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51例报告)

来源 :陕西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与方法,提高对本病合理的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导管造影检查的敏感性为74.5%(38/51);定位准确率为98%(50/51).通过美蓝法手术切除病灶,安全,准确,彻底.切口应用简易细引流管后,无一皮下积液与血肿,愈合良好.结论导管造影仍是目前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较可靠的方法;确诊患者均应手术治疗,应用简易细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血性溢液患者均应警惕癌变的可能.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目的分析双原发癌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双原发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病人的0.24%,男女之比为1:1.09 ,发病年龄集中在40~6
Transient magnetic circuit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power loss in winding and shading coi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process in AC cont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of weights and control points of two parametrically and geometrically coincident rational B&#233;zier o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转移性肝瘤,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Gy时,90%的等剂量面包绕PTV;每次剂量8
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MP1)是重要的致瘤蛋白,一直以来是病毒致瘤机制的研究核心.LMP1可以激活多种因子和蛋白酶以维持细胞的生命,其中核因子-κB在LMP1的作用机制中占主
目的 获取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晚期表达基因L1,为HPV感染的检测和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宫颈癌组织标本,设计一对L1基因特异引物,用PCR方法从宫颈癌组织中获得L1基因片段,构
病史患者,女,43岁,已婚.11月前右侧乳腺无诱因进行性增大,8月前经历丧夫生活事件后增长加速,2月前开始有胀痛感,涉及肩背部,曾行各类理疗(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及抗炎治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