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阿联酋工作已逾半年,面对陌生的环境,为了把业务做起来,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甚至走了许多的弯路。现把我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供读者参考。
千方百计打开蜂产品在阿市场
我刚到阿联酋,人生地不熟,对装修的材料又不太懂,特别是对装修材料的英语也不太会说,龙城的许多设施还没完备,电源也没接上,在一片黑暗中和外国人讨价还价,当时中国人到龙城的很少,装修材料和办公设备全部由外国人在经营,价格也被他们垄断,所以为了节省开支,我采取了简易装修的方式,共花了550DHS装修了店面,尽管简易,但公司的形象还是要注重的,所以在店内挂了从国内带来的公司名号,在玻璃墙上贴了一些产品介绍等,以后相继购置了办公桌椅和冰箱等必备设施。保证了开业的正常进行。

刚到阿国一切从零开始,我就一方面向来阿国经商多年的中国人打听有关阿国经商的经验,另一方面不辞劳苦走访各类药店、保健品店,先后走访了迪拜、阿治曼、沙迦三国的外资药店22家,中资药店8家,初步了解了蜂产品在阿国的销售情况并及时发邮件反馈信息给厂部,针对外资药店进店资质严格,收费高的情况,决定先把我厂的产品放在中资药店寄售,在走访的8家中资药店中选了销售情况较好的5家药店把产品放了进去。在把产品放进中资药店的过程中有的药店态度很积极,有的却不太愿意接收,原因是早已有了同类产品,而且他们都是从国内拿货,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对我厂的产品不怎么感兴趣,为了把产品放进去我作了一点小小的感情投资,利用春节将至的机会,我买了个张电话卡,送给店里的营业员和经理,之后各家店的店员看到我相对积极了一点,我也把产品放了进去,以后每月我都到各家店里走访和送货一次,并经常用电话和他们联系,以便掌握情况。
蜂蜜清关遭遇挫折 不屈不挠理顺环节
蜂蜜的初次清关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主要的责任是分拨中心不了解中国农产品在阿国的进出口情况和中远公司在当地的实力还不够,但我不能就此败下阵来,在一方面向分拨中心和中远要求赔偿我方利益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另寻它途,至今为止,我先后找了四家清关公司,每家清关公司起先都信誓旦旦说保证能拿出我的产品,但经过几个周折说实在拿不出,为了搞懂蜂蜜进关受阻的关键问题,在第一次清关过程中,我就一个人在三天时间内先后走访了迪拜市政厅办公室总秘书处、迪拜市食品和公共健康控制部、迪拜海关、迪拜实验室、迪拜标准办公室等,在走访以上各处的情况下,初步了解到中国蜂蜜清关受阻的原因是阿国自2003年5月26日起颁布了一项命令,来自中国的蜂蜜因涉抗生素污染、来自中国的冻鸡因涉禽流感,一律禁止进口。为了尽早打开通道,所以我以较快的速度向中国驻阿联酋阿布扎比大使馆和迪拜大使馆反映中国蜂蜜在阿国清关遭遇的情况,并简要写了清关情况给大使馆,希望大使馆和中国农业部和阿国政府交涉。我先后还接触了中国食品检验检疫局驻迪拜办事处,也听取了建议。我又接触了一家当地的阿拉伯人办的清关公司,它已有15年的清关历史,应该和当地的海关有很好的关系。
由于阿国对蜂产品知识了解很少,很少人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所以蜂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初步估计共销售了约5000DHS销售额,但支出也不少,主要用于店面装修、冰箱、部分清关费用的结算,邮件包裹的寄送和领取等,大约5540DHS。来龙城三三两两接触了一些客户,有的是自行消费者,有的是药厂,所要的量不大,但关键还是清关难的问题,如果能清关的话,可能有一些客户,再加上龙城的许多中国商户需要中国的蜂蜜,吃不惯外国的蜂蜜,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
我对阿国市场的看法
来阿国半年有余,我对该国市场有个大概的认识,起先我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很有兴趣和信心,但到了这个国度我就不自信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决不是一个农业强国,中国的农产品一方面是标准化程度太差,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也次,更有各类农药的危害,使中国的农产品走出国门确实还有差距,在这儿的市场上唯一能看到的中国农产品是最低价的天津鸭梨和红富士苹果,而其它的大米、蔬菜和水果大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国家,所以真正要想出口中国农产品的话,首先要解决农药污染问题,其次解决长途运输中的保鲜问题,还要保证稳定供货的问题。
阿国和中国文化差异很大,大部分人对中国人、中国产品很陌生,所以推广产品一定要给他们介绍产品的用途、方法,阿联酋人也很精明,对不熟悉的东西也只是问问,很谨慎地购买一点点。阿国市场大致有三多的特点:小孩多、汽车多、沙滩多,再加上房地产市场还刚刚开始,建材市场可能也是一个较好的市场,另外龙城变成了阿联酋的一个景点,许多国家的人来龙城逛龙城就等于到了半个中国,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也是一个较好的市场,不过这是零售市场,做不了批发生意。围绕这些我们可能找到商机,只是我们的店面太小了,对此有点制约。以上是我对龙城市场的看法。
来阿国半年有余,我很想念中国,出门在外,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女性而自豪,中国真的很博大,物产丰富,为每位经商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只看你的眼光怎么样了。
千方百计打开蜂产品在阿市场
我刚到阿联酋,人生地不熟,对装修的材料又不太懂,特别是对装修材料的英语也不太会说,龙城的许多设施还没完备,电源也没接上,在一片黑暗中和外国人讨价还价,当时中国人到龙城的很少,装修材料和办公设备全部由外国人在经营,价格也被他们垄断,所以为了节省开支,我采取了简易装修的方式,共花了550DHS装修了店面,尽管简易,但公司的形象还是要注重的,所以在店内挂了从国内带来的公司名号,在玻璃墙上贴了一些产品介绍等,以后相继购置了办公桌椅和冰箱等必备设施。保证了开业的正常进行。

刚到阿国一切从零开始,我就一方面向来阿国经商多年的中国人打听有关阿国经商的经验,另一方面不辞劳苦走访各类药店、保健品店,先后走访了迪拜、阿治曼、沙迦三国的外资药店22家,中资药店8家,初步了解了蜂产品在阿国的销售情况并及时发邮件反馈信息给厂部,针对外资药店进店资质严格,收费高的情况,决定先把我厂的产品放在中资药店寄售,在走访的8家中资药店中选了销售情况较好的5家药店把产品放了进去。在把产品放进中资药店的过程中有的药店态度很积极,有的却不太愿意接收,原因是早已有了同类产品,而且他们都是从国内拿货,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对我厂的产品不怎么感兴趣,为了把产品放进去我作了一点小小的感情投资,利用春节将至的机会,我买了个张电话卡,送给店里的营业员和经理,之后各家店的店员看到我相对积极了一点,我也把产品放了进去,以后每月我都到各家店里走访和送货一次,并经常用电话和他们联系,以便掌握情况。
蜂蜜清关遭遇挫折 不屈不挠理顺环节
蜂蜜的初次清关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主要的责任是分拨中心不了解中国农产品在阿国的进出口情况和中远公司在当地的实力还不够,但我不能就此败下阵来,在一方面向分拨中心和中远要求赔偿我方利益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另寻它途,至今为止,我先后找了四家清关公司,每家清关公司起先都信誓旦旦说保证能拿出我的产品,但经过几个周折说实在拿不出,为了搞懂蜂蜜进关受阻的关键问题,在第一次清关过程中,我就一个人在三天时间内先后走访了迪拜市政厅办公室总秘书处、迪拜市食品和公共健康控制部、迪拜海关、迪拜实验室、迪拜标准办公室等,在走访以上各处的情况下,初步了解到中国蜂蜜清关受阻的原因是阿国自2003年5月26日起颁布了一项命令,来自中国的蜂蜜因涉抗生素污染、来自中国的冻鸡因涉禽流感,一律禁止进口。为了尽早打开通道,所以我以较快的速度向中国驻阿联酋阿布扎比大使馆和迪拜大使馆反映中国蜂蜜在阿国清关遭遇的情况,并简要写了清关情况给大使馆,希望大使馆和中国农业部和阿国政府交涉。我先后还接触了中国食品检验检疫局驻迪拜办事处,也听取了建议。我又接触了一家当地的阿拉伯人办的清关公司,它已有15年的清关历史,应该和当地的海关有很好的关系。
由于阿国对蜂产品知识了解很少,很少人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所以蜂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初步估计共销售了约5000DHS销售额,但支出也不少,主要用于店面装修、冰箱、部分清关费用的结算,邮件包裹的寄送和领取等,大约5540DHS。来龙城三三两两接触了一些客户,有的是自行消费者,有的是药厂,所要的量不大,但关键还是清关难的问题,如果能清关的话,可能有一些客户,再加上龙城的许多中国商户需要中国的蜂蜜,吃不惯外国的蜂蜜,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
我对阿国市场的看法
来阿国半年有余,我对该国市场有个大概的认识,起先我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很有兴趣和信心,但到了这个国度我就不自信了,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决不是一个农业强国,中国的农产品一方面是标准化程度太差,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也次,更有各类农药的危害,使中国的农产品走出国门确实还有差距,在这儿的市场上唯一能看到的中国农产品是最低价的天津鸭梨和红富士苹果,而其它的大米、蔬菜和水果大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国家,所以真正要想出口中国农产品的话,首先要解决农药污染问题,其次解决长途运输中的保鲜问题,还要保证稳定供货的问题。
阿国和中国文化差异很大,大部分人对中国人、中国产品很陌生,所以推广产品一定要给他们介绍产品的用途、方法,阿联酋人也很精明,对不熟悉的东西也只是问问,很谨慎地购买一点点。阿国市场大致有三多的特点:小孩多、汽车多、沙滩多,再加上房地产市场还刚刚开始,建材市场可能也是一个较好的市场,另外龙城变成了阿联酋的一个景点,许多国家的人来龙城逛龙城就等于到了半个中国,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也是一个较好的市场,不过这是零售市场,做不了批发生意。围绕这些我们可能找到商机,只是我们的店面太小了,对此有点制约。以上是我对龙城市场的看法。
来阿国半年有余,我很想念中国,出门在外,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女性而自豪,中国真的很博大,物产丰富,为每位经商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只看你的眼光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