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花在这里盛开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8岁的儿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看到别人什么行就跟着学,总想着超过别人。但毕竟年纪小,精力有限,学的东西很多,学得也颇刻苦,但没有一样学得精通。  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盛中国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便很认真地恳求我说:“爸,给我买一把提琴吧,从明天开始,我要学习小提琴。”  要在过去,我是有求必应。但那一天我正好同妻子在谈论儿子班里的同学,哪一个钢琴已考到六级,哪一个书法在省里得奖,哪一个唱
期刊
镜头一:  5岁的蓓蓓想要一辆印有热带鱼的滑板车,一直想培养女儿在家里负起点责任的爸爸暗喜机会来了:他提出蓓蓓必须为全家人擦皮鞋一个月,才可以买。从这天开始,每天晚饭后蓓蓓就坐在房门口,卖力地擦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看着女儿如此乖巧,第三个星期的周末爸爸就提前兑现了诺言,和蓓蓓一起买回了滑板车。结果两天后,蓓蓓说什么也不愿继续她的“工作”了。  镜头二:  杰仔总是乱丢图书和玩具,为这事不知挨
期刊
〖个 案〗  文/孙阳立    我们“跟踪指导家庭教育”课题组研究的个案中,有一个叫佳佳的男孩。他今年快4岁了,住在一个大院里。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院里总有许多小朋友玩耍。佳佳也常和姥姥出来,但他寸步不离姥姥,总抱着姥姥的腿,或倚靠,或转圈圈,从不肯走到小朋友中间去。他的眼睛直直地、远远地看着小朋友,脸上不带表情,好像有心事,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好像对小朋友们玩的不感兴趣。可姥姥真要是带他回家呢,
期刊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这是一位热心于传播蒙台梭利经典教法的外教Rekha常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兴趣的是,在Rekha这里,这句话并没有仅仅停留为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以活泼的方式被传达和践行了—这令我这个多年的幼教工作者也不禁耳目一新。  Rekha是在他所说的“工作坊”里来实践他的观念的。工作坊的一个主题是关于教室的空间安排。Rekha把一间课室作为现场,几张大白纸随意贴在墙壁上,每张纸上都有一
期刊
  
期刊
出道3年就已成为华人歌坛小天后的孙燕姿,孩提时代竟然曾经是个“厌学少女”!不过,好在她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好在父母的开明引导她走出了厌学的心理低谷,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理想的天空。  我的爸妈都是执教鞭的。  跟其他的新加坡父母一样,他们最大的心愿除了要把我们的生活照顾好,就是督促我们努力学习了:要好好念书、争取考第一名,以后出国镀金或者当个教师、医生、律师什么的……这类似的训诫变成了理想,支撑着许多新
期刊
每逢节假,都市的孩子各有各的精采,芊芊、原儿、阿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嘉嘉这四个广州丫头却选择了“上山下乡”。  山清水秀的郁南,西江水从边缘经过。田野散漫着泥土的醇香,鸭子在刚收割完的水田里漫步;蜿蜒曲折的村中小巷,大人会看到每一处都刻满了历史的沧桑,孩子们眼中却全是新鲜、惊奇和无边无际、无拘无束的自由。  村后绿树成荫,村前小河流水,密得不透风的竹子沿着河堤疯长。听着小鸟吱吱喳喳唱着她们听不懂的歌
期刊
前面的话:新的天地,我有点慌    终于进幼儿园了。对很多家长来说,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了;可对所有孩子来讲,却是新的、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家里,在亲人的眼皮底下,孩子已经足足呆了两三年。这两三年中,他们身心的每一次锻炼、每一点进步,似乎都是为了今天—为了迎接生活中豁然出现的这个新天地。这个天地我们当然可以简单地就把它叫做幼儿园;但站在孩子的立场,它就是社会—至少,是日后进入社会的第一级台阶
期刊
5岁的莹莹几天前突然发热,之后出现右面部肿胀。妈妈厂里医疗室的医生诊断为腮腺炎,可是打针吃药后不但不见好转,莹莹又说眼睛看不清东西了!后经专家仔细询问和检查,确诊为腮腺炎并发视神经炎。  视神经炎是小儿常见的眼病之一,其病因多与感染有关,多发生在发热、麻疹或腮腺炎等传染病之后。当然,也有的患儿是因慢性炎症性病灶转移而来或患了视神经脊髓炎、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所致。  小儿视神经炎的典型症状为视力急剧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