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33.8
随着课程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涵盖了电脑教室、语音教室及电脑视听教室的大部分功能,已成为目前现代化电子教室的主体配置。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多媒体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交互灵活的优势,参与到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运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所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状态。
在“酸雨”教学时,不是直接、枯燥无味的讲“酸雨”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将形象生动的图片:绿色植物变枯、美丽大理石雕塑被破坏、土壤酸化变硬、婉转动听讲解的声音,学生身临其境的视频:展示了酸雨所造成的后果,渲染气氛,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刺激”调动每一根神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抽象内容形象化,微观世界宏观化
初中化学是启蒙课,部分内容入门难,涉及到微观世界,这些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直观感,学生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微观现象,模拟化学变化过程,提供形象、生动、直观、快速等一般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有效的突破了化學教学中微观教学的难点,促进学生对微观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副副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比如,每学完一单元后,都要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总结课需要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便学生能通观全局,综合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能把基础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以网络的形式逐一呈现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缩短了时间,开阔了知识面,又增大了练习量。
4、模拟实验及视频,替代难以完成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初中化学中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如“一氧化碳性质”,还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技术模拟展示这些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还有利用录像,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我将学生实验过程中错误的,不标准的操作也抓拍录制了下来制成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让学生分析、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找出自身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如因为这些图片或视频片段都源于学生身边的事实,所以更具有说服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
5、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
多媒体教育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配音,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我在课件中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好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如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让学生切身体会因伟大的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产生的自豪感。在讲授“化石燃料”时用视频渗透情感教育。放映一段视频: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影响。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状况,培养了热爱祖国,爱惜能源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节约能源,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整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既顺利的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提高,不能一说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就一统课堂教学天下,不管课件质量,不问使用效果.不能认为:有就是好,没有就是不好;多就是好,少就是不好.当前不少课程就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过滥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起诸多弊端,有的还很严重,从根本上说不是提高了,而是减弱了教学效果.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而忽视了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的研究,忽视了主观能力的发挥.虽然备课很辛苦,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不可避免会伤害教师积极性.
2.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冗长的文字成了教科书的拷贝;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成了放电影,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常引起学生的反感.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抓住教材重点,精心制作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就可以使教学更丰富多彩,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随着课程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涵盖了电脑教室、语音教室及电脑视听教室的大部分功能,已成为目前现代化电子教室的主体配置。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多媒体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交互灵活的优势,参与到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运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所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状态。
在“酸雨”教学时,不是直接、枯燥无味的讲“酸雨”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将形象生动的图片:绿色植物变枯、美丽大理石雕塑被破坏、土壤酸化变硬、婉转动听讲解的声音,学生身临其境的视频:展示了酸雨所造成的后果,渲染气氛,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刺激”调动每一根神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抽象内容形象化,微观世界宏观化
初中化学是启蒙课,部分内容入门难,涉及到微观世界,这些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直观感,学生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微观现象,模拟化学变化过程,提供形象、生动、直观、快速等一般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有效的突破了化學教学中微观教学的难点,促进学生对微观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副副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比如,每学完一单元后,都要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总结课需要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便学生能通观全局,综合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能把基础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以网络的形式逐一呈现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缩短了时间,开阔了知识面,又增大了练习量。
4、模拟实验及视频,替代难以完成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初中化学中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如“一氧化碳性质”,还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技术模拟展示这些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还有利用录像,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我将学生实验过程中错误的,不标准的操作也抓拍录制了下来制成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让学生分析、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找出自身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如因为这些图片或视频片段都源于学生身边的事实,所以更具有说服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
5、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
多媒体教育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配音,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我在课件中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好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如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让学生切身体会因伟大的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产生的自豪感。在讲授“化石燃料”时用视频渗透情感教育。放映一段视频: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影响。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状况,培养了热爱祖国,爱惜能源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节约能源,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整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既顺利的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提高,不能一说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就一统课堂教学天下,不管课件质量,不问使用效果.不能认为:有就是好,没有就是不好;多就是好,少就是不好.当前不少课程就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过滥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起诸多弊端,有的还很严重,从根本上说不是提高了,而是减弱了教学效果.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而忽视了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的研究,忽视了主观能力的发挥.虽然备课很辛苦,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不可避免会伤害教师积极性.
2.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冗长的文字成了教科书的拷贝;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成了放电影,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常引起学生的反感.
总之,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抓住教材重点,精心制作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就可以使教学更丰富多彩,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