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曲不离口 治病又益寿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年近古稀,1996年退休时,因为不甘寂寞,整天想入非非,天长日久,思维出现了怪异,老是在一些琐事上纠缠不休,一旦想不明白,便心急火燎,夜间常失眠,精神恍惚。去医院就诊,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医生说得此病有两种疗法,即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即服用氯丙崃嗪和多虑平,但药物使用时间长了,除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还会造成便秘,口干、身上有怪味等不良后果。心理疏导,医生说有听其自然法,思维转移法,避开刺激法等。就这样,我开始了治疗。结果我染病8年,药吃了一大堆,上面的各招常用不懈,但一遇刺激,强迫性思维还是会立即在脑内出现!让人苦不堪言!
  忽一日在杂志上看到张学良将军日常喜爱哼小曲,精力充沛,其乐融融,一下子打动了我。我想,我的腹内老曲新调万千首,为什么整天精神委顿而唇齿不启呢?细细一琢磨,唱歌的确太有好处,其一,转移思维方向。歌声在口内一响,脑子便去想歌词了,强迫性思维即被抑制。其二,优美旋律飘荡出口,人便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其三,改善和加强心肺功能。身处空旷无人处,可尽情高歌,从而使心律加快、扩大肺活量。
  我由于长年坚持小曲不离口,再结合少量用药,脑内强迫性思维日趋缓解,有时受刺激,脑内出现强迫性思维,也能在短时间内“自生自灭”。更感到欣喜的是,我整个人也变得有精神了。
  有人说,退休后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此言不虚!这第二个“春天”,并不是在人们面前实物性地展示出春暖和花开,老有所为(切不可好高骛远,要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老有所乐,正是这:“春天”里的一道美丽风景!而心坎上的浓浓“春意”,得靠人们自己来营造,那经久缭绕的歌声,不就是明媚春日里快乐鸟儿的婉转啼鸣嘛!
  
  (编辑 王建国)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人们的健康体检的日益紧密结合,以及人们的体检相关数据信息高科技的融合,过去的服务单一治疗模式将有可能转变为“预防-治疗-维护”一体化的现代信息
近十年来,中国珠宝市场日益繁荣,珠宝交易规模迅猛增长,珠宝企业对珠宝首饰质押贷款和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总结了目前几种珠宝首饰质押或融资的模式,从珠宝评估的角度
曾几何时,在长沙甚至在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各种概念满天飞,各种“耗子”满地跑,各种花园随处开,各种风情随便洒……没有主题、没有灵魂的建筑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没有艺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