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上)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定期梳理总结中医药研究成果,动态呈现中医药学术研究、创新成果的轨迹和趋势,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学术引领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开展“2021 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遴选工作.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新规律、新发现、新方法、新产品、新理论为入选标准,经动态收集、初审,院士等权威专家复审、终审等工作程序,确定2021 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TGY)对鱼藤酮(Rot)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ot建立和培养PC12细胞神经损伤模型并利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Rot的最佳造模浓度以及TGY的有效干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脂质活性氧(ROS)水平并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强度的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和活力变化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均高,晚期治疗手段有限.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包括VEGFR-2拮抗剂、抗HER-2抗体)和免疫治疗药物(如抗CTLA-4抗体、抗PD-1/PD-L1抗体)的问世,晚期胃癌的疗效得到提升.目前研究较多的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相关临床数据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究竟哪些因素影响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CPI)免疫治疗的疗效,且如何选择获益人群以及建立预后评价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全身化疗、肠道菌群、微卫星不稳定
临床资料 患者,女,67 岁,农民.因“手足麻木,眉毛脱落4 年”就诊.患者自述4 年前手足出现麻木,眉毛开始脱落,未在意,于2021 年1 月13 日于山东省皮肤病医院首次就诊.既往体健,否认结核?乙肝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系统病史.否认家族中有麻风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期刊
目的 探讨痛风定胶囊辅助氯沙坦在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及对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Ⅰ型原羟基端交联肽(CITP)和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痛风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肾功能指标变化、PICP、CITP及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收缩压(S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