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徽州民居的文化影响研究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社会学的理论视域,结合国内有关徽州民居文化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徽州民居丰富的文化意涵,并进一步思考徽州民居的文化影响要素,以期在社会学的学科意义上深度挖掘民居文化的本质,提升徽州民居的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徽州民居;文化意涵;影响力
  徽州民居是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徽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蕴含着古徽州地区人民的生活哲学,无论从其外部建筑景观还是历史内涵来看,都包含着深刻的研究意义,具备地理意义和人文内涵的双重意涵。古徽州地区颇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家户相连,共同营造出一幅人民自得其乐,共享生活轨迹的徽州山水画。本研究基于此,首先关注到宏观的徽州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再观细节,运用社会学家齐美尔、布迪厄相关的文化理论,进一步探究徽州民居中所產生的文化影响。
  1 纵观徽州文化
  人类正经历着一场现代化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为世界带来了提升劳动效率的机器与科技,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同样面临着从自然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型。古时人们观望山水地理,运用阴阳五行,择取理想的聚落地点,而随着旧制度的彻底解体,相对闭塞隔绝的传统徽州聚落也随之出现了变革。正如贾芳芳在其论文中所论说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状况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比如推动云平台建设、开发数字文化产品等[1]。站在当代的视角下,我们博古通今,纵观徽文化的发展历史。徽文化附着中国历史脉络而生生不息,古时吴越文化和楚文化交织着构成徽文化衍生的土壤,徽州地区接纳了大量的迁移人口,也正是因为这些来源多样的移民(如中原移民)为徽州地区带来了发展的生机,儒释道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产生了众多具备卓越才能的学者、思想家,以及名扬内外的徽商,新安文化由此生成[2]。徽州民居文化包含众多维度的形态,不仅有民居外观所呈现出的宗祠庙堂、门楼石牌,还表现在每一处建筑细节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深刻寓意。
  2 徽州民居的社会学意涵
  民居在自然区位与人文区位因素的双重考虑下选址并修建,民居建筑为徽州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安生立命、繁衍生息的净土,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赋予其全新的意义。构造民居的主体是生活于其间的人,即社会学家齐美尔理论中的行动者创造、吸收、控制客观文化的过程,这种不断根据需求创造的能力可以被辨析为个体(主观)文化,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客观文化,文化要素不断的具有独立性的精神动力,从而产生“超越性的创造能力”[3]。徽州民居从生存功能的承担者,逐渐在不同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成为了融入了更多理念寓意的生命体,对生活于其间的创造者形成了感知的反作用。具体表现为徽州民居外观建筑上的马头墙,因其外观似“马头”,被人们赋予了“五岳朝天”的崇敬之意,以及象征着宗族的勃勃生机。“漏天之井”构筑于民居厅堂内部,由保证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的实际作用,扩充到“四水归堂”的美好寓意。
  具有独立生命的客观文化在创造之后,对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不断形成交互的感知作用,巩固人们对于共享的地域文化的理解,为代代徽民的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实体。与此同时,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之间通过互动构建起了持久的社会网络,产生了社会学家布迪厄所提出的交叠的社会资本。徽州民居的存在以符号的形式构筑起了集体性的资本,资本之间可以完成相互转化,给予共同生活地域的人们以社会支持。人们在民居文化的指引下开展特色社区文化的传承活动,复兴传统庙会活动,致力于提高人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提升徽州民居独特的文化影响力。
  3 再观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是古时徽州地区人们所创造出的物质实体,在历史的作用下不断被赋予现代性的因素,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历久弥新。古徽人将民居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天然媒介,充满着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尊重,而今的徽州民居为了迎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用坚固牢靠的建筑材料取代陈旧的木质材料,民居内部的空间设计融合了现代商品房的特征,徽州民居的代表性地域将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作为旅游景区开放,大力发展民居旅游产业。这是现代化模式下带来的必然结果,徽州民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活力,旅游经济的开发或许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传承手段,但我们更应当加以关注的是在人们对民族的文脉记忆愈加模糊的前提下[4],如何提升徽州民居对人们的文化影响力。
  齐美尔在辨析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的同时,提出了一种“文化悲剧”的理论。在我们使用旅游经济的方式发展徽州民居的同时,也应当反思,民居是否已经脱离了其最初的文化意涵,而仅仅被当作经济效益的再生产者。当先人出于生存需求创造出民居后,民居作为物质实体,逐渐成为了生存于其间的人们的凝聚力量,形成了文化的感知力,客观文化由此发挥了积极正向的功能,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应当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挖掘,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民居文化代代相传,从而提升徽州文化的影响力。
  我们应当在徽州民居被赋予全新意义的当下,反思其真正的文化意蕴,发挥徽州民居真正的文化影响力,如此才能避免走向齐美尔理论中的“文化悲剧”。
  本项目由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201810742018
  参考文献
  [1]贾芳芳.大数据时代徽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01):72-76.
  [2]宣晶 文汇报记者.多维度解码徽文化[N].安徽日报,2019-04-19(010).
  [3]George Ritzer,Sociological Theory,McGraw-Hill Inc.,1992.
  [4]沈怡奇,解丽君.论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J].美与时代(上),2018(09):37-39.
其他文献
距离榆林市大约150千米的陕北龙州丹霞地貌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事实上,丹霞地貌以红崖为特征,主要由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不断演化而成。在陕北,从北部到南部不断演变,形成了具有干旱区到半干旱区,再到半湿润过渡的多种类型的丹霞地貌特征,景观独特,美不胜收。陕北靖边龙洲丹霞是发育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景观,它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中部,形成了黄土和沙漠的过渡地带,也是蒙汉农牧的边界
期刊
自古代文明发展以来,人们生活、聚集之地多在河流沿岸附近。人民聚居的地方,也是文明发展的最初之地。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黄河起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最终在山东省汇入渤海。全长约5400多公里,流域面积更是十分广泛。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长河,并且支流众多。在地图上看黄河就像一个大大汉字"几",养育着中华子女,所以又被称作中国的"母亲河"。
期刊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女娲是一位抟土造人的伟大神灵,她利用黄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类,并且创造了人类社会,建立了婚姻制度,后来,世间天塌地陷,女娲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传说中的女娲一日中七十变化,是抟土造人的女神,她开世造物,被称为大地之母,其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长久崇拜,成为华夏民族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其人物和历史传说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被赋予了
期刊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中国境内的区域主要位于西藏林芝地区,主体在墨脱县,是当前世界上所发现最深的峡谷,据国家测绘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可深达六千多米,整个峡谷总长度可达到五百多千米,平均深度为两千两百多米。如此看来,曾经被认为“世界之最”的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据说深度达八百八十米,其总长度为四百千米,都比不过雅鲁藏布大峡谷所收集到的有关“世界之最”的科学数据。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期刊
河流是地球的血液,是地球的根本,也是人类的根本,地球存活了46亿年以来,河流作为地球上存活最长的生命,为人类创造了不可泯灭的辉煌,人类和自热的磨合就是不断的从屈服、征服、创造、认识到和平相处递接的过程。河流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不单单是两个字,一个词,而是一段全新的孕育。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的角度,河流都是拥有世界上最绵长的生命,河流作为一种生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
期刊
保定涞水县野三坡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坡内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又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人文历史,是我国国家级5A级景区。  野三坡景区内的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到达了95%。野三坡景区的景点非常多,除了百里峡景区以外还有拒马河景区等,在野三坡景区不仅有绝美的自然景观,其独特的人文历史以及野三坡民族园都吸引着游客。野三坡是抗日时期重要的根据地,现在
期刊
莱州湾,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名字,在这里,有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岛,在小岛的四周,波涛汹涌的海水肆意激荡着层层的浪花,滋养着这座小岛上的一切,小岛上的种子开花、发芽、成长,最终长成片片绿茵,成为这片海域上美丽的一方存在,这个仙境般的小岛,就是芙蓉岛,又叫蜉蝣岛,是莱州著名的八景之一,莱州湾也因此而闻名。关于芙蓉岛,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之前的一天,铁拐李与海神娘娘下棋,接连输了两盘,
期刊
走入陕西省铜川市陈炉古镇,随处都能够充分感受到陶瓷在其中留下的印记,随处可见的瓷片路、罐罐墙无不展现着瓷器之于这个地方的意義,瓷器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了陈炉人的生活当中。  英文当中的“瓷器”和“中国”为同一个词,这就能够充分说明,瓷器在中华文化当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瓷窑众多,窑系发达,而宋代之后唯一还在制瓷的耀州窑系旁支一一陈炉古镇,其窑火已经燃烧了1400余年,创造出了一个地方炉火不断、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工业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环境监测从而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了保护环境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更为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更符合现代社会保护环境的策略,这些年来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进行的研究从多方面反映出了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而通过这些评价和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来看,环境监测和环保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决策与管理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郫都区青杠树村”,找寻阻碍水乡发展的因素,以水资源利用和业态升级的角度去探讨水乡古镇旅游发展中的阻碍和新模式,为水乡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水乡旅游;郫都区青杠树村;发展阻碍及新模式  1 青杠树村概况  1.1客观条件  1.1.1自然条件  青杠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徐堰河与柏条河两河之间,村子三面环水。柏条河、徐堰河在此交汇,成为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