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中职语文自己的天空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交流,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笔者的课堂上已实践了一段时间。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收获。
  关键词: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课改
  一、晾晒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教学成果
  1.学生变活跃了,语文课活了
  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都得到极大增强,参与面扩大,部分胆小的学生由敢于面对组内成员到能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自信心增强。那些以前不愿学习的学生能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大小两个展示环节中锻炼了自己。笔者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一些细节的指导,比如大小展示时,在坐姿、站姿、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等方面做一定的规范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学会倾听,回答问题的声音变得洪亮,在讲台上的站姿不再扭扭捏捏,在黑板上的字也不再像豆芽菜。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整体素质都得到增强。
  2.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结就能解决问题、攻克难关,团结就可以不扣除小组分数。在组长的管理下,在组员的互相监督下,各个小组成员的自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在交往中强烈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以前在令人头疼的作文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以写不出为由而交白卷。现在,为不给小组丢分,或请教教师,或请教同学,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写作任务。
  3.教学相长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特别是任课教师更愿意走进小组、走近学生,尤其是在大小展示过程中,教师不仅走进小组进行零距离的指导,更是小组中的一员,参与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此,教师能直接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为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依据,也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二、重审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自身特征
  1.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据专家研究,自1997年开始,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师就持不看好态度。其实如今中职语文教师仍处于尴尬境地。据浙江省中职调研组在2012年对杭州地区中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5%的学生认为语文成绩与语文教师没有什么关系。面临专家、家长不认可与学生不承认的尴尬境地,中职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就在众招迭出之时,在笔者所任教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关注并付诸实践。时下,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给笔者所任教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较大活力,带来了可喜变化。但自实践以来,笔者也发现在目前的课堂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难题。一群文化基础较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中职生,每天面临晚自修下发的各科导学案,在每节课千篇一律的六七个环节的调制下,出现了学习疲惫感,甚至有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动力,以致很多学生导学案上的答案是复制而成的。课堂上的部分讨论流于形式,有学生完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些小组内负责的展示题要么只限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要么像烫手的山芋没人愿意接。
  2.中职语文自身特征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针对以上设定的课程任务,有以下几点实施建议。
  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用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是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是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但同时也应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或成果,养成不要轻率否定他人的严谨作风,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五是努力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就中职语文教学特征,钱理群先生说得更加透彻:“中学语文就是为学生打下一生精神的底子。”拥有以上认识,再结合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笔者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中职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早一步进入社会。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兼顾学生一生的发展。
  三、初探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1.导学案的编写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之初,为节省时间与精力,更想为教师之间搭建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就以备课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导学案的编写。虽然不断强调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做到两个“熟悉”,即充分熟悉学生、熟悉教材,在导学案中针对每篇文本的特点,不仅要链接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点,更要能创设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进行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只熟悉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特点而无法顾及他班学生的语文基础与接受能力,因此,如果在走进课堂后仍然使用统一而不做任何修改的导学案,就会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导学案过于简单、基础薄弱的学生觉得导学案太难而无从下手的现象,不仅影响知识点的渗透,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
  针对如何编写实用且有效的导学案,笔者认为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情、根据文本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明确可教区。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决定怎样教。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得先明确《项链》是一篇小说,小说究竟教什么?是不是仅仅限于常规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梳理?笔者经过几次的观摩课发现,若是一成不变地按照常规去教学,不仅使一张导学案无法容纳如此多的内容,更是让师生觉得每一要素的教学都是浅尝辄止,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一旦形成课堂常规化套路,就直接发生了学生思维的短路现象。不断尝试,笔者觉得重要的是关注文本本身的特征。小说除了三要素之外,最基本的特点是虚构真实。传统小说教授故事,师生共赏来自生活的虚构故事;现代小说教授叙述,包括叙述视角、叙述人物、叙述方式等等,师生共享虚构的精彩。当然,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还应有立于文本之上的视野:第一,教学设计中有自己的高度与全局观;第二,要保持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如教学文艺随笔时,应分三个步骤进行:作者的观点、“我”如何看作者的观点、“我”对作者观点的观点。教师还要真正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即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走近学生时是否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对学情的调查显得异常重要,特别包括学生的兴趣点、盲点。在资源共享的平台上,带着如此丰厚的思维进行修改的导学案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做好扎实的预习工作。   2.对语文课堂各个环节的定位
  综观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笔者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应充当引领者,而且是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指导和提示,不能完全放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笔者发现在第一次上交的导学案上面,虽然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导学案内容,但是部分学生只完成字词方面的基础题,对于“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的问题,学生要么不能静心读文本而不能概括,要么写几个概括性很强的词,如用“善良”“伟大”等词应付。所以在这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题完成之前,中职语文教师应做文本朗读指导和解题提示。读是语文教学培养的能力之一,在预习与做导学案时,都应安排时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方式的深度的阅读。
  另外,就现在课堂固定的环节来看,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按照此流程。因为中职语文具有自身特征,若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需要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或竞赛,即可以肢解某一个环节,而在有限的一堂课里不可能所有环节面面俱到。
  同时,在大小展示环节中,鉴于中职生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得以自己的见解为基础,哪怕是很粗浅的认识,否则讨论是空洞的。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语文教师还要善于抓住讨论的契机,要走进每个小组,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其中,或进行必要的指导,做到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燎原之势,并且落实真正需要的讨论要力求透彻到位、没有必要的讨论坚决摒弃的思想。同样,上台展示时,也不是每道题都有书写的必要。因为“说”也是语文教学培养的重要能力,还可节省有限的教学时间。
  3.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虽然学校在每周、每月、每学期都会落实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奖励制度,但就中职语文课堂而言,也应把对学生的评价细化,学生基础不同,取得的进步也不同。如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朗读文本很深情、书写工整美观、对文本见解有新意等等方面的现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立即以此为缘由把加分落实,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强化组内凝聚力,更能时刻彰显中职语文的特色,更可翔实诠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内涵。
  综上所述,随着小组合作教学不断深入,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只有真正激活了学生内心的言语冲动,课堂各项活动才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教学过程。在众多专家的关注与指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中,笔者期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笔者更有信心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一)  怎么会呢?怎么会在黑夜认真地看完了一个女孩子QQ空间里所有的日志?关上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略带伤感的词句跳动,跟随着她从青海到北京,从宁夏到湖北,仿佛她走过那么远的风景里总有自己的影子。  她的声音在她并不知晓的情况下让我听了一遍又一遍,干净得让我心疼,温柔得让我怜悯。为了想再听听她现实里的声音,我鼓起勇气打电话给她,也就是在她轻轻问候的刹那,我的紧张转换成了如流水击打
大多数人写微博只是为了开心好玩,可如今却有一些“玩家”拿微博做起了生意。不信,打开网页随便一搜,类似的信息保准让你眼花缭乱。比如这位博主就为自己的微博广告开出了不菲的价格:粉丝数近50万,报价1500元/条;粉丝数近30万,报价1000元/条;粉丝数10~30万,报价500~800元/条。“粉丝”众多的草根博主,仅仅依靠发布广告,每月收入就能达到上万元。近日,一位名叫“爱淘”的网友报料,称利用微博
一位老乞丐,走得非常累了。到了一户人家门口,他想讨碗水喝。孩子进屋去倒水,主人说:“倒杯热水吧。”看那乞丐一头花白的头发,主人于是再说:“大过年的,给他加点茶叶。”孩子便加了茶叶,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到老乞丐的手中。  老乞丐捧着那杯茶,慢慢地喝着。喝完了,他从怀里取出一个苹果,放在孩子的手上。说:“我刚吃过饭,苹果我也咬不动,送给你。”孩子不要,跑进屋里去了。乞丐仍然拿着苹果站在屋外,等着孩子出
大一女生穿运动鞋走路小心翼翼,像猫步向下落;  研一女生穿高跟鞋走路大刀阔斧,像菜刀向下剁。  大一女生花季少女、花容月貌;  研一女生花枝招展、花里胡哨。  大一女生经常会想家;   研一女生也会想家,但想得更多的是有个自己的家。  大一女生经常会对着镜子抱怨:又冒出一个痘痘;   研一女生经常会对着镜子烦恼:又多了一条眼角纹。   大一女生和男朋友走路手牵着手,像两个小朋友;   研一女生和男
兰  兰是我的童年。它与我的名字有关。  乳名是奶奶取的,最后一个字是“兰”,奶奶的初衷也许并非此“兰”。这只是我自己的定义。长辈们为了表示亲昵,或只不过是为了方便简单,都只叫我最后一个字:“兰。”  爷爷喜欢侍弄花草,但种的多是菊花,偶尔会夹带几盆并不名贵的兰。可能正是名字的原因。我总觉得自己和这叶茂花稀的植物冥冥之中有着某种关联。  爷爷是个农民,却酷爱花草和书籍。夜深人静,窗台上的花放着暗香
我在新加坡生活的时候,喜欢品尝当地的民族风味食品,其中有一道美食最令我难忘,那就是我爱吃的红辣螃蟹。在新加坡的餐桌上,你会发现很多可口的菜肴中都有螃蟹的踪影。螃蟹是一种奇特的生物,它的整个生命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一直在改变中。螃蟹没有与生俱来的唯一盔甲,当小螃蟹稍稍长大一些后,就会从坚硬的壳中爬出来,在肉体外面重新长一个新壳。  对一只螃蟹来说,在它的一生中,只有勇敢地连续几次脱壳而出,才能够生存下去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在节目《看见》中,专访了世界知名导演卡梅隆。在这次专访中,卡梅隆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拍摄电影《泰坦尼克号》时的两个细节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时,有一位对天文学颇有研究的观众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杰克躺在甲板上看星空,这个镜头有误。因为这位热心观众仔细研究过,1912年4月的那天晚上,星空并不是电影中所呈现的样子。卡梅隆收到
圣菲利浦是16世纪深受大家爱戴的罗马神父。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追随他。  一天,一位少女轻轻地走到圣菲利浦跟前,倾诉自己的烦恼。这个姑娘其实心地并不坏,长得也很可爱,可是她经常说三道四,讲一些无聊的闲话。她的缺点,伤害了许多人,甚至包括最好的朋友。“神父,请您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呢?”她十分痛苦地问道。  圣菲利浦耐心地听完,然后温和地说道:“你不应该总是议论别人的缺点。此时此刻,我非常明白你
某天,在美国国会山附近的第二大道的角落里,忽然多出一位流浪汉。他穿着笨重的棉袄,顶着一头银发,身边放着一个4英尺高、16英尺长的行李,一眼看上去,和其他的流浪汉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流浪汉有一张迷人的笑脸,他会和每一个路过的人微笑打招呼,大声说:“先生,早上好!”、“你好,女士,孩子们都好吗?”还会热情地递上一张名片。名片样式很简单,上面写着他的职业和姓名,以及博客的网址。
一  炎夏朋友到我家,竟发现阳台上花草葱茏,忍不住夸赞:没想到懒人的花也会养这么好。得意窃笑之余,心里自然知道怎么回事:盛夏的空调机每日的出水就能接满两个大油壶,顺手拎过来浇花还能不生机盎然啊?又避免了路人被水滴湿。所以,我家花草夏季尤盛。朋友一定以为是我肩挑手提辛勤浇灌呢。当然,为了享受着难得的赞誉,我可不想泄密。    二  曾经教过一个孩子,虽然顽皮但能接受教导的那种。他在上课迟到上一度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