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利民商店在一次开展促销活动时采取了这样的促销办法:某种奶粉每包售价20元,买4包送1包。星星幼儿园一次需要10包这样的奶粉,问每包便宜了多少元?
我在本班学生(四年级)测试后发现,大致有以下三种解法。第一种:20×10=200(元),10-2=8(包),20×8=160(元), 200-160=40(元),40÷10=4(元)。这种解法大约占50%,基本上属于中下等生。第二种:20×2÷10=4(元),这种解法大约占30%,大多是中上的学生,他们的思路是买10包少付2包钱,这2包钱就是便宜的,所以把20×2÷10得到的就是每包便宜多少元。第三种:20÷(4 1)=4(元),这种解法大约占10%,基本上是优生。他的思路是把需要的总数分组计算,即每5包分一组,(或者看做分两次买,每次都买4包送1包。)只要计算其中的一组,每包便宜多少元,那么总数平均每包也是便宜多少元。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所需要的总份数是4 1=5的倍数,它们每包便宜多少元都和5包一样。如果把题中的条件“需要10包”改为200包或者1555包等,解法同样可以用20÷(4 1)=4(元)。
本试题的特点:1.试题紧紧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了数学思维活动力,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2.本试题解法多样,学生基本上能解答出其中的一种,都能得分。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的是成功的乐趣。3.试题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试题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不仅让学生在体现自己创意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也得到充分体现。4.试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能从不同角度的思考,选择合适条件,做出合理解决问题办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在本班学生(四年级)测试后发现,大致有以下三种解法。第一种:20×10=200(元),10-2=8(包),20×8=160(元), 200-160=40(元),40÷10=4(元)。这种解法大约占50%,基本上属于中下等生。第二种:20×2÷10=4(元),这种解法大约占30%,大多是中上的学生,他们的思路是买10包少付2包钱,这2包钱就是便宜的,所以把20×2÷10得到的就是每包便宜多少元。第三种:20÷(4 1)=4(元),这种解法大约占10%,基本上是优生。他的思路是把需要的总数分组计算,即每5包分一组,(或者看做分两次买,每次都买4包送1包。)只要计算其中的一组,每包便宜多少元,那么总数平均每包也是便宜多少元。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所需要的总份数是4 1=5的倍数,它们每包便宜多少元都和5包一样。如果把题中的条件“需要10包”改为200包或者1555包等,解法同样可以用20÷(4 1)=4(元)。
本试题的特点:1.试题紧紧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了数学思维活动力,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2.本试题解法多样,学生基本上能解答出其中的一种,都能得分。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的是成功的乐趣。3.试题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试题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不仅让学生在体现自己创意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也得到充分体现。4.试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能从不同角度的思考,选择合适条件,做出合理解决问题办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