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田作品选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家田
  斋号太初堂,生于辽宁。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定古法 望今制奇——评李家田的工笔画作品
  ■TEXT/单国强
  青年画家李家田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本体内涵有着精深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他的工笔重彩画作品,本着“参定古法,望今制奇”的宗旨,既继承传统,又立足创新;既强调民族特色,又融入西方画法。
  李家田现任教于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他受过系统的专业美术教育,转益多师,得到张仃、潘絮兹、王盛烈、爱新觉罗·毓峨、刘秉江、李魁正、何家英、李爱国、梅墨生等诸多名家的指授。他以工笔重彩见长,善画人物肖像、花鸟及界画,既立足于创作实践,又注重理论探索。
  《中国面孔》作为家田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以肖像画为载体,描绘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形象,意在为民族树碑立传,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民族的热爱。其独特的视角、构思、手法和形式,使肖像画风格为之一新,各民族同中有异的“中国面孔”凸现眼前,缤纷绚烂,风情万种。在理论上,李家田重温中国传统肖像画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经验,撰写了《论相学与中国传统肖像画》一文,道前人所未及,又结合当代肖像画,完成了《名家名画·李家田中国面孔选辑》一书。循序渐进的深入思考,使他的肖像画自具一格,迥出新意。
  肖像画讲求形似、逼肖,尤其是面容的客观真实性,乃肖像画之基础。画家李家田深悟此理,故十分重视容颜的塑造,尽量选择或综合出最能体现本民族秉性的人物形象来,蓝藉头饰以烘托。尤其是女性的头饰,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凝聚着各民族精神气质、生活习俗和审美爱好,极具鲜明的民族性,同时缤纷斑斓的造型和色彩,也流溢出丰富动人的美感。这一因素的加强,无疑是对传统肖像画的发展。
  这些肖像画在表现手法上也颇具新意。作品多为正面胸像,面部单线平涂,少明暗晕染和背景,赋予一定的纪念性和象征寓意,避免搔首弄姿的俗媚气,这些都恪守了古代肖像画传统,显得端正、庄重、单纯和质朴。同时又采取一定装饰手法、在造型上加以整合,头饰处理更具图案化意味;色彩上则五色杂陈,浓淡参差,这些汲取了中外装饰色彩的手法,使肖像画突破了造型一味写实、色彩趋于单调的传统“波臣派”的模式,呈现出现代艺术的鲜明特色。可见,画家为塑造典型的民族形象,花费了多少心血!
  李家田的工笔重彩画作品,在材质上大都选择了较粗糙、带纤维的南方产的土草纸,平添一份古拙、朴实感,这些纤维浑然天成的呈现在画面上,更增强了东方画种纸本的神秘感、沧桑感。家田学养深厚、涉猎广泛,是一位学者型画家,也是一位实力派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所追求的新意是独具一格的,探索是可贵而可行的,并富有胆识,笔底虽非尽是“明珠”,亦绝少“混珠”之作,其创作技法和材料趋于成熟的运用,使李家田的作品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从而更具有非同一般的珍藏价值。以《中国面孔》、《天心月圆》、《荷颂》、《日影飞去》、《瑞霭京华》等为代表的系列创作即为其成功的尝试。
其他文献
相对传统的印花技术,数码印花技术在艺术形式、印花技术、染色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改革.本文以现代服装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数码印花技术应用于现代服装中的色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美术教育作为各阶段的基础教学内容,其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受到了社会、人民、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我国的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
杨济淮  河南省济源市人。现为防空兵学院副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从事报社美术工作,毕业于中国美协第三届高研班、刘大为人物画课题班。  任北京京洲翰墨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北京南海画院特聘画师、刘大为人物画工作室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会副秘书长。
期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人才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各成人院校相继开办了艺术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成立之初,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很多成人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或是照搬普通高校艺术教学模式,或是把传统大班授课的模式移植过来,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与办学特色。因此,探索一种既符合成人学生特点,又适应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成为摆在各级各类成人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服装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比如在智能手机、图书、建筑设计、汽车设计甚至服装行业中都有
随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现状正越来越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民办高职院校亟待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力资
摘要_新世纪以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北京市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十几年来主要经历了办学条件初步均衡、义务教育整体初步均衡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三个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北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北京思路”,主要包括:科学处理“公平与效率”“均衡与特色”“阶段性与动态性”“均衡层次与责任主体”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北京模式”“北京策略”,“北京模式”主要包括: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说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抓住机遇,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发展要求呢?笔者以为,主要是解决如何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不同要求的问题,换言之,是解决学生的“出口儿”问题。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