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手术凝血功能及出血的影响

来源 :实用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观察围术期主动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患者已经激活的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出血量的变化。方法纳入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体温保护组和对照组。体温保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室温设置为26℃,至手术开始调为22℃。3M充气式保温毯覆盖胸腹部,设置其目标体温38℃,保温毯与患者皮肤间用手术单隔开;静脉输液温度37℃,冲洗液温度37℃。对照组予手术巾单覆盖,室温设置为22℃;不使用保暖毯,室温液体输注及冲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后1h(T4)的耳温,并分别抽取2mL静脉血行血栓弹力图测定;记录术中失血量及术后36h引流量以及需输血病例数。结果 a)与体温保护组比较,对照组在手术T4时耳温明显低于主动体温保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主动体温保护组的出血量和36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c)与体温保护组相比,T3、T4时对照组纤维蛋白形成时间、血凝块生成时间明显延长,T4时对照组的最大振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造成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及术后凝血因子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受限,导致手术失血量和引流量增加,输血概率增加。术中主动体温保护措施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可减少机体热量过度散失,对抗纤溶亢进,减少失血量。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鼓励对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进行投资并购。蓝帆医疗并购柏盛国际集团响应了国家战略之外,更是基于企业战略布局,吸收新技术新模式,跨界并购突破
随着当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改革推进,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提高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方法研究,主要从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必要性、存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旨在规制恶意、虚假诉讼,保障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其中,原告适格问题条文本身过于抽象模糊,一直是学界论争的焦点。为真正
“课程思政”教育是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核心内容。为有效推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实现该目标,高职院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