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改革之我见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的这个文章题目虽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但请反思一下,今天的截拳道怎么能仍然停留在李小龙初创时的水平上呢?所以,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谈谈数年来研习截拳道和其它武道后的一些改革截拳道的观点。本文先叙述在训练体系和技术体系方面的改革意见。
  截拳道是一种无规则的综合性格斗术,以实战为出发点,精简、直接。而如果按原来的训练体系,截拳道已经很难超越自身,必须引入新的元素,同时找到新的市场热点,对截拳道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
  首先,技击训练应具备科学性、趣味性、时尚性和国际化的特色,泰拳、拳击、跆拳道等为何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呢?因为它们已经商业化,有太多的人关注它们,就会有优秀的人才涌进这个行业,研究相应的技术,水平自然越来越高。NBA为何能拥有篮球界的“梦之队”?当然也全赖于完善的商业运作。
  其次,人体在平常的运动能力背后还有相当的潜力,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就是在于开发与利用人体的潜力。但人体的潜力又是有限的,决非可以无穷无尽地索取。当人的潜力开发已接近或达到极限后,如果还要提高,随之而来的必将是身体的损伤和生命的崩溃。
  一些人找出无数理由为一些武术名家的英年早逝开脱,甚至不惜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说他们死于阴谋家的暗害。但事实上,他们真正的死因多是贪得无厌地向生命的绝对极限挑战,过早地耗尽了生命的能量。这就如同在一个灯盏内一次插入一大把灯芯,一下燃起熊熊大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燃尽了可以燃烧一夜的灯油,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油枯灯灭。一个人的武功已经足以证明自己的武学成就之后,就应该善待身体,珍惜生命。无休无止、超越极限地疯狂练功,绝对是一种盲目愚昧的自杀行为。认为功力可以无限度地增长和强度可以无止境地提高的观念是荒谬的,向极限挑战其实就是透支生命,所以说潜能必须合理开发,节约应用。
  这一点,笔者若引用李小龙的英年早逝,必定会引起争议,那大家就不妨看看现役的优秀运动员,哪个不是身体衰老速度超过实际年龄?既然这样,健身效果体现在哪里呢?
  笔者原来专修截拳道,训练量在业余级别中很大,打斗水平很高——在大学期间,曾在一分钟内打倒一名体重比我重10公斤并参加过专门拳击训练的好手;与同学的交手中也无败绩;体育成绩除长跑外,均达到满分。可是笔者当时的状况却很差——注意力不易集中,面色憔悴,精力不足,情绪不易控制,外表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而且自感练习截拳道到了极限,很难突破原有水平。随着训练量逐渐加大,健康程度反而下降。多种不良症状促使我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训练思想和方法。
  于是,笔者暂时忘却原有截拳道的所有内容,以虚无的心态潜心研究内家拳。数年后,整个人像脱胎换骨一般,体质有了明显改善,外表比实际年龄至少小了五岁。这时,我又反观截拳道,对其优劣有了一些认识,并有缘结识了一些内家拳的传人,交流探讨后,做出了一些改革。改革的大致思路如下:
  
  1.改变原有训练方法
  
  以截拳道为基础,站在时代的高度,有机吸取了多种武道以及现代时尚运动的技法、训练方法的优点,进一步提高截拳道训练效果,降低原传截拳道对人体损伤较大的西方式训练的比例——这是笔者自认为对截拳道研究做的最大创新和尝试,也是难度最大的革新环节。
  除保持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核心训练外,一般性的体能训练和基础训练可以全部用现代时尚运动代替,如乒乓球提高反应和敏捷性的效果良好,羽毛球可以提高腕力和大范围内迅速跑动的能力,网球对扭腰发力及全身发力作用显著……这样既有趣又高效,并能吸引史多的现代人参与,不会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首先要是一个现代人,然后才是一个武术人。而一些内家拳通过调整功架等细微动作,侧重于挖掘人体潜在能力,合理应用已有的体能。两者一为“博大”,一为“精深”,互为表里,我们要做的是住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支点。
  
  2.吸取现代搏击术优点
  
  截拳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其精髓在于不断创新。当它失去了不断吐故纳新的能力后,它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所以不仅要从原来的技击元素中继续汲取营养,还要从其它现代搏击术中学习,重构截拳道的哲学体系,要以截拳道的理念指导创新。
  笔者曾在一次街头突发事件中迎战3男1女,打伤2人,但赢得并不轻松,现在想来仍心有余悸,这事使笔者对自己技术体系的实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笔者在实践中将截拳道与意拳做了较大的结合,原因很简单,这两种武道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意拳“一法不立,无法不容”,均摒弃套路和固定招数。意拳认为要在瞬息万变的搏斗中取胜,靠的是本能,意拳的训练系统中,都以训练人体的本能感应为主线;截拳道也非常注重本能反应的锻炼。王芗斋先生倡导练习意拳时要“注意意志精神,内外一体,意动一致”,在练拳过程中始终强调精神的训练,如站桩时,要求想像两腿两足有把地球撕裂之势、自身高大无比等等;截拳道则要求练习者的心中始终都存在着“一位可怕的对手,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击倒他”、“当我面临对手时,我就会把自己当作冠军人物”的想法。但是,这两者又有很大不同。意拳在保持自身强大整体力量的独特优势下,不断学习现代搏击术直接、高效的优点。
  截拳道与内家拳结合的最困难之处在于劲力不同。意拳等内家拳使用的是整体力,而现代搏击用的是局部力。虽然截拳道的劲力较之一般海外搏击术已先进得多,但仍属于局部力的范畴。李小龙虽有“腰马合一”的原则,但这不过是最初级的整体力。而从局部力过渡到整体力,存在一个“换劲”的漫长过程——打散一个旧的发力体系,建立新的发力体系。意拳门人认为,需要十年,力始均整,而且,若没有高手亲自指点,基本上很难得其窍要。
  笔者在“换劲”的前一两年,路都不会走了,原来的一些本能动作都要重新学习。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将技击水平恢复到原来练习截拳道的水平——当然,突破后进步很快。
  所以,两者的结合不是简单地将意拳的拳劲移植到截拳道的动作中。二者在很多具体动作上是冲突的,比如意拳的直拳不许打直线,距离不够时,用步法来弥补。但有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步法再快也不可能快过出拳的速度,而且直线而出的直拳(其实就是刺拳)能起到打乱对方节奏的作用,在实战中颇为有效。
  又如,我一位武友——一位意拳传人认为全身齐动,速度是最快的,可以快过出拳踢腿的速度;而笔者认为,身体的移动不可能快过拳脚的速度。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带上拳套试验。
  对峙了一会儿,我看准一个空当,突然一个直拳击出,竟然打中了。这一刻,我们都愣了一下。后来,双方互有击中,论点数,我略占上风,但他拳劲很重,显然只用了几分力。要是我被击中了,肯定要倒地。
  另外,意拳的间架对低位踢击的防御较差。那位意拳传人指出,他老师身上不存在这个问题,老师只要一提起精神,整体贯通,身体像铁铸一般,一般踢击对他根本没有作用。但笔者提出,这种比较不合理,只有同级别之间的较量才能分出优劣。
  意拳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整体力应用于现代技击中,在高速运动中不丧失强大的整体力;而笔者的思路正好相反——如何在实用技术中融入整体力。虽然最后这两个思路会殊途同归,但至少在目前,双方还是各有侧重点——笔者更注重速度,“惟快不破”,目前重点要解决的是如何住保持速度的同时提高劲力,正如意拳讲究的“一力降十会”。这种情况颇类似乒乓球运动中的快攻和弧圈球,一个以快为主,一个以旋转见长,直到最后出现将两者完美结合的“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
  经过多年实践,笔者初步摸索出一套在保持技击水平稳定上升的同时,将局部力平稳过渡到整体力的方法,将逐步整理成文,供武友参考。
其他文献
山区学生的节俭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节俭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粮食,珍惜物品,懂得了珍惜物质性的东西,也就学会了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学会感恩父母、老
通过分析工程训练中心网站平台的建设目标,明确网站平台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并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高效可行的技术手段,设计出集教学与管理于一体的“工程
1928年,全国各地的武术家们为了开展武术活动.自发地进行联系,决定于次年秋季杭州的西子湖畔举行打擂大会,由浙江省国术馆负责筹备。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定名为浙江国术游艺大会,并和南京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同任名誉会长,由退职的北洋军人李景林任会长兼评判委员长,省民政厅长朱家骅、教育厅长陈布雷任副会长。大会另设顾问团,由军政委员钮永建、张群、程振钧三人组成。  1929年10月16日,大会正式开幕。全国报
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一项永久的工程。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供电企业应加强行风建设,搞好配网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传统运动,风格独特兼具有健身、自卫、表演、竞技、娱乐、怡情养性等功能,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士终生习练。从多方面的实践证明,太极拳不单是一项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离不开思考与质疑。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著名物理教育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的企业制度逐渐完善,建立健全成本约束机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企业的眼光逐渐由原来的只注重“增收”变为“增收与节支”并重。同时,随着国家税制的不断
在截拳道的功夫中,低位踢腿的入门非常重要。训练时,踢得高是很容易的,但在实际格斗中却是高不过腰部的,其实,快速出高腿更难一些,这种突然一击,很容易使自己受到攻击,失去平衡。
在复习课中,大多数教师贪多贪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情景变化繁多,问题缺乏针对性,以致学生的思维跳跃非常大,甚至无所适从,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变得不可控制和难以估测.为了避免学生思维
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的严峻,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比较高,给施工企业及其业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实行全面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