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群体是高自我价值、高文化和高智商的群体,但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和挑战的时候,心理的冲击和压力会很大,这就形成了心理问题。针对“黄金十年”后煤炭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困难时期的现状,分析了安全工程矿山方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指出了矿山安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了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和提高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煤炭高校;安全工程;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4-01-05-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 self-esteem, good education and high IQ. But when they encounter setbacks and challenges, they will suffer more psychological conflicts and stress, which in turn may result in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industry’s entering a hard period after “the golden ten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the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s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points out som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their process of job hunting, and proposes some measures for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s to adjust their psychology and measures to improving employment.
  Key words: coal industry-oriented universities; safety engineering;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开始转变为“大众教育”[1],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尽管高校的扩招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这也同时导致更多的大学生同时就业,形成激烈竞争,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2]。
  在煤炭领域,各大矿业集团正在面临着困境[3,4]。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3年7月发布的《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煤炭市场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态势。通报还预测,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炭行业所受到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各大矿业集团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在就业过程中,安全工程专业矿山方向(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毕业生所遇到的困难逐渐增大,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开始显现。
  一、安全工程矿山方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一) 就业现状
  1.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的今天,产业结构性矛盾、待就业总量持续增加以及经济放缓这三重压力影响着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数超过700万人,待就业毕业生总量没有缓解迹象。
  2.安全工程矿山方向本科生就业现状
  在煤炭行业处于低谷的20世纪90年代,各煤炭高校主体专业的发展均受阻,并开始专业转向和减少招生规模。而在此后的“黄金十年”,矿山安全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成为各煤炭企业的“香饽饽”[5]。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饱和等因素,就业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2013年以来的就业形势开始严峻起来。
  (二) 原因分析
  1.需求减少。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煤炭企业运行状况的转变,一些煤炭企业对煤炭主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大不如前,并逐渐减少相应的进人计划。近两年部分煤矿企业矿山安全毕业生招聘计划如表1所示。
  2.近几年高校矿山安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黄金十年”间,随着煤炭行业对矿山安全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高校也得以迅速发展,矿山安全作为煤矿主体专业其招生规模迅速增加[6]。
  3.研究生和专科生数量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加大,不仅本科生的招生规模迅速增加,研究生和专科生的招生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研究生和专科生有待就业,对本科生的就业形成了压力。
  4.企业委培、对口单招等广泛推行。中国矿业大学于2003年开始试行“对口单招”政策,以缓解煤炭行业的人才紧缺状况。随后其他煤炭高校陆续效仿和推行这一政策,10年来,这一政策为煤炭行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近年来,许多煤矿企业纷纷推行“非转主”政策,将非主体专业的技术人员利用二学位或委培等方式转为主体专业。
  5.煤炭行业科技的发展。
  随着煤炭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行业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快,建设了大量的高交高效矿山,并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6.课程设置滞后行业发展。
  由于高等教育的滞后效应,目前煤炭高校矿山安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及使用的教材等与行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7.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部分矿山安全学生对就业的总体形势不了解,对就业和工资等期望过高,而对于自身的定位则有失偏颇,没有树立正确的“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二、矿山安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矿山安全毕业生的就业面通常较窄,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发现招聘自己专业的单位少或者工资待遇低的时候,或者在招聘的过程中遭受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从而在心理上形成自卑。
  (二)自负心理。产生自负心理的原因有:1.一些煤炭高校的矿山安全毕业生可能会认为其所在高校属名校而产生优越感,并进而产生自负心理;2.一些同学在学期间成绩较好,认为自己学习渊博、满腹经纶,从而自命不凡;3.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认为煤炭行业就应当是高薪行业,从而对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对工作岗位的期望也较高,因而产生自负心理。
  (三)依赖心理。一些学生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独立决策的能力,而是把这些本应则由自己决定的事情推给家长、老师甚至学校,完全依赖他们为自己找工作,而不是主动去争取就业机会。
  (四)盲从心理。有的学生没有主见,而是随大流,也不去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特长。例如,一些学生执意要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功利性太强,然而对于对于矿山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招聘企业并不在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考入国家公务员也较其他思政类专业困难,因而这些学生的职业定位是不合理的。
  (五)偏执心理。有的同学容易走向偏执,将自己在求职中的不顺利归因于市场或社会的不公平,这将会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对社会的认识进而影响就业。还有的学生刻意要回家乡就业,无视矿山安全专业的适应性,甚至宁愿不就业,偏执心较强。
  (六)焦虑心理。大四学年的上半学期是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多数同学会在这一时期找到工作或签订工作意向。然而,未找到工作的同学看到已找到工作的同学风光无限的时候则会产生焦虑,导致心理紧张、哀声叹气、毫无意志、甚至寝食难安,在行为上则表现得无所事事、行业懒散、反应迟钝。
  三、矿山安全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导致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毕业生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虽然多数毕业生可以以平常心来找工作,但有些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就是要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想从零做起,对单位和岗位的要求较高;另一些毕业生则相反,认为工作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从而消极就业,不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有些毕业生对煤炭行业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愿意到自己适合的煤炭行业去工作。
  (二)人格缺陷
  一些毕业生没有明确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以及能够满足自身特点等等,自我同一性混乱,不能对自己形成一个全面、清醒、客观的评价。
  (三)人际交往障碍
  矿山安全专业由于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能要比文科和管理科的学生稍逊一筹,这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锻炼和提高。然而有的毕业生性格极度内向,极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过于自卑、紧张和怯懦,不懂基本的礼仪和礼貌,缺乏自我决断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四)挫折耐受力差
  有的毕业生心理脆弱,无法承担挫折。一个小小坎坷就有可能使其遭受严重的打击,从而陷入失望和苦闷中不能自拔。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就要勇于面对,勇于承担,这才能够在下一次挑战中取得胜利,从而避免一败再败的恶性循环。
  (五)不当的嫉妒攀比
  毕业生之间时常会比较他们找签订工作的好坏,有的毕业生甚至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对自己的单位或岗位大加炫耀。这会导致未就业毕业生心理失衡,加大其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嫉妒和攀比的心理,因而必须对这种不当的炫耀和攀比之心加以纠正。
  四、提高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2014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出台相应措施,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除了一般性的推进措施外,由于矿山安全专业方向的特殊性,推进矿山安全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进行调适以及煤炭高校制定有效的措施。
  (一) 就业心理问题调适
  对于矿业安全专业方向的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要专注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而面对择业和就业,应先确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好心态,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
  1.虚荣心理的引导
  不论是攀比心理还是嫉妒心理都是虚荣心理在起作用,因而可以从利用几点对毕业生进行引导: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充分认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学生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要太偏执;
  对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的形势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对毕业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理解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
  能够使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生、工人、技术员的对比和分析中找对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不要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在意,更不要和别人攀比。
  2.从众心理的克服
  在就业的过程中,引导毕业生按照以下几点去做:
  看问题要长远,选择具有发展前途企业和工作岗位;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向往和喜欢的煤炭企业和工作环境;
  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所选择应与自己气质特点相匹配;
  对自己的特长及能力充分认识,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   能够辩证认识不同地区的煤炭企业的不同岗位的优缺点,避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3.自卑心理的克服
  (1)建立合理的目标。在求职过程中,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与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符合的清晰的目标,并为完成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2)利用补偿增强自信。缺乏自信的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容易被击倒,从而变得畏手畏脚,不敢作为。许多事例已经表明,利用补偿的方法可以使一些具有自卑心理的人重获精神力量。
  (3)自我认知要改变。第一,肯定自身的价值:任何人都有其自身价值,都有独特的一面,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同时,由于视角的不同,每一个人的某一性格又同时具有好与坏两方面。第二,要不断积极的考虑问题,例如,当求职遭遇挫折,这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只是说明自己在某一次展示中未能充分展示自己,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或者所应聘的单位与自己的能力特点有出入,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展示。
  (4)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可以让毕业生在外在上给用人单位一种自信。例如,在行走时挺胸、抬头,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眼神正视别人,在交流的时候,谈吐风雅等。
  (5)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必要的。在应聘前和应聘时,可以在做好充足的准备的前提下,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一定行!
  (二) 高校促进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措施
  1.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就业形势宣讲
  高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课等方式,让毕业生充分了解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以及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使毕业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抓住西南、西北煤炭新的主产区的发展机遇;结合矿山安全专业特点,培养毕业生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爱岗奉献、不怕吃苦的职业精神品质。
  2.以人为本,提高毕业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就业服务和管理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的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聘请煤炭企业优秀校友、专家等来校为毕业生做比职业指导。同时,关心一些特殊群体,如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就业心理压力大的毕业生,对这类同学进行分类建档,实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帮扶,把实际帮扶和心理指导相结合。
  3.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管理部门及学院要积极走出去,开拓外省特别是西北煤炭新的主产区就业市场。强化与煤炭企业的联系,邀请煤炭生产、建设、勘探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来校讲学、交流和招聘,挖掘就业潜力。同时,利用学生实习、课程实践等环节,加强与金属矿等非煤矿企业、建筑、化工、铁建等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开拓此类非煤行业的就业市场。
  4.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
  树立“大安全”的学科观念,以矿山安全为主,能够在矿区生态治理、城市地下工程、煤层气及石油天然气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挑战杯”科技和创业大赛、采矿学科大赛以及节能减排大赛等系列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和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
  5.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地区生源结构
  地区生源结构是影响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煤炭高校的本省生源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而在内蒙、新疆、山西、贵州等地的招生则很少。因此,在生源的地区结构上可以适当向内蒙、新疆、山西、贵州等地倾斜。另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比例,这些学生的比较能够吃苦,同时,这也是国家所倡导的。
  参考文献:
  [1] 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2] 贺江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探索高校就业心理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38-39.
  [3] 景国勋,张传祥.教育创新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9-81.
  [4] 李楠,宋晓燕,漆旺生.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创新措施及成果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08-111.
  [5] 谢倩,杨青松.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诱因及其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6-57.
  [6] 孙兰会,成锋.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0(30):37-38.
  [责任编辑:范 君 李 丽]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癫痫病人血清中丙戊酸钠(VPA)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选择2-溴-对硝基苯乙酮作为衍生试剂,环已烷羧酸为内标,其衍生化产物用Nova-pak C18柱(150 mm&#21
最近,福建省罗源县城关村组织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代表召开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村支书翁惠华让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畅所欲言谈感想。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在煤矿使用是斜巷运输的主要设备,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驱动滚筒轴承损坏后,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既安全又高质量的更换,是本文的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王光国建议增加通往乡村的高速出口。王光国是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曾带领村民绝壁凿路,被当地人誉为“愚公支书”。
摘 要:“灵”作为较原始而又富有生机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源自古老的巫文化信仰,经历长期的历史嬗变,衍生出性灵、灵通、灵活、灵机、趣灵等审美内涵,为中国历代文人学者广泛使用,在诗话、评点、画论等中国传统艺术批评领域中频繁出现。古典美学领域中的“灵”具有神秘性、情感性、褒义性等多重文化特征,它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生命追求和诗性智慧。  关键词:灵;巫;范畴;性灵  中图分类号:I01
乡村是所有城市的发源地和根脉。近日,由江苏省南通市委宣传部与南通开放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推出的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正式启动。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跟踪调查方法观察了26名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病人,经10年远期身高随访.结果生长激素(GH
论文以"良久""不审"珍重"等词语为例,对禅籍中的词语兼位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兼位词语的新义并不是一般的词义引申或感染,而是由"被兼位词的词义+兼位词的旧义"构成的,因此,
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进步,在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生活效率,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人们也离不开如此先进的信息技术,本文主要从
摘 要:公允价值计量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及时性的同时,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尚没有完全具备,在公允价值计量两重性的影响下,使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的会计信息既不可靠也不公允,且在极端经济条件下还会严重扭曲会计信息;从会计的本质出发,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动因、范围、方法及其结果,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改进措施,按照“表内”与“表外”,采取不同的方法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当前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