发来的照片给妈妈看时,妈妈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父亲,大声哭喊着:“爸爸,是俺爸爸……”
  陈云急切盼望妈妈与外公团聚,可因李亮书身体不好,没法长途奔波。9月初,李非四叔的儿子李俊受李亮书委托来到徐州陈云家。时隔20多年,李非仍然一眼就认出了堂哥李俊,兄妹俩抱头痛哭。李俊说,这二十几年来,我们家里人也非常想念她。发现堂妹丢失后,家里用尽了各种办法去寻找,但始终没有一点消息,最后只能作罢。李俊呆了几天之后返回四川,走之前,他与李非和陈云商定,等陈云办完婚礼后,就来接李非回老家与父亲相认。
  自从陈云帮妈妈找到家之后,李非的精神状态好转了,经常和四川的亲人通电话。妈妈的家找到了,陈云终于可以安心出嫁了。2016年元旦,她和苏金鹏来到苏家。因苏家条件也不好,她花一万多块给公婆买了新的家具家电,然后再从河南回到徐州,自己订酒席、请亲戚、买结婚用品、选婚纱,而买烟酒之类跑腿的活则是姑姑帮忙。正月初八,陈云和苏金鹏在徐州举行了婚礼。婚礼上,妈妈李非打扮一新,脸上满是喜悦和满足。正月十二,陈云和苏金鹏又到河南举办了结婚仪式。
  2016年2月底,李俊再次来到徐州,接堂妹回老家。陈云夫妻因工作无法脱身,不能陪母亲同行,他们全权委托堂舅李俊来接母亲。3月1日,43岁的李非终于回到阔别已整整26年的四川广安老家。与年迈的父亲相见的那一刻,父女俩抱头痛哭……
  高兴之余,陈云又有些担忧:妈妈找到家了,她会不会在见到自己的爸爸之后就不想回来了?会不会不要这个家了?妈妈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如果不回来,外公年纪也大了,谁照顾她呢?经全家商量,还是把妈妈接回来,如果外公愿意来徐州生活,也一并把他接到这边照顾,让他安享晚年。
  3月10日,陈云的父亲来到四川广安。但李亮书表示,他年纪大了,不想离开故土,只要找到女儿了,他就了了一个心愿,只要女儿过得好,他就放心了。几天之后,李非跟着陈云的父亲回到了徐州家中。从四川回来后,李非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接下来,陈云最重要的事就是供弟弟上学。为此,他和丈夫省吃俭用。虽然夫妻俩蜗居在单位提供的只有10平方米的小宿舍中,但陈云非常满意:“只要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切慢慢都会好的。和小时候相比,现在的日子已经好多了,我已经很满足了……” □
  编辑/张 哲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体验是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让感悟行之有效”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感悟,先要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由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引领学生品味揣摩文本的语言尤其是别具一格的语言,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中有效感悟,让语文课堂
除夕将至本该阖家团聚,可在南京却上演人伦惨剧,退休职工孙凡英,亲手结束了85岁母亲陈志惠的生命。警方调查发现,陈志惠有足额的退休金,子女们家境良好,为母养老并无任何压力。可在这个多子女家庭,哥姐各自为家庭前程而忙碌,虽然经济上从不亏待母亲,但主要养护母亲的重担,十多年来则由孙凡英一人承担。她与母亲感情笃深,可最终她却以如此残忍的方式送走母亲,背后有何难言的苦衷呢?  家有儿女:有人高飞有人守巢  
为了帮女儿挡一桩“烂桃花”,武汉市兴荣建材公司的老板徐明才,不惜把追求女儿的张鸿伟认作“私生子”。没想到误以为真的张鸿伟,不惜为“父亲”去坐牢,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  在真相面前,才知被愚弄的他,愤而举起锋利水果刀刺向徐明才……强势老板用“私生子”,阻止女儿烂挑花  时间退回到2004年10月的一天,为了儿子张鸿伟的工作,家住黄陂武湖农场的胡玉敏带着一些土特产来到武汉,找到时任兴荣建材公司老
她刚走出一桩不幸的婚姻,不小心成了小三,当那个男人突发意外去世后,在原配强势刁难和凌辱中,她一步步退让,交了房,交了车,离开了那个让她伤心的城市。三年后,孩子的爷爷去世,葬礼上她与原配再度交集,原配诬陷她是带着“野种”来争郑家二老的家产,没想到,一纸DNA鉴定却揭开了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内幕——  逃离不幸,寻求幸福的路上意外“被小三”  2009年初秋的一天,在妇幼保健院做完产检的苏月,幸福地依偎在
妈妈被杀死后,凶手落荒而逃,女孩是唯一的目击证人!报警后,女孩如实供述。可是,奶奶方却多次撺掇女孩作“伪证”,为凶手翻供!而外婆方却要求严惩“杀人犯”,两家人竟闹得水火不容、仇深似海!到底谁是杀死女孩妈妈的真凶?奶奶家为何要女孩作伪证“拯救”凶手?被卷入复杂阴暗成人世界的女孩,将面对怎样的惊涛骇浪?  惨案发生!她没能拽住爸爸染血的手  2015年6月29日,吉林省中考的最后一天。就读于榆树市一所
本刊从未刊登过这样的文章,从未如此大张旗鼓地帮一个大男生求爱——  恋爱之初,他极尽浪漫,即便为女友上天入地,摘星捞月也在所不惜。女友喜欢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他发誓要制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大玩具。结果,好好的公司关闭了,他被女友贴上了“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标签。好好的爱情搅黄了。张嵩和“一号”大黄蜂  他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坚持玩“浪漫”到底,还玩成了事业。这一次,他要在《知音》上向天下读者宣告
蒋雪婧和蒋雪曼是一对来自江苏的姐妹花。幼时父母离婚,姐姐蒋雪婧跟了爸爸,妹妹蒋雪曼跟了妈妈。随着父母各自组建家庭,爸爸衣食无忧、妈妈举步维艰,姐妹俩也踏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长大后,姐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每当妹妹感叹“这就是命”时,又总以姐姐的那句“人终归要靠自己”来自我安慰。直到有一天,一个惊天秘密的意外暴露,彻底颠覆了妹妹对过去的所有认知,也掀起了一场激荡的亲情风暴……  同父同母不同命:
吴静一是80后女演员,24岁走入婚姻,两年后离婚。短暂分开后,前夫又来求复合。为验证两人能否相守一生,一场卖掉房子、“不可掉头”的环球旅行开始了……真的“爱与远方不可掉头”吗?这趟浪漫与凶险交织的旅程,结果会如何呢?  一个演员的极致任性:爱与远方不可掉头  2010年深秋的一天,静一正在横店拍戏,突然接到丈夫陈翰宾的电话:“你回北京吧,我们把婚离了。”  静一是个有灵气和实力的80后女演员,辽宁
这是一个读来让人肝肠寸断的大悲剧,它始于世间最纯美的爱情:妻子瞎了,不是问题,我不嫌弃你;你看不见我,不是问题,你知道我爱你就够了;别人欺负你,不是问题,我替你报仇;我坐牢了,不是问题,你等我;16年刑期不是问题,瞧,我已经回来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看不见我;而是我穿越了16个春秋来见你,你却疯了,不认得我了。他不是归人,他只是爱情的过客。  为盲妻出气酿命案,  恩爱
36岁的孝感女子黄静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且体内的免疫细胞含量低到极其凶险的7个单位。生死关头,暗恋者姚东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毅然走进她的生活……真情总怕被辜负!这份感情,黄静最终是否会有勇气接受?  一个艰难求生的女人,一条不期而至的短信  2010年12月的一天,在长春务工的姚东从老乡口中得到一个消息:初中同学黄静离异后回老家湖北孝感了。姚东心中一惊!姚东和黄静都是孝感三中的同学。当时,黄静是“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