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2008年辽宁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来源 :气象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64—2008年辽宁51站降水量资料,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HL指数分析了全区近45a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近45a辽西、辽北以及辽东南地区单站旱涝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辽中、辽东地区;区域性洪涝指数逐渐减小,区域性干旱指数逐步增大。对辽宁51站Z指数进行了EOF和REOF分析,可知辽宁旱涝的空间分布特征除受大尺度天气系统所带来的降水量变化影响外,同时还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等多种因子影响。通过REOF方法可将全区分为4个区域,即Ⅰ辽西地区,Ⅱ辽北、辽西北地区,Ⅲ辽中、辽东地区和Ⅳ辽东南地区。
其他文献
介绍的算法是以单体蘑菇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算法的研究将为蘑菇采摘机器人图像处理方法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蘑菇图像的数字特征;提取边界的算法;对蘑菇边界进行
目的:研究Fas及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肝癌启动/促进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肝促癌过程中Fas及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肝
分析了图解法、解析法和数解法等水力解析方法各自的特点,并着重比较了有限元法和Hathoot前进法等数解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根据前进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管道式喷灌系统水力解析
利用2004—2010年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物PM10监测数据,对其评价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PM10浓度表现为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采暖期PM10浓度值为国家二级标准平均浓度的2.31倍。城区南部PM10污染指数重于北部和中部。
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
眼内异物所致的损伤常常是比较严重的眼外伤.不仅当异物进入眼球时所形成的机械性损伤,可破坏眼球不同部位的组织,而且由于异物的存留增加了眼内感染的危险,也增加了发生交感
目前对农产品近红外无损检测中的光输运规律研究较少,该文主要从光的辐射传输方程出发,简析了基于该理论的几种相关模型及Monte Carlo(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讨论了各种模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