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兴企业集群 重构东北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集群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竞合特性的有机体。东北地区经过上百年的经营,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框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迅速建立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行政计划动员各种力量,举全国之力,推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给予东北先天性发展重工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国家将大量的建设资金集中投向东北,致使其在短时期内迅速形成了以清一色国有企业唱主角的区域性制造业企业集群,因此,东北地区企业集群不是自然集聚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有计划形成的,东北地区的企业集群主要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这是它的显著特征。
  十六大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这是中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当前东北地区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趋同和项目重复建设;二是受旧体制残余的影响难以迅速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三是人的思想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足。因此,培育新兴企业集群整合优势产业是重振东北雄风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培育东北新兴企业集群的成长
  
  区域性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具有如下功能:.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原创技术和高端技术培育转化功能;.强有力的国际市场开拓功能;.资本品生产功能;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对一些装备制造企业的示范功能。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现处于低迷的状态,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发挥集群效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形成具有高、新、强特征的企业集群方式。这里所指的高、新、强的具体含义为:高是指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组织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优化;.新是指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要面向市场新格局、产品新特点、技术新特征、行业新功能、区域新格局、企业组织新模式、所有制新形式;.强是指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必须优势突出,有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提供地,具有自己的研发机构。
  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现在仍具有较强的生产、科研和人才优势。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装备的企业的总称,主要包括金属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如黑龙江的大型压力容器、大型矿山设备、大型连铸连轧设备、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电站成套机组、核电设备、支线飞机的制造等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产业。黑龙江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几乎垄断了国内大型加氢装置市场,在新材料、冶炼、锻造、机械、探伤等关键材料和工艺方面有很好的技术储备。辽宁的矿山设备、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成套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环境保护机械、燃气轮机、钢材、船舶制造业都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具有一定的成套综合能力。吉林的汽车及轨道客车制造业基础雄厚,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实施企业集群战略,把优势产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竞争力,重铸东北制造业优势,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如果从产业价值增值的角度,使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形成合力,就能造就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大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的格局,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从发展条件和基础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应重点构筑原材料及后续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群。为此,第一,应按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逐步延长产业链条。目前,东北地区企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部门大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这种产业链条的“内部化”现象,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阻碍了社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也对民间资本产生一种基础效应,扼杀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第二,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科技力量较为雄厚,重化工业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但至今为止,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2年,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8.3%,GDP占9.8%,工业增加值占10.6%,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5.9%,高技术产业产值仅占5.5%。第三,要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形成若干产业配套协作圈。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产业配套能力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商投资和国内民间资本的大规模进入。事实上,是否具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已成为各地吸引外资大规模进入的“第三投资环境”。东北地区普遍存在大量的配套产品无法在本地配套,形成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分离的情况。国有企业一枝独秀,企业内部配套部门与原有的地方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逐渐由南方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所取代,后者无论从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都要强于本地配套企业。如哈尔滨电站集团,一些原本由本地配套的轴承、叶片等配套部件,已让位于南方沿海地区的企业进行生产加工。如一台汽轮主机需要几万个零部件,一台大型锅炉需要有几十万个零部件,电站设备90%的配套加工市场都被外地企业占领。2004年哈电站设备集团签订600多亿元生产合同,由于配套加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完成100亿元的生产任务量。2004年上半年,哈电站集团共有配套企业464户,其中哈尔滨市配套企业仅179户企业,其中配套超额过200万元以上的只有36户。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来解释,当一个经济系统运转出现问题时,受到冲击的首当中小型企业,在东北经济长期下滑的情况下,大量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比大企业还要困难,加之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起步快,大量的中小型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本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也越发显现,企业的衍生也受到制约。
  从国内外一些富有活力的产业集群的经验来看,核心大企业周边需要为数众多的中小型辅助企业,才能共同组成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完整的组织系统,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地区,虽然大企业占据了关键核心地位,但是大量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其生产产品的特点,敏捷迅速的市场反应,更显示了该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力,也成为地区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国家对东北的支持还主要集中于国有大企业的存续与发展方面,同时也为大量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只有东北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起来,区域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东北地区多数企业具有“大而全”的特点,适合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集群。在努力保持和发挥国有大企业固有规模优势的同时,又要注意引入具有灵活性和竞争性优势的中小企业,并通过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和资源共享系统形成崭新的规模优势和分层竞争优势,培育出具有东北特色的企业集群。
  
   三、构筑四大通道、一个产业带,做大做强带动东北经济振兴的“龙头”城市
  
  辽宁属沿海地区,吉林和黑龙江属沿边的中部地区。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扩大开放的角度看,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必须实行大通道战略,即在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港通道的基础上,逐步打通和完善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港、长春—吉林—珲春—扎鲁比诺港通道以及建设“东边道”铁路,构筑东北地区出海的四大通道体系,形成“井”字形的空间布局结构。所谓东北“东边道”铁路是指从北至南,沿中俄、中朝国界走向的一条铁路,北起黑龙江绥芬河,途经吉林的图们、通化及辽宁的本溪、丹东、庄河,最后抵达辽宁的大连,全程1 380公里。该线路的修建不仅可带动岩心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北地区开辟一条新的出海通道,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防和政治意义,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民族团结。从城镇和产业布局看,目前东北经济主要集中在哈大线沿线地区,该地区现已初步形成为“串珠状”的产业带。可以预见,随着东北经济振兴战略的实施,该产业带在东北和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并有条件成为支撑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增长轴之一。
  从发展条件和经济实力看,东北地区有希望也有能力打造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目前,京津冀、东北和山东三地经济总量规模都相差不大,都有可能打造成为我国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的经济“第四极”甚至“第三极”。这三个地区究竟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将取决于其未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发展潜力。当然,对东北地区来说,要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迅速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除建设好哈大产业带和四大通道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能真正带动东北经济发展的“龙头”。目前,东北地区还缺乏一个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那样的“龙头”城市。但从发展趋势和潜力看,大连有条件也有能力发展成为面向和服务整个东北地区的“龙头”。为此,必须从全国的战略高度,真正把大连做大做强,使之成为能辐射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国际大都市。
  要发挥大连的“龙头”作用,必须把大连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的“三个中心”,一是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从全国战略的角度看,我国北部沿海地区需要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以便能与韩国的釜山相抗衡。大连港口条件优越,具有较广阔的稳定腹地,有条件发展成为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其竞争对手主要是韩国釜山以及我国天津和青岛。为推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当前应着重抓好现代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交易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型的港口工业和油轮经济。二是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要大力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财务结算和投资公司来大连开设分支机构,设立区域总部、经营性总部和办事处,为东北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三是区域性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大连要成为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必须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大企业、大银行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营运中心和采购中心的所在地,成为区域性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此外,要打破条块分割,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对开发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进行整合,力争率先在全国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试点工作。
  
  四、发展汽车企业集群拉动东北经济的增长
  
  汽车产业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吉林省长春有全国汽车业的“龙头企业”一汽集团;哈尔滨市有全国在自主开发之路走得最好的“哈飞”集团;辽宁省沈阳有民营企业华晨经营的“金杯通用”,以及“华晨宝马”合资公司。此外,在这个区域内,还有以被一汽集团收购的哈尔滨轻型车厂、吉林通田、丹东轿车等在国内颇有影响的汽车企业。
  近几年,吉林省汽车工业超常规发展,规模、效益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从“十五”初期到现在,共累计生产汽车65.6万辆,工业总产值1 248亿元,实现利润82亿元,分别占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7.9%和利润总额的27.3%。
  2002年,吉林省共生产各种汽车52.9万辆,同比增长了35.3%,从而使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全吉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6%,这同时也标志着吉林省工业发展对汽车工业依赖性大大增加。2003年第一季度,长春市汽车工业实现利润30.4亿元,增长1.2倍,其中,一汽集团和一汽大众实现利润27.1亿元,增长了1.2倍,占工业利润总额的84.4%。汽车工业完成增加值71.6亿元,占长春市GDP的25.7%,拉动长春市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仍然是当前工业生产增长中最突出的“亮点”。
  在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中,先进的整车、发动机和落后的配套厂同时并存,既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协作配套,也增加了采购成本。汽车工业的产业关联度大,不仅涉及上游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和玻璃,以及提供装备的机械、电子、电器等一系列部门,而且还要延伸到销售市场、网络、汽车修理、汽车配件、道路交通以及金融、保险等诸多行业,估计可给上下游产业带来2.5倍以上的波及效应。预计今后1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汽车行业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东北老工业基地选择汽车产业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集群式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构筑优势区域企业集群,关键是要形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产学研机构等之间的良性互动的氛围。首先,政府不得过分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要形成服务本位的政策取向,尽力减轻企业的负担,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如在国有企业主辅剥离,实行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主动,该接管的接管,该扶持的扶持。其次,通过知识与理念的传递,让众多中小企业了解培育企业集群的必要性及具体路径,使相关企业及产业之间,形成一种协作竞争态势。再次,发挥产学研机构在人才培训、现产品开发研制、技术升级合作方面的作用并不断强化。第四,增加企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性需求投入,如政府可以直接建立科研机构或者对科研机构进行补贴,通过政府优惠或者资助鼓励某些检测设备、仪器等专业服务机构的成立,建立专业化的贸易市场。总之,对政府而言,其主要职责是有效制度供给,既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积极培育相应的非政府组织机构进行协调管理,使东北地区企业集群健康、持续成长。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公园和风景点,到处可见地被植物的身影。地被植物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物流从坐冷板凳变得炙手可热,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经济管理活动,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然而,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第三利润源泉”到底有多大?近年来,物流规模的发展状况如何?其发展潜力有多大?  其次,“第三利润源”从何而来?从哪些行业来?从哪些企业来?IT、汽车、零售、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物流的需求现状怎样?这些行业对第三方
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这必须将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为此,笔者将养殖场的兽药残留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原因1.1周围
讨论了火炸药、火工品、弹药、生物药剂学等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序贯感度试验方法的设计思想,给出了一般设计原理及其理论解释,为感度试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定义与分类寡糖是由.2~10单糖组成的聚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构成寡糖的单糖主要是5碳糖和6碳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等。这些单糖可以直链或分
前不久,我国17个城市经济调查队进行的一项葵花油市场走势专题调查显示,从2000年起,连续7年葵花油销量与价格逐年升温,销量增长26%,价格上涨75%。随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供应量的缺口
一、 关于执行力的理解    “执行力”一词是近年来提出来的,对于其内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所谓执行力(Executive Ability)就是将战略规划落到实处,是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它是一种由企业领导者发起并最先掌握,继而带动整个组织形成的一种战略执行能力。执行力就是要求员工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执行力就是核心员工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要排除官僚主义的作风,执行力就是要坚持
当前畜禽发病主要表现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同时又存在免疫抑制、病毒不断变异、细菌耐药性增强,致使临床上呈现病原多元化,病症复杂化,给病的诊断与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