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的由来

来源 :躬耕·文化精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o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戌、亥十二个时辰。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對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其他文献
语篇中的同义形式,既有语言性质的,也有言语性质的;有多种类型,词句反复和同义词等是狭义的,广义的则有多种,如:篇章中的指同手段之间,由换言连接成分、解释连接成分等篇章中的连接成
据《北京晨报》7月10日报道,120救护车在运送伤者去医院的途中舍近求远,结果导致伤者途中死亡。为此,死者家属将120救护车的所属单位昌平区医院告上法庭,索赔60余万元。记者昨日
以“世俗化、去宗教化”为总体特征的、正在生成中的西方现代性文化语境划定了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建构的限度及可能性空间。在现代性进程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学范式”、“知识型
2004年11月11—12日,中国雕塑协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室主任王中先生一行应我校美术系邀请来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