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需求的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构架与实施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第三方评价结果分析,得出学生科学学习的几个需求:相互合作、学习兴趣、习持久性、学习材料丰富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拓展性课程的构架与相关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学生需求 拓展课程 构架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059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imary Science Extended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Needs
  ——Take Changqing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PENG Yin, SHAO Huiying, GAO Jun, SHEN Caihong
  (Hangzhou Changqing Primary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04)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we can get several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scientific learning: mutual cooperation,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persistence, and learning material richness.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framework of extended curriculum and its relate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words students’ needs; extended curriculum;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杭州市长青小学尝试构建了由家长、学生、社区和专家组成的评价团队,相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称为第三方评价,评价由问卷、访谈组成。评价结果为学校构建怎样的科学拓展课程提供了课程构架方向。
  1 第三方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方评价团队对学校的科学教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评价,评价结果的数据显示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有指向明确的需求,这些需求分别是合作学习、持久学习、学习的兴趣、材料的丰富度四个方面。
  1.1 学生科学学习相互合作的需求
  问卷数据(表1)显示在与家长合作、同学合作、教师合作、教师示范、教师帮助、家长帮助、同学帮助的几个项目中显示比例不一,其中与家长、同学、教师合作意识比例相对较大,同学、家长、教师帮助一起学习科学的比例其次,教师示范做科学学习研究的比例相对比较少。
  从学生学习互助合作意识这个角度看,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希望能与不同的对象很好地合作,合作意识占45%的比例。28%学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有32%的学生也希望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教师的示范,从这点来看,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示范的主要内容,可见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指导、帮助、合作。
  1.2 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需求
  三份问卷有关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数据体现如表2,学生在科学学习兴趣方面相对都有比较高的兴趣。
  这个指标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浓厚程度。综合以上表格分析,学生在对科学学习兴趣方面占比很高70%,而对知识概念学习缺乏积极性。
  1.3 学生科学学习持久性的需求
  表3是全校3-6年级学生评价指标中呈现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持久探究中的探究态度是有比较高的比例,但是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欠缺。这点与前面所述的学习态度和合作互助能力相互吻合。
  经统计,全校3-6年级的学生在持久探究这一项的比例,三、四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持久相对薄弱,能比较好地持久探究的人数占30%,大多都无法持久。而五六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持久性就比较好,近50%的学生能持久探究,也有31%的学生能较持久探究。分析出现以上两组数据的原因,可能与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关,中段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学习,且每周只有2课时,科学探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故而无法持久探究某一科学问题。高段学生有两至三年的科学学习基础,且每周有3节科学课,对科学探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随着年龄增加,探究能力也强许多,故而能较持久探究某一科学问题。
  1.4 学生科学学习材料丰富度的需求
  在第三方评价中曾以访谈形式与学生交流。访谈内容:材料会影响你的学习兴趣吗?参与访谈的对象是3-6年级,每班各3人。根据科学教师经验和这次访谈结果显示,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材料有较高要求,有丰富的学习材料能吸引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总保持着一定的热情。
  五六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材料丰富性也有自己的要求,他们要选择的是比较实用的材料,并非外观美观的就是好的。根据实验需要会有所选择挑选材料,他们选择的材料往往具有自己实验所需功能的材料,对于一些常见实验仪器则不感兴趣,他们对自制一些科技作品所需材料相對比较感兴趣。
  2 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构架与实施
  经过大家反复研究确定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作为课程理念。课程只有指向学生的需求才能发挥育人价值,才能推进孩子的成长。
  2.1 拓展性课程的构架
  依据评价结果的分析构架了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块。设计了通过丰富材料为手段的趣味科学、科技模型、主题调研三大模块的拓展性课程体系如图1。
  拓展课程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为理念,课程目标针对评价结果确定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合作、持久。为实现课程目标课程模块为趣味科学、科技模型、主题调研三大模块。这三个模块紧紧围绕学生需求而设立,其中趣味科学指向了学生兴趣的需求;科技模型指向了学生材料丰富度的需求;主题调研指向了学生相互合作和持久探究的需求。   趣味科学模块针对一二年级的低段学生,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需求比较高,而动手动脑学科学,这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设立这个模块内容的时候,主要考虑到低段儿童学习心理特点,设立了四个课程:智高积木、种植实验、养殖实验、科学小实验,以此来满足孩子们兴趣的需求。科技模型模块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此模块设立了六个课程:机器人、车辆模型、电子百拼、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合作的需求;主题调研模块主要是针对五六年级高段的孩子,该模块设立了四个课程:超市调查、水质调查、土壤调查、高校实验室调查,以此满足孩子们持久探究的需求。
  2.2 长青小学科学拓展课程实施的相关方法
  时间:通过实施拓展课程一段时间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时间保证是每周一下午两节课的拓展性课程时间,一次课一共1.5小时,每个学期开展15次课。
  空间:拓展活动地点安排是校内与校外相互结合,有些种植拓展活动的地点要借用小区的公园,种植公园内的一些植物;有些活动是与社区结合,经过拓展活动指导后要去社区争章,由社区的人员进行评价;有些是利用家长所在的单位作为拓展课程的活动场地,比如利用家长资源,走进高校实验室观看机器人的表演;走进省环境质量监督站亲历水质、空气等质量检测的过程;走进农科院进行种植、养殖的相关活动等等。
  人员:基本以校内的老师为主,有科学、语文、综合实践、数学等老师,同时也增加一部分校外专业老师,如智高积木和机器人,他们中有高校的实验老师、机构老师也有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家长等。
  方法:通过制作、调查、访问、课堂互动、观察等方法实施课程。
  成果:通过模型表演、成品展示、小报制作、参观养殖现场、调查报告汇报、小型科技节目汇演等方式展示拓展课程的成果。
  总之,长青小学的拓展课程在一定的构架下,在一定时间内的实施下,通过各种成果展示形式,展现出长青拓展课程的特色。在各种拓展课程的实施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拓展性课程是一门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展各个学校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在新的领域长青小学的科学综合素养能有新的发展。
  本文为浙江省规划课题《第三方评价:基于校本的质量评价新路径设计与操作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之一,该课题编号:2015SC051,立项时间:201501,现已结题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2] 省厅关于拓展课程的指導意见[D].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5(9).
  [3] 蔡其勇.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 彭音.第三方评价:基于校本的质量评价新路径设计与操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8).
  [5] 课程体系的构建[D].百度文库,2013(6).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字背景下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调整以产业升级为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政策的调整。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出版政策,借鉴经验,对我国出版企业的所有制、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制定新的政策内容,推进产业升级。  关键词 出版产业 产业升级 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68  数字背景下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调整以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大学及所在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决策指挥、运行管理、信息处理、反馈整改等几个方面构建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教学 质量保障 二级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国培项目为背景,在某农村中学进行顶岗实习,承担该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等,继而提出运用微课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农村 初中信息技术 微课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
期刊
摘 要 本文尝试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亚当之前》译文对遣词造句的选择以及语篇分析对译文质量的影响。译者若想作出恰当正确的译文选择,就必须对语篇做完整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语篇分析 翻译 原作 译文  中圖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024  The Relation between Text Analysis an
期刊
摘 要 中俄边境地区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是中俄边境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带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中俄边境地区高等教育的互动,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又有利于中俄边境经济文化产业尤其是贸易的发展。中俄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互动在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两国的相互了解,而且对深化中俄友好关系也存在重大积极意义。本文描述了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教育事业愈加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较之前明显增多。德育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其发展亦得到了广泛关注。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发展和进步,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及其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高职生品德素养的教育思路,以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
期刊
摘 要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模式,客观上要求各高校重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实现发展商务环境下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教育素养,跨文化交际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在希腊罗马神话教学实践中使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求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关键词 商务应用专业 希腊罗马神话 课程改革理念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 《论语》一书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学说,其人道、人性和人文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儒家学说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我们在读《论语》时应深刻地感悟其中的人道、人性和人文气息,并以其中的积极妥善的为人处事原则作为待人接物的指导方针。同时,我们还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积极地释放正能量。  关键词 论语 人道 人性 人文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著名美国绘本作品《苏菲生气了》为例进行视觉语法的图像叙事分析,运用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Kress & Van Leeuwen视觉图像语法阐述绘本图像如何叙事;以Nikolajeva & Scott 图文关系相关研究分析图文如何相互作用构建意义,旨在揭示绘本图像叙事的重要性,以加深对儿童绘本的图像解读,为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儿童绘本提供启示。  关键词 英语儿童绘本 图像叙事 《苏
期刊
摘 要 应用型本科培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用人才。重讲授而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试卷考核方式亟需改革。教学要突出实践实训,进行深度的产学结合。考核要重点考查学生的技术革新能力和理念创新意识。这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的维度,“饮食文化”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也要以此为维度,变知识讲授为饮食产业文化塑造,变试卷考核为过程性实践考核。  关键词 理论 实践教学 产学融合 过程考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