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小学班主任教师多种角色的承担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跟上教育形式的发展,在寄宿制学校这一崭新的领域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尤其是小学一线教师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班主任工作应放在问题的首位。家长——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保姆——悉心关照每个孩子的生活,师长——关注每个孩子心灵成长的轨迹,伙伴——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   【关键词】 寄宿制小学 班主任教师   自八十年代末,国家提倡民族办学以来,寄宿制学校尤其是小学生的寄宿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跟上教育形式的发展,在寄宿制学校这一崭新的领域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尤其是小学一线教师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班主任工作应放在问题的首位。因为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工作不单是班级体的组织者,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更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在寄宿制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如鱼得水般成长,尽量弥补家庭教育的欠缺。尤其作为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我觉得应该是多重角色的承担。   1 家长——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极不成熟,尤其对于初次离开家来到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孩子。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给他们一个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而温暖的“家”。在最短时间里,让一颗颗孤独、彷徨、无依无靠的心灵,渐渐平静下来,真心地融入校园生活。“小家”——宿舍:在初次的“自我介绍”之后,自由组合舍友,班主任老师适当地调整之后,安排好宿舍。让每个宿舍的学生亲自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宿舍条约》,并贴在门上。让他们动手设计自己的“小家”,只需一些简单的饰品,可以是学生自己画的画,甚至可以是他们自己做过的手工。班主任老师要关顾他们的设计,加以建议,让每个宿舍都充满个性与温馨。“大家”——班级:首先要把学生的照片与个性签言粘贴在彩纸上,写上“我们是一家人”等标语,然后再贴在教室的墙上,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此时,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的家长,与此同时,还要承担起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比如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为人处世的态度,尽量弥补寄宿制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让这些离家的孩子们在学校同样感受到“家庭”的教育与温馨。   2 保姆——悉心关照每个孩子的生活   对小学生来说,寄宿制学校是一个与家庭不相同的全新的环境,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自理,同时,对小学生的交往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必需的。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低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在家里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时常叮嘱他们生活的基本常识,包括吃饭时不挑食,吃饱后不能马上做剧烈的运动等等。对于如何洗衣服、洗餐具这些事班主任老师要亲历亲为示范给他们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当学生病了,这时学生心理往往都比较脆弱,班主任老师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生病的孩子更要精心关照,亲自带着学生去学校的医务室或者校外的诊所看病,叮嘱学生多喝水,注意休息,按时吃药,让学生脆弱的心灵感受到关怀与体贴,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3 师长——关注每个孩子心灵成长的轨迹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要多2~3倍,所以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担当起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更要把班主任的重心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老师首先要抓住或创造与他们接触的机会,平时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或和他们一起游戏,或和他们促膝谈心,进而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熟悉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洞察他们的思想需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会真诚平等的交流。下晚自习后,经常到宿舍去找他们谈话,不放过孩子们一点细微的变化,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多的了解每一个孩子,而对他们思想品质的教育,才能从他们的生活中信手拈来——生活中爱占便宜的、偷懒的、封闭自己不愿与别人交往的、打饭时爱插队的……全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更有利于做好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真正帮助他们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4 伙伴——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一点是必须也是首先做到的,那就是真正融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要成为他们心中一个最可信赖的朋友。寄宿制学校为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会小学生自理与交往,促进小学生人格完善与发展,则是我们小学班主任教师发挥寄宿制学校教育优势的一个突破口。课活时间,走出办公室和他们一起跳绳、捉迷藏、丢沙包……不是参与,而是真正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份子;经常到他们的小家中串串门、聊聊天;了解他们生活中的“苦恼”,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或烦恼。   总之,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优势,推进小学素质教育,这正是我们寄宿制学校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努力思考、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每年都有高考优秀作文,它们可以获得高分,甚至满分。那么,它们凭什么获得高分,靠什么获得满分?笔者对此作一些分析。  1要有独特的视野  角度要新,不落别人窠臼。同一个文题,同一则素材,作文时所选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有差异的。  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以《他们》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从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全文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很多,甚至有媒体称上海有八成考生将笔触伸向抗震救灾。
期刊
在一次大型语文测试中,本班学生的作文分数较上次测试作文分数大有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本人在一次作文评讲中,读了一位学生选材新颍的作文,所以部分学生在本次作文中,为反弹琵琶而在作文中写假、写空,导致读者读起来感觉空、假,没有真情实感,看来优秀作文还是要充满真情实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那些脍灸人口的名篇,写人叙事也好,绘形绘景也罢,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
期刊
健美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艺术、对自然的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于健美操能够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体育和审美相结合这一特征上,其表现也非常丰富,适应广大学生的心理、生理要求,深受女学生的喜爱。根据健美操的表现特征,即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连续性和对音乐的依赖性等特点,总结归纳了若干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1 带领
期刊
【摘 要】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如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大家普遍认为,推进素质教育,突破口在于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改革课堂教学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农村语文教育工作,下面就农村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1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传统
期刊
【摘 要】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在学校班级管理中,如何运行使创新教育落实到实处,本文拟从:①从大处着眼,创设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②从小处看手,找准学生创新教育的突破口;③重在启发,努力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三方面谈谈作者的体会,恳求指正。  【关键词】 创新 “大处” “小处” 探索 研究  随着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面临知识
期刊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不少的同学常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自始至终选定一种量作为单位“1”。用这种思路,一般情况下,能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但当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时,却难以解答。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它妨碍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分数应用题的特点,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应用不同的思路去引导激发学生多方位、多角
期刊
【摘 要】 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对国家、民族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基础、现实的意义。幼儿教师具有准确、清晰、完整的科学知识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保障。 本文基于现行幼师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易错、易混的生物学知识,从植物部分和动物部分分别进行归纳讲述。  【关键词】 幼儿师范 易错 易混 生物学  Some confused knowledge in infant normal school biology
期刊
在班上给学生讲话,是班主任最经常,最大量的教育方式。可是令许多班主任老师苦恼的是,许多学生对班主任的讲话听不进去,因而达不到讲活所预期的目的,而对这种情况,很多班主任就发出了“驴耳里灌秋风”的感慨。其实造成这种劳而无功,言而无效的局面和结果,当然肯定有学生不善于接受教育的原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作班主任的不注意或没有掌握讲话的艺术和技巧导致的。那么怎样才能使班主任的讲话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
期刊
【摘 要】 目前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被逐渐地应用于教学领域中。教师要发挥个性,正确运用这一先进技术。根据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认识和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误区的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探讨,并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语文教学 农村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cou
期刊
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学生一辈子感激,一辈子难忘?不是那些以刺激学生脆弱的心灵来促使他们“觉悟”的老师,也不是那些动辄冷言讥讽,孤立学生,让他们早早体验“师心”冷暖的老师,更不是那些将分数凌驾于一切之上,将学生在化为几等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里留下的只有恨,只有难以摆脱自卑的阴影,更可怕的是这种阴影将在学生的一生中如影随形,也许就因此他们不再自信,不再开朗,不再接受爱,也不再懂得付出爱。因此我们要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