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让学生在发展中行走的课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宜兴赛区的评课活动,观察和欣赏了2位小学、7位中学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感受了江苏多个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风度、风格和风采,令人感动、兴奋、欣慰和感慨。十年课改,改出了教师的智慧、教材的灵性、课堂的理智、学生的灵动和教学的精彩。教学策略的智慧设计,使课堂“回归本真”;教育技术的有效整合,使知识“高开低走”;教学主体的有效体现,使学生“行走自如”。“开放”的课堂,“放开”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在教师合情、合理、合生的教学主张下,拥有了自信、自趣和自立。小学的2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折线统计图》,是平时公开教学不太“公开”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师认为它“难”公开“好”。然而,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却收获了知“难”而“上”的精彩。下面就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沈珠振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一课,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总体印象:在“适学”、“优生”的理念中行走
  本课教学,充分展现了沈老师的数学教育教学素养。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对《标准》的内化,使教学设计呈现了先进、适时、适学、适教的理念、观点和做法;对教材的透析,对学生的读懂,使之选择、组织和创造了有效、有趣、有意义的学生观察材料、知识探究材料、思维转化材料和问题解决材料;对目标的适定,对课堂的适控,使之展现了良好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景象。教学设计有个性、有亮点、有创造、有价值,实践呈现有预设、有生成、有灵性。在课堂设计与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导”在关键处,“引”在转折点,“授”在生长线,有效把握了数学教学的本真,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1.导入,在整理中感觉发展。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新课伊始,沈老师从唤醒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优化意识出发,让学生“知慢而快”。通过所呈现的气温记录“文字语言”,提出“13时气温是多少摄氏度?”这一问题,并抓住学生观察汇报时间提出:“如果你是预报员,打算怎样整理数据,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引发了学生在感受到信息观察、反馈比较“慢”时自生“进化”统计的欲望和优化统计策略的激情。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原知”化“慢”为“快”,“进化”发展,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进行整理统计、观察分析,使学生再一次感受统计“表”、“图”的优点,为统计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思维和情感基础。同时,也为引入“折线统计图”作好铺垫。承续“统计”这一教学板块,符合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局部与整体知识关系的教学指导意见。
  2.探新,在简约中创生发展。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沈老师抓住两图间的内在联系,紧扣折线统计图的“外显”特征和“内隐”特性,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运用比较、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知繁而简”,进行“形线转化”、“线点转化”,创生出新的折线统计方式,过渡自然,转形巧妙。
  沈老师首先创设对条形统计图的“读图”情境,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就表示数量的多少”。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发现气温的变化趋势,用手势比划这种变化”。接着,教师抓住要点,启发学生再观察、再思考,在课件动态向上收缩直条的过程中,“把直条简化”。使学生感受和经历去“条”成“线”、去“线”成“点”、连“点”成“线”的统计图变化与发展过程。这一知“繁”而“简”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既把握了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特征,又沟通了“折线”与“条形”统计图的“表达语言”,使学生在“旧中新”与“新中旧”的体验活动中感受了创新与创造,无痕过渡到折线统计图构图思维。
  3.建模,在品读中创造发展。
  沈老师在组织学生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外显构图特点后,引导学生“读图”,在自主、合作的交流活动中,了解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外显”和“内隐”的“统计语言”。
  尤其在通过折线“线势”判断“什么时候气温升得最快或最慢”时,教师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并在教学中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探索、发现、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进一步品读统计图的过程中,发展与创造折线统计图的“外显”和“内隐”的“统计语言”。
  新的发现与创造,来自于沈老师的“预见”和“远见”来自于“不计算,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条形统计图读图经验的迁移基础上,获得了根据折线的起伏情况直观判断数量增减变化趋势和规律的新思维和新技能。
  4.练习,在情境中获得发展。
  新知教学后,沈老师精心设计、组织和处理学生练习,使学生在有效和有趣的练习中获得发展。
  从练习层次看,一是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制图的能力,同时发展依据数据“灵动”设置数轴表达方式的能力;二是借助宜兴文化,解读“2007年-2010年宜兴国际旅游的收入情况统计图”,并预测2011年的收入,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读图能力,并把思想、文化教育与知识应用融于一体;三是依据读图分析所获得的信息,给两张折线统计图命名;四是课后实践与运用,引导学生上网查询并连续7天记录本地PM2.5日平均值,制成折线统计图,分析图中数据。练习有层次、有重点,有文化、有技能,把学生引向发展的最近区。
  从练习处理看,教师不局限于表层,着力对事件发生的变化规律进行有效“预测”,让学生形成“合情”“合实”推理的思维和能力。如:在处理“纵轴‘0~110’省略表达”中,沈老师通过呈现“略”与“不略”两图,使学生直观而明了地“读懂”了“简略”表达的意义。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统计的现实意义,体现了统计的数学价值,体现了思维能力的发展,体现了大课堂的数学教学观。
  二、个人建议
  教学效度的提升,需要教师把握学情,能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源、生活环境资源及学生间的知识积累差异资源,去设计和组织富有个性化的、切合学生实情的教学内容、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时机及科学问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优效教学,需要关注学生发展,从学生发展的最大可能出发,研究和设计“学的方式”、“教的方式”,并以学论教,主动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充满情趣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要有意发现、把握学生的参与率和参与程度,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预见、调整和生成。
  本课教学精彩纷呈,亮点诸多。以课引思,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稍作修饰、调整,也许可以获得更为亮丽的教学“风景”:教学的节奏再快些;面对所呈现的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主活动、合作交流的时间再多些;图与图的比较再清晰一些;教师调控学生积极思维、参与、表达与交流的热情和气氛的力度再大些;学生经验的呈现,课前对统计方式的了解和资料收集再丰富一些;课堂状态再开放一点;学生再“放开”一些。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SCEA)与连续硬膜外腔麻醉(CEA)用于剖宫产术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妇900例,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CEA组与SCEA组各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本文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为主线,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
济南军区146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帮助驻地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和技术服务,取得明显成效。这个医院地处革命老区。一度时期,这个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一些偏远山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是立体的投影一章中的难点,学生掌握得好,对组合体的画图及读图有很大帮助。本文探讨了如何上好该内容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目的探讨紫红参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小鼠S180肉瘤、肝癌HepA22、Lewis肺癌实体瘤模型考察紫红参提取物对小鼠整体抗肿瘤作用。结果紫红参提取物在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
西瓜皮●痱子用西瓜皮在患处轻擦几下,痱子很快就会消失。这是因为西瓜皮具有消炎作用。口疮金元时代名医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介绍说:西瓜皮烧灰敷之,可疗口疮。口腔炎西瓜皮
个人档案  她出生在美丽的二圣湖畔,悠闲舒适的乡村生活造就了她的淡泊与宁静。她爱读书,爱艺术,也爱语文和生活。  二十多年如诗如歌的岁月里,她用执着、勤勉和热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赢得了一声又一声的赞誉,但她依旧是那么悠然从容,不疾不徐,如汩汩清泉,似微微春风。三尺讲台,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孕育桃李,是她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她充满爱意的眼神,富有韵味的细微动作,在学生的心弦上弹出了一个又一个
本文阐述了价值工程的定义与中心思想,分析了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开展价值工程的意义,列举了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痛风贴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姜黄素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5Micron);流动相:乙腈-4%醋酸(48:52);检测波长:428nm,柱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