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ao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世哲幼儿园地处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间美术文化,这些都是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实施丰富多样的美术教学,成为我们关注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挖掘丰富的美术资源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农村随处可见的自然物具有直观性、可取性和神秘性,这些自然材料能给幼儿充足的创造空间,我经常和幼儿拎着小篓子来到野外采集自然物。如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子;千姿百态的树叶、五颜六色的野花,大小不一的松果,长短不一的树枝,颜色不一的苍耳;竹、木、花、草、沙、石、泥、水等,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自然物,是极好的美术创作材料和内容。此外,幼儿在走进大自然中,还能体验到收集的乐趣,开阔了视野,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关注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二、让自然物走进幼儿园,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多彩的素材
  
  把幼儿收集来的自然物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幼儿针对“如何利用自然物进行美术创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中幼儿创作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由此,我指导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创作活动,如在装饰活动中,将各种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稻草杆等通过贴贴、画画、剪剪等形式,做成漂亮的围巾、衣服、小包等;将各种形状的叶子制作成书签、标本或挑选叶脉较明显的叶子进行涂色、印染、拼贴练习;将萝卜、土豆、红薯、黄瓜等装饰成各种小动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活动室;用采摘来的麦杆当成吸管进行吹画或拼图活动;在竹筒上进行绘画或用毛线、色纸把竹筒当成花瓶进行装饰,再把采摘来的野花野草插上去;用竹片做成了风筝、编成了竹画,用贝壳、螺丝、树枝、树叶、花瓣装饰成了盆景,用果冻壳、瓶盖做成了风铃;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泥土捏、捶、筛成各色的“糕点”从中探索泥土的奥秘。
  自然材料具有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可塑性强和经济实惠的特点,便于收集和整理,幼儿对这些自然材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只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材料很好地运用到美术活动中来,取得的教育效果将会是非常明显的。
  
  三、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园,使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美丽,它强烈、率直、质朴、纯真的特性与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引导幼儿欣赏民间美术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力,还可以激发幼儿从小热爱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的情感。永春纸织画是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为了让幼儿对其有所了解,我组织他们到纸织画画坊实地参观,请制作师傅讲解制作纸织画的材料及方法,并有意识地把有关内容录制下来。回园后和幼儿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使欣赏活动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中,孩子们对精湛的手工艺术赞叹不已,从中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之美,对纸织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孩子们收集了各种有着精美图案的旧挂历或自己在纸上画出了漂亮的图案,开始了细心、有趣的编织活动,在孩子们的努力下,一幅幅美丽的纸织产生了。
  漆篮是远销海内外的民间艺术品。我把漆篮带到幼儿园来,布置在活动室周围,既美化了幼儿园环境,又为幼儿的欣赏提供了素材。接着,我指导幼儿在簸箕上、竹筛上、竹筒上尝试着进行装饰练习,孩子们在欣赏、装饰过程中慢慢感受到了民间美术的魅力,在来自生活源泉的美术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从而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是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向。
  
  (责编 韦春艳)
其他文献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有效缓解城市雨水洪涝现象。为科学有效地评价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绩效水平,构建了包括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建设制度及执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非政府组织的大量涌现是一种必然的现象。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作用,与统战工作职能有相一致的地方。要进一步深化对非政府组织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是菊科(Asteraceae)菊属重要的野生资源。目前,关于菊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倍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速分裂行为和染色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虚拟学习社区已经成为人们每天的消费品,社区成员不断的壮大,社区类型不断丰富,然而,在这些看似有序快速发展现象的背后,由于现有虚拟学习社区环
前几年,桂林成立了一所少年军校,我们这里有几位学生到那里就读。刚开始他们对那里的学习生活很不习惯。白天吃不下大锅饭,晚上睡不着觉,走夜路常摔跤……有位学生不到两个月就瘦了十来斤。学生经受不了这样的磨炼,家长也非常心疼,读完一个学期,家长就把他接走了,从此结束了军校生活。  这则小小的故事让我陷入深思:新时期,我们教师该如何去教育和培养学生,才能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健康成长?对此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