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教信仰下17世纪荷兰宗教画题材的衍变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尔文教影响下,17世纪荷兰宗教画与传统天主教绘画相比,在题材上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因为新教反对天主教的偶像崇拜活动,进而反对罗马教会用于崇拜的一切宗教艺术,因此,圣像题材衰落.其次,与天主教轻视《圣经》、抬高教会释经的权威性相对,新教认为《圣经》才是上帝所展示的真理,由此坚决捍卫《圣经》的唯一权威性.在此过程中,因为《旧约》与希伯来原典的关系密切,更得到了荷兰加尔文教的额外重视,再加之荷兰犹太教文化的存在,使得《旧约》故事在宗教画中十分流行.最后,荷兰加尔文教在共和国建立后,将很多天主教堂改造成新教教堂.在此过程中,宗教画出现了新题材——“教堂肖像画”和“文本绘画”,用以装饰新教教堂.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史事、观念与话语,对“渡黄河”这一主题图像的视觉呈现策略加以阐释并指出,在观念层面上,“渡黄河”背后镌刻着中华民族、人民大众和革命的价值观,它直接地与国族象
作者通过病案举例说明了针刺治疗月经期内分泌紊乱可收到满意疗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小生长在大巴山深处的紫阳,巴山汉水养育了我,爱山水,画山水,是自然而然的.幸运的是,我能够作为一名山水画家,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rn家乡的山水很亲切,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引发出一系列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论辩.与之针锋相对的意见有万青力的“无笔无墨等于零”、关山月的“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