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能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呢?我认为,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巧用地图,激发兴趣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许多地理事物并没有感官上的认识,因此,学生感到地理枯燥无味,以至于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插图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运用直观地图、插图,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學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运用趣味语言,激发情趣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锋面雨时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巧借古诗也能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的环境。如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体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三、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富饶辽阔。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
  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候,我先设计一些图片“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及“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说明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然后问学生原因。学生们会说降水少,我就接着问降水少的原因,大气中的水分来自哪里?学生们个个思考,思维得到了锻炼。
  总之,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社会实际,致使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新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论述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和谐社会;服务利用     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开发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把档案工作与当地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考虑时,我们就会看到档案与社会和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建和
期刊
摘 要:介绍了中平能化集团一矿三水平丁二轨道皮带贯通工作中的测量方法,限差要求、测量方案的选择、测量仪器的选择、内业的计算方法和各种误差的分析预计。  关键词:贯通测量;资料计算;误差预计     中平能化集团一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市区以北,距平顶山市中心约3Km。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有丁组、戊组、己组、庚组4个煤组,目前主要开采丁戊组煤层,做为一矿的主要生产采区三水平丁二采区设计能力为100万吨
期刊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调整远东地区的利益,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确定的有关海军比例英、美、法、意、日五国主力舰的比例是5﹕5﹕3﹕1.75﹕1.75,英美海军持平。反观19世纪之前,美国海军排名最为靠前的就是第七位,这说明自19世纪末,也就是一战前后,美国海军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马汉海权论的兴起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美西战争是海权论的实践,又是对海权论的丰富;美国政
期刊
一、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
期刊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
期刊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工具。知识技能的传播和品德行为培养都要通过语言来进行。因此,发展幼儿语言是幼儿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幼儿期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小小班的幼儿最大的也只有3岁,有的吐字还不清楚,有的听不懂老师的话,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需了解此年龄段幼儿语言的一般规律。3岁的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子,言语的积极性高,喜欢听别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
期刊
一、精讲解、多联想  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讲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可以用的图示来显示其关系。  二、敢撒手、学生唱  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撒
期刊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有艺术性地展开物理教学。  一、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一堂物理课,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都要求我们不能只注意体现物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只体现物理学的难、抽象等等,更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课堂松弛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
期刊
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理解所学知识,进而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情景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知识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我曾有幸参与了思品教学的课题研究工作,结合聋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发现情境串教学同样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