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监护人违反“送学义务”的法律治理

来源 :天府新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护人依法履行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送学义务”,是控辍保学工作得以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由于立法所设定的监护人违反“送学义务”的法律后果缺乏实际拘束力,执法机关在行政督促复学工作中往往面临实践上的困境。而现实中执法机关针对违法监护人所采取的“行政型”或“司法型”的后续治理方式,均因超越现行法律的期待而潜藏着法治风险。在依法治理监护人违反“送学义务”的路径选择问题上,既已提出的两种法律治理方案即在实体上增加法律责任规定和程序上设立教育公益诉讼制度均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事实上,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监护人违
其他文献
<正>本研究在既往神经内科传统的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基础上,采用神经功能重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红外线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只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做中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是基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强调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做数学”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实践
目的建立新的微流体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头发中11种苯二氮卓类安眠镇静药物(劳拉西泮、氯硝西泮、溴西泮、氟硝西泮、阿普唑仑、替马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地西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