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及外周血T、NK细胞膜分子和可溶性分子动态变化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tai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及免疫分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致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析AA骨髓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ELISA测定骨髓和外周血白介素-2及其可溶性受体(IL-2,sIL-2R)、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Flt3配体(FL)的水平。结果(1)AA病人骨髓和外周血CD8+细胞百分率增加,CD4/CD8比例下降;骨髓血CD25+和HLA-DR+细胞百分率增多,急性AA增加尤为显著(P<0.01);骨髓血中CD16+或CD56+细胞百分率也明显增多(P<0.05)。(2)所有AA患者骨髓及外周血IL-2含量均显著升高,绝大部分患者的sFas-L含量增加,FL水平升高尤为显著,高达正常水平的20倍。IL-2、sFas-L和FL的含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经治疗有效的患者骨髓和外周血的IL-2、sFas-L和FL水平明显下降,但FL仍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T细胞的异常活化,多种免疫分子表达的异常升高,以及产生针对自身造血干/祖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是AA造血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中国临床分离的幽门螺杆菌的cag致病岛的差异和不同激酶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中国人胃上皮细胞IL-8分泌的影响. 方法在体外分别用中国临床分离的cagA+ cagE+、cagA+ cagE-0、cagA- cagE+、cagA- cagE-的幽门螺杆菌与中国人胃上皮细胞MGC-803共培养,分泌的IL-8用ELISA进行检测,比较蛋白激酶A、C、G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