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学雷锋 故事各不同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澎湃3月,初因,为许每多年人的的3月心5中日总是会全出国现学些雷许锋纪念日。50年来,多少人的儿时记忆和热血情怀都与这个日子紧紧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自发帮助身边人
  陈平(56岁):1963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那时社会各个阶层都积极响应学雷锋的号召,到处都贴了学雷锋的标语口号。记得当时老师讲的雷锋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上、下学路上,我常留心有没有做好事的机会,如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别人推车等。那时候常做的好人好事还有每周到“五保户”家中帮助打扫房子,十几个同学常把人家并不宽敞的屋子塞得满满的……而且那时我们都是自发地去帮助身边的人的。
   20世纪70年代:人人争做活雷锋
  王浩(51岁):当年,学雷锋正开展得轰轰烈烈,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总会帮困难一点的人家;走在马路上,看见车子上坡马上跑过去帮忙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帮助别人已成了生活习惯。
   20世纪80年代:学雷锋开始形式化
  胡斌(37岁):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学习雷锋好榜样》和雷锋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去看雷锋的电影、上街扫垃圾、去“五保户”家中干活。记得读小学时,为了做好事,我甚至撬了自己家窗户的钉子,去修理班里坏了的木桌椅。第二天老师表扬时,心里觉得特别美。而且那时,可以学习的英雄人物很多,不仅学雷锋,还学赖宁、张海迪、中国女排等。
   20世纪90年代:雷锋3月来4月走
  刘文(31岁):上世纪90年代我上中学的时候,学雷锋对于我们来说算是“比较重要”的事。每年的3月份正好刚开学,所有的班级都会在这个时候出一次黑板报,挑选画画好的同学,把雷锋叔叔那个经典的大头像画上去,旁边再配点语录、诗词什么的。不过到了4月,几乎就很少有学雷锋的声音了。
   21世纪:学雷锋变成志愿服务
  王雷(17岁):可能很多人认为,大多数90后没有太多帮助他人的概念,但我们这一代也是在学雷锋的氛围中长大的。虽然我没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什么学雷锋活动,但我们走在路上也会看看有没有需要过马路的老爷爷老奶奶,或者是盯着路面看有没有什么人丢失了物品。
  刘烨(30岁):我觉得现在并不是“雷锋叔叔3月来4月走”,而是全社会把“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激情演化为了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志愿行动。有许多志愿者资助贫困学生,为贫困家庭和流浪者送衣服、食品,他们赋予了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
  2000年代的偶像
  有人说这是一个偶像缺失的年代。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这样的现状,使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感叹今天精神的平庸化和偶像的缺失。似乎化崇拜为力量努力进取的日子,都随着昔日的偶像一去不复返了。
  


  

其他文献
世界各地面临着贫穷、经济发展不平等、流行病、环境变化和保健服务不发达等问题,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被广泛重视。相对较新的公益创业为解决世界上最苛刻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潜在的有效创新的解决办法。公益创业和公益企业的理念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出现的趋势。是什么促使个人打算为公益创业?本文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来研究个人从事社会公益创业的影响因素和现状。本文试图研究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与个体公益创业意向的关系,以及网络中心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本文试图通过第二个研究来探讨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
我国的产业升级需要购并,世界经济现状提供了并购良机。那么,应该收购什么?如何收购?  收购的对象不应是普通商品,而是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企业并购的“购”字拆开来看,左边是一个宝贝的“贝”字,右边的“勾”字有拿来之意,放到一起就是拿到一个宝贝的意思,所以,归根到底,收购的对象并不是普通的一般商品,而是有着投资价值,可以为收购者带来后续经济利益的一种宝贝,这种宝贝在当今市场主要指的就是一些成长性与盈利
期刊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经济总量已处世界第二,我们的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正在同步推进,感动中国的良人义举不断涌现,但同时正处在矛盾凸显期,“小悦悦事件”折射出我们社会中一部分成员人心冷漠、良知淡薄的一面。  因此,我们更加怀念雷锋、崇敬雷锋、呼唤雷锋。  雷锋——一个永远的精神标杆。这个好人已经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但又好像一天都不曾远去。这首先得益于领袖的推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响
期刊
编者按:本文为郎咸平和杨瑞辉合著的新书《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前言。  与马克思的渊源  我对马克思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实我从大学就开始慢慢接触马克思理论,可是由于水平有限,一直无法领略其思想的本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修了一门一位德国教授Alois Wenig开的资本理论(Capital Theory)课程,我很震惊地发现这位教授竟然用多变量微积分解释《资本论》,而且Wenig教授
期刊
2012年,欧债危机有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国股市会有很好的发展。  在短期看来,欧洲各国首脑能否达成共识和短期救济资金能否到位,将成为欧债危机能否找到解决途径的关键。而从中长期来看,因德语区国家如德国、瑞士、荷兰的经济稳步增长,将会带动整个欧洲走出欧债危机的阴影,并且有望在2012年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美国方面,因其经济政策等问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有可能在未来的四到五年里,美国经济仍然
期刊
我最震近撼被,一完组成名这为些《杰情作书的》是的一系个列叫油刘画义刚的艺术家。画作描绘了四段不朽的爱情:包括《阿瓦尼的雪》乔布斯,《红玫瑰》张爱玲,《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和《橄榄树》三毛。  在一个找到真爱比遭雷劈概率都低的年代,爱情在画布上完成了神奇的复活,超越了世俗的婚姻乃至生死。  挚爱  这份动人情感属于一个不世出的商业巨子。  他走了。他留下的一切至今仍在影响这个世界。  这个叫乔布斯
期刊
建国造后力涌度现最大的、诸持多续道时德间楷最模长中的,。“1雷94锋9年”到无2疑0是07得年到的官《方人民塑日报》里,“雷锋”在所有文章的标题中共出现了1182次,超过“孔繁森”72次,是“王进喜”、“罗盛教”和“赖宁”的40多倍。当后几位的光芒都随时代的远去而淡化时,“雷锋”仍是党和国家在漫长岁月中坚持至今的道德符号。  不过,在官方语境里,它并非一成不变的。  革命时代的“雷锋”  1963
期刊
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经济市场化改革,而不是更多的货币。否则,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蚂蚁搬家,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而后从资产变成中国的负债。  中国是否需要刺激经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答案,是。笔者的答案,不。  2月6日,IMF发表《中国经济展望》的报告,表示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应将全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设为2%,而不是像原计划的那样设法减少赤字。如果欧洲问题比预
期刊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一、逃亡者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继续说,据传,盛宣怀逃入了美国使馆,随后在10名外国士兵的护送下前往天津。但在该报向美国使
期刊
在去过年一3位月退5休日的的老学雷人,锋就纪念像日我们,我看拜到访过的很多好人故事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被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跟我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一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