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纽带的建立和完善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0711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何进行读写的有效结合,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纽带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与写作 纽带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航,教师如果能够建立起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纽带关系,就能发挥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双向作用,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汲取写作技巧,在写作课堂上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实现读与写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建立和完善阅读与写作的纽带。
  一、激发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以读促写”的重要因素在于学生能够从大量的阅读素材中学习经验、积累知识,获得下笔写作的动力,增加自己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端正阅读态度,正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在阅读中理解他人对生活的描述、对景物的刻画、对事物的感情,然后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学生写作时源源不断的灵感源头,学生只有勤读书,才不会在写作时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景。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主动地多读书、读好书,才能通过书本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从而了解文字的魅力。学生写作素材增加,写作时会更加通顺、流畅,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自愿练笔的习惯。
  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篇关于母亲,你会写什么内容呢?你喜欢母亲的什么地方?母亲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哪些呢?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教师用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我的母亲很漂亮、善良、勤劳,她每天都会起很早给我准备早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我们打开课本,看一下作者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呢?”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然后模仿着描写自己的母亲。
  二、交流阅读内容,剖析写作技巧
  交流与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讲究口到、眼到、手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书籍清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被赞美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阅读不只是单纯地浏览文字、理解故事,還应该思考其中蕴含的精神世界、道德观念和作者情感,也应该分析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等。学生应该具备从整体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也应该具备拆散句子、分析词眼的能力。同一篇阅读文章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讲解,在阅读交流体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取他人的阅读经验和感悟,比较阅读过程中的区别,取长补短、有所获益。学生从阅读中收获得越多,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增益得就越多。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同学们,阅读完整篇文章,你们对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你们能够说说,藤野先生在作者心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藤野先生呢?”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交流想法,完善自己的答案,“作者通过对藤野先生描写以及自己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事情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且给学生布置写作练习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出人物的精神”实践活动中,以此提升写作水平,实现以读促写教学目标。
  二、鼓励广泛阅读,引导自主写作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扩展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课堂和写作课堂都不应该禁锢于书本的限制中,学生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个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阅读的题材不是千篇一律的,写作的题材也应该是具备创新精神的。目前的写作课堂上,学生长期使用固定的写作模板,作文不具备个人写作风格和情感意识,没有可读性和出彩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只是阅读课标要求的文章、书籍,还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涉足书刊、杂志、名著,扩大阅读面和阅读类型,才能够博闻强识、广见博识、开阔视野。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心有感悟、有物可写。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感触,尝试用笔去模仿阅读体裁、表达内心感受,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写作课“学写传记”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鼓励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创新写作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归纳《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这几篇人物传记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同学们,人物传记类文章,与景物描写类文章有什么不同?回忆在学过的、读过的文章中,还有那些文章属于人物传记?”学生阅读过的内容越多,对于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感悟就越深,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结 语】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与写作的纽带,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敏.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亚太教育,2016(16)
  【2】匡菊招.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写作【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3】吴爱钧.观察生活,依托教材,捕捉细节——试论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教学指导【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8)
其他文献
布线不是必需的 在今日的业务环境中,企业局域网在提供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程序、公司内部网和电子邮件等关键资源的服务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
期刊
目前,绝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都是从卖方出发。它们传达的信息是:“我有这些东西、你看你想从中买些什么?”。而不是:“你需要买些什么,我去帮你找来”。在国内互联网用户上网
期刊
如何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关键是把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通过教学策略来保证。一般策略有:猜读、比读、互证、疑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原始性创新则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今年,浙江行政学院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互派了访问团,商讨了有关合作事宜。为了对该校有更多的了解,现将该校行政学系研究生课程作一介绍。该系研究生课程与浙江行政学院研
【摘 要】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意系统,一个字体承载着多种含义,是中国汉字的一大特点。这种表意职能與最初造字时的构想、初衷息息相关。因此,识字教学就应该追溯本源,紧扣汉字原始之义,引领学生进行多维度地趣味关联,巧妙地化解识字教学的难点,让识字教学充满应有的理趣。本文提出要聚焦图片,在层层递进中践行趣味联想;演示实物,在观察触摸中践行趣味联想;依托字形,在字义演变中践行趣味联想,从而让联想识字
要大力发展农业,保证农产品稳定增长,是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各级政府要重视农业,切实加强领导,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农业丰收。今年要抓紧
浙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至4000年前,在浙江就已经建立起可以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相媲美的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史前文明,并形成了自己的文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十多年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且正在继续向前发展着。随着
在互联网上,一些服务器常常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应付数以万计的访问申请而不堪重负。如何防止整个系统仅仅由于一台服务器“宕掉”而瘫痪的局面呢?引进负载平衡机制是一个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