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爱好运动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运动类APP也应运而生,这对人们体育锻炼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高校学生。它独特的记录、监控、分享、社交、实时呈现数字化的功能使之在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方面得到了认可和应用。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调查问卷法,研究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可行性。
  关键词 运动类APP 监控 高校学生
  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同时,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就是可以在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完善原始手机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在手机三大系统运营商应用商店中,以IOS系统为主的App Store应用商店,其应用数量已达到150万;以Android系统为主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其应用数量超过App Store,逼近200万;Windows Phone的应用数量最少,也有约60万,但其应用数量增速较快。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所以也越来越多的人会进行身体锻炼。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大量的运动类App也随之产生。
  一、研究对象
  以运动类APP为研究起点,综合分析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利弊,分析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通过输入“运动类APP”等进行全文搜索260条结果,通过输入“运动类APP”等进行主题搜索12条结果,通过输入“计步APP”等进行全文搜索519条结果,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以科技和营销方面为主,体育相关期刊文章仅10篇左右,以运动类app、体育锻炼行为、体育习惯、运动辅助软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搜索核心期刊60余篇,并以高度相关文献为重点参考,搜集互联网关于运动类app最新信息,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从西南、华北、华东部分高校选取选修体育课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随机发放300份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56份。
  (三)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四)访谈法
  对被调查学生的部分进行了访谈,了解其对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利弊的看法和态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可行性的文献综述。作为新兴的项目,对运动类APP研究的文献还并不是很多。目前,比较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有体育科技文献通报课题成果中宋晓芬、倪莉发表的《APP健身软件在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监控中的应用》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监控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使用手机计步软件对监控大学生课外锻炼的方法。经过分析,该方法成本低廉、实现简单、数据可靠、效果显著,便于高校有效地管理大學生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APP健身软件在大学生课外锻炼监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RTER临床医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8月26日出版第12卷第35期中戴剑松、李靖发表的《应用计步器测量日常体力活动的研究》计步器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体力活动测量工具,在研究和干预人群体力活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国外学者已对其开展大量研究。本文采取实验法随机抽取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各15名,共计30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平均年龄(20±1)岁。受试者佩戴Digi-Walker200型计步器1周,记录每日计步器计数;每日填写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回忆每日24h活动情况,并据此计算一天总能量消耗;1周后填写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内容包括1周大强活动、中等强度货懂、步行和静坐情况。
  四、小结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特别是在学生体质逐渐下降的今天,促进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参加课外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大背景下,体育运动也科技化、现代化起来,运动类APP就是科技运用于体育运动的代表之一,它所特有的记录、监控、分享、社交、实时呈现数字化的功能,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使更多高校学生有兴趣去了解它,并去使用它,从而促进了高校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它所特有的这些功能也使应用它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成为可能。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调查问卷法,研究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王苗.运动类app传播效果研究[J].科技传播.2015.3(上):125-128.
  [2] 吴若熙,王庆军.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18-2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和预防策略。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腕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和肩袖损伤等三种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损伤机理,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注意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损伤知识的学习;重视训练活动的科学开展,切忌出现运动量过大或者是局部负担过重等问
中圖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为探讨广场舞锻炼对中年女性动脉硬化的影响,为中年女性选择适宜有效的运动健身项目提供依据,本文选取陕西省西安市45-59岁女性20名,无各种器质性疾病。得出结论:广场舞锻炼对降低中老年女性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中年女性的健身需求。  关键词 广场舞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在中国举重历史上,陈镜开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是挺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示中国力量是陆永挺举212公斤。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出我国运动员在挺举竞赛中,具备极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然而近几年青少年比賽挺举成功率低于抓举成功率。经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反映极为突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是当今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占高血压发病率的1/3。长期大量的药物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机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降低生活质量。通过一些有氧运动疗法和一些中医保健方案,来降低患者血压,同时也强身健体,提高了生活质量。运动治疗和中医保健作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搏击操与动感单车运动对女子瘦身的影响,搏击操训练比动感单车运动对力量的增长效果更好,但没有动感单车训练瘦身效果好。  关键词 搏击操 动感单车 女子瘦身 影响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梅河口市的两家健身会馆的20名年龄在27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推广,这项运动已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本文主要借鉴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常见肩袖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对随机抽取50名羽毛球初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羽毛球初学者肩袖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预防羽毛球初学者肩袖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 羽毛球 肩袖损伤 初学者  在大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目前,中小学肥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了解中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现状、成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减少青少年肥胖率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了解到影响中小学生肥胖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了相关的干预措施,希望对抑制中小学生肥胖状况,促进中小学生身心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随着羽毛球的大众化,业余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日益增多,导致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本论文针对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性质、原因及发生损伤的部位进行了钻研,继而进一步全面了解羽毛球这项运动。  关键词 业余 羽毛球 运动损伤  由于业余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自我保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为使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大赛中稳定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必须加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工作,从加强心理稳定性方面的训练开始,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赛前模拟工作、增强心理认同感,并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自信心。  关键词 心理训练 青少年 举重  运动员心理训练,就是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