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梅病的头颅MRI表现及其与临床、基因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佩梅病( PMD)患儿的头颅MRI特点,以及与临床及基因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诊断为佩梅病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儿均为男性,年龄5个月至9岁8个月.由儿科神经医师对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检查,将其按照临床症状进行临床分型.由影像科医师对头颅MRI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病灶的位置包括苍白球、锥体束、胼胝体、小脑白质、半卵圆中心,判断大、小脑是否萎缩、是否有“豹纹征”.结果 临床诊断经典型佩梅病8例,中间型7例,先天型1例.16例佩梅病患儿MRI均以广泛的脑白质髓鞘化延迟为特点,病灶累及苍白球13例、锥体束7例、胼胝体11例、小脑白质7例、半卵圆中心12例、脑萎缩5例、小脑萎缩1例,5例有“豹纹征”.锥体束和小脑白质受累在点突变患儿中多见;临床症状较重的中间型及先天型患儿出现小脑白质病变频率较高;“豹纹征”多见于经典型患儿,提示患儿的髓鞘化程度相对较高.结论 佩梅病患儿的头颅MRI具有典型的影像特点,其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型和基因突变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EXOCEROL232(以下简称232)的动态分解温度和热效应及发泡助剂对分解热力学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发泡剂发气量测量装置测定了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
本文介绍了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其特性,论述了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与作用机理,着重介绍了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并对国内外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报道.
以嘧胺、甲醛、三氯氧磷和氧化乙烯类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出含有三嗪环和环状磷酸酯结构的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IR谱图证实了其结构.用此阻燃聚醚多元醇与TDI通过一步法发泡
本文介绍了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为催化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硅烷(VTES)与聚乙烯(PE)共混物的接枝反应,以及通过热水交联获得硅烷交联聚乙
资料取自1995年2月至2006年10月门诊病例,运用仙方活命饮化裁,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30例.现报告如下.rn1资料与方法rn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20~25岁1例,26~30岁9例,31~45岁20
采用反应性挤出制备了PA-6/TPO-g-MAH超韧尼龙,研究了合金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当PA6:TPO-g-MAH用量比70:30时,合金的冲击强度比纯PA-6提高了约4倍,刚性降低不大,具有和弹性
介绍含吡啶盐聚合物的PMMA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了组成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MMA疏水性碳链聚合物中引入N-苄基乙烯基吡啶嗡基,可使PMMA成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随
应用动态粘弹谱仪分析了以原位共聚法制备的聚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PP/PnB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复合膜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这种结晶/非晶共混体系为两相结构,两组分
介绍生物降解性检测的土埋法和微生物生长法,研究了LLDPE/淀粉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淀粉含量比20%~40%时,材料降解十分明显,加入玉米油,当加入量为淀粉含量
采用一步法和母料法制备了动态硫化PP/EPDM,进行了材料拉伸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散相DPDM可提高材料的延伸性和韧性,PP的分子量决定了F、σy和σp;而拉伸后期是否出现%和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