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孩子的阅读与写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t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九义教材的第八册《积累·运用六》中编排了“推荐一本好书”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推荐一本好书”,在我们成人看来,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可事实上,课堂上并没有多少学生能举出一本好书来,虽然就是那么一本。什么原因?恐于自得从孩子们都读了什么书上去寻找答案了。
  先看当时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从名言中议论“好书”的范围
  1.出示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2.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这些名言的感受,然后全班讨论: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答案是五花入门的:我喜欢看的;家长买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有插图的;漫画最好;能学到知识的……在畅所欲言的小组讨论里,“好书”都是哪些呢?没有想到和我的预料相去甚远。
  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漫画类:《老夫子》《醋溜一族》《幽默大师》《麻辣教师》等等。
  (2)游戏类:《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笑傲江湖》《疯狂坦克》《反恐精英》等等。
  (3)杂志类:《少男少女》《故事会》《幽默大师》《明星天地》《奥秘》等等。
  (4)文学类:童话、民间故事、科普小说、恐怖小说(这是最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少儿版小说)等等。
  从学生的讨论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是如此的驳杂。令人担忧的是看文学类的同学不多,尤其是能自觉看经典文学的同学更少,倒是“恐怖”“惊险”“侦破”“悬念”“谜案”“血腥”之类的大行其道。这样的“书籍”充斥了我们的课外阅读,我们的孩子还能静得下心来看经典吗?我上课前准备的那些名言,似乎是多此一举了——学生看得懂句子的意思,可是他们并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片段二:介绍一本“好书”
  
  学生当然知道“好书”是什么东西,但真正能上讲台介绍的,寥寥无几。终于上来了几个。他们介绍了《哈里波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少年文艺》《鲁滨孙漂流记》《神探福尔摩斯》《世界(或中国)五千年》等等。
  不可否认,以上介绍的都是好书。但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为什么介绍的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书?其一是商家的卖点书,商家借家长的热情兜售普及类的文学书,这是无可厚非的;其二是学校奖励学习优秀学生的书,这无疑从另一需要(孩子自身学习的需要)打开了学生阅读的正确通道。问题是,除了这些书,我们的孩子别无选择了么?这告诉了我们一个讯号:孩子没有自己真正属于自己的书。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独特的对书的渴望的话,他应该有自己所钟爱的书目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纯真的心灵之窗,是孩子的专利,在功利化的社会里,我们成人给污染了。这就像泰戈尔所说的:“光明如一个裸体的孩子,快快活活地在绿叶当中游戏,它不知道人是会欺诈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诗人,有着如此的智慧和璀璨的童真。孩子若成长如斯,何其幸哉。我们孩子的阅读,无论如何,应是唯“真善美”是选,切勿给玷污了。
  以上两个片断的记录和分析,无非是告诉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容盲目乐观,若不加以正确地引导,会造成畸形阅读。
其他文献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言文(板书:文言文)。文言文就是古文,对同学们来说一定觉得很陌生,其实啊,大家早已会背一些文言文的句子了。比如(投影出示),这几个句子你就很熟悉,谁能把它填完整,说说是什么意思?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学生怕动脑筋,什么事都坐享其成,这可能是学生生活条件过于优越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尝试着让中高年级学生写学后感,让学生学会思考。“今天把知识教给学生,明天他们可以通过考试;教给他们怎样思考和学习,他们就能获得一生的成功。”(选自《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一开始,我笼统布置学生每天晚上必须写一天的学习感受。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只能泛泛而谈,只是为了完
期刊
一、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二、设计理念
期刊
“秦”字的由来  秦始皇赢政统一全国后,重立国号时动了很多脑筋。有一天,他问部下:“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史书上有无记载?”有一官员答:“从开天辟地以来,功过是非都记载在《春秋》中。”赢政一听特别高兴,说:“寡人乃千古一帝,就占《春秋》各一半,定国号吧。”
期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式学习,了解“蝴蝶谷”这一名称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同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  1.上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描写了台湾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这节课,我们来具体感受蝴蝶谷究竟是怎样的美,再探究一下蝴蝶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景的。
期刊
一、引入课题,燃起欲望    1.揭示课题。同学们,当夜晚仰望天空时,我们看到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课件演示大熊星座)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莹闪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认识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姑娘,了解在她身上发生的一个奇特的故事。  2.齐读课题。提问:对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些
期刊
课程改革使语文教材呈现“一标多本”的格局。由于不同的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课文内容选择产生差异。这种群芳竞艳的局面为课程资源开发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人教社2002年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唐代刘禹锡的诗作《望洞庭》,其中第三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而苏教社2001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也选用了这首诗,其第三句则是“遥望洞庭山水色”。这可把教师们给难住了。
期刊
设计理念    本设计旨在构建动感课堂,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感悟内化文本,催生个性语言,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流程    一、畅谈游历——从自己的生活切入  在节假日里,不少同学跟随着爸爸妈妈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置身于名山大川,有的让你沉醉于她的瑰丽,有的让你流连于她的神奇,有的则让你惊叹于她的博大。你曾到过什么地方游览,说说你的感受,好吗?可参照这
期刊
[教学目标]回顾、整合、巩固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更好地表达,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整合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片、学生平时习作。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回顾整合  (一)先抑后扬,激趣导入。  1.快速浏览下面的小作文评一评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讨厌”的爸爸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
期刊
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有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熟记以下12个成语:风流潇洒、气宇轩昂、仪态万方、神态自若、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风度翩翩、落落大方、处之泰然、习以为常。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上述描写人物神情外貌的成语,我在教学中采用于如下的步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读。自由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轮读、集体朗读、指名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音和字形上记住成语。  2.找。上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