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创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mi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保障机制,是维持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
  关键词:建筑; 施工; 安全; 管理; 创新;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天死于建筑事故者3人,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重大。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产品的形式多样化,产品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露天作业,季节性比较长,机械化程度低,材料品种繁多,安全系数小,很难控制,隐患较多,必须全员参加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协调配合,综合治理。1.2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头等大事,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开展正常活动的必需要求,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性任务。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是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就是最低成本消耗获得最大价值。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2.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2.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2.4建筑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决定,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不利因素,并且建筑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2.5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现场对《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不熟悉,从而导致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
   2.6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
   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管理措施与对策
   3.1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施工企业必须设立各级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精干高效,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安全职能部门要充分了解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贯穿到基层中去;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还要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签定责任状,将责任制浑入到企业的各部门和工作岗位中去。
   3.2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安全意识,约束自我行为。
   安全教育是施工企业职工的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纳入职工统一教育、培训计划,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生产知识,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对于新录用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企业对于进场的职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它是新职工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企业对新职工进行初次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工程项目部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工程的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作业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包括:从事施工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教育;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3.3加强安全生产的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落實奖惩制度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生产也不例外,在安全生产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常规性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安全管理部门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使生产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纠正或排除。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内开展的,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带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抽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但它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定期抽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安全检查,由此发现的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方法更有效,做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建立和完善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严考核、硬兑现,
   才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才能做到职责落实、运作规范,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
   管理工作,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国家多做贡
   献。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根据具体工程浅谈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及其处理方式,以资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裂缝裂缝修补    引言  自20世纪末以来的十余年间,房屋建筑(尤其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渗漏问题,一直占据消费者投诉的首位,这给我国建筑市场以及住宅产业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混凝土结构是带裂缝工作的,而设计规范中对于裂缝宽度的限值只是针对受力裂缝而言的,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裂缝,绝大多数都属
期刊
在目前工业扩张和城市拆迁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征用为工业建设用地和城市商业用地,由此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失地农民保守估计约有4000万人,失地农民中有60%左右生活困难,青岛郊区5市约有40万失地农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连年增大。近年来,失地农民的境况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征地相伴随的失地农民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将伴随着我们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长期存在而無法回避的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历来有许多画家将之改编为美术作品,丰子恺于1949年率先将包含《祝福》在内的八篇鲁迅小说改编为连环画.本文结合叙事学理论,从连环画的文字、图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耗能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到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耗能约13%,我国的建筑总耗能已达到全国能耗总量的45%,因此建筑领域是实现我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建设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从住宅和
摘要:从1860年开始,中国建筑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开始吸收和跟随。随后,现代主义传到中国,折衷主义建筑开始在中国盛行。20世纪初,中国的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对中国传统的继承,至此,中国建筑一直游离在自信与自卑之间。    关键词:中国建筑折衷主义传统现代建筑    正文部分:  中国建筑的黯然自卑  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这所珍贵的皇家园林,也烧掉了中华名族的许多自尊与自信。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