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呼唤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效率课堂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此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效率 策略
  所谓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一句话,就是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教材内容,还要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特别要帮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学困生由于基础差,教师课堂上讲的知识,这部分学生未必能够接受,教师在备课时应设置一定的基础题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有必要,还可在设置一些课后辅导题,只有当班级中的多数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后,我们的教学才能说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效益才真正得到提高。同时,也不可忽视专题教学的设计。新教材,一个很突出的变化,就是课本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新教材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历史课程体系,而旧教材基本上是按通史体系编排的,并分解为一节一节的课,每节课都是独立的。新《标准》把世界历史内容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主题的呈现方式,更好地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了难繁偏旧的现象,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改变原来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应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习主题的教与学。
  二、坚持用有效的手段帮助学困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他们未必能够接受,所以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之外,必须在课后花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个别辅导绝不等于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弄懂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和方法。这种个别辅导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在每次小检测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是目前我探索到的有效途径。对反应较慢的学生必须每次进行考前辅导,而像反应较快的学生通常一两次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使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要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是体现在教案上。教学中,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帮助班内的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试想,一个60人左右的班级有20人的学困生不明白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效益从何谈起。因此,只当班级中的多数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后,我们在教学中才能真正面向大多数“中等学生”,课堂效益才会真正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大声地说“我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新课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益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介入社会热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动力
  社会上许多热点问题都有其历史渊源,世界史如此,中国史亦如此。因此,适时地捕捉社会热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应尽的职责。例如,民族问题就是个热点问题。我在讲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时,可结合西藏、新疆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西藏、新疆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有直接关系,让学生明白西藏、新疆是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企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之流做坚决的斗争。
  四、重视初中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方法能力的训练
  一是理清历史脉络,注重基础知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虽然突出的是开放能力,但基础还是知识,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的,没有知识谈不上能力,所以解答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只是识记,更要准确的理解,挖掘历史的内涵,分析归纳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历史线索。
  二是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加强能力训练。开放性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创新思维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是在长期的针对性训练中完成的,这就要求在平常的学习中,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怀疑已有的观点,甚至勇于标新立异;对于问题,要学会一思多问,一问多思,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发散思维能力;要积极参加集体创新活动,如辩论会、讨论会、历史场景再现。
  三是掌握历史学科特点,关注问题的时效性。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历史学科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开放性试题的题干,往往就是现实问题。所以不仅要把握教材知识,还要贴近时代,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平常要注重收集有关社会焦点、热点方面的材料,形成自己知识材料库,并加以分析整理,以增长自己的才干。
  总之,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育者孜孜追求的共同目标,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基础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主”,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着重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审美能力。本文拟从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改革中
摘要:在学校数学教学、教研中,差生的转化是老大难的课题。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是整体教学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我就对后天形成的差生转化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转化方法  一、高中数学差生的主要表现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2、课堂缺少解题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组织中的两大最基本群体,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角色,肩负着比一般教师更重的责任。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办法,从而推进班集体建设。  关键词:初中生 班主任 工作方法  一、责任心是每一位班主任首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
摘要:语法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应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无需像我们当学生的时候那样搞得太过琐碎、繁复,但也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帮助学生补好这一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广大师生对教学语法的可接受性,改进长期以来中学语法教学令人尴尬的状况,从而让学生通过语法学习自主高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语法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所包含的规律
摘要: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级各类学校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而口头表达能力不能不说是人的素质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政治课教学同其他文科教学一样,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上责无旁贷。在政治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本文就此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口头表达 说话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
研究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及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Th1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总Ig E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