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亚热带人工草地牧草构型及小格局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ufei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休牧后的亚热带人工草地及长期禁牧草地牧草种群的构型及小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鸭茅、红三叶株丛宽度逐渐变小.在对照及6只羊·hm^-2、7.5只羊·hm^-2、10只羊·hm^-2轮牧草地上,鸭茅基径的峰值分别介于6~8cm、2~4cm、0~2cm和0~2cm之间;红三叶则介于1~1.2cm、6~8cm、4~6cm和2~4cm之间;鸭茅丛密度分别为60、95.1、210.2和160丛·m^-1;单丛蘖数量分别为11.9、11.2、7.3、6.9蘖/
其他文献
对桃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数学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与植食动物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相关系数为0.9480,两者极显著相关;群落与捕食动物亚群落的多样性指
土壤通用流失方程(USLE)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的土壤侵蚀预测.在以往的土壤侵蚀研究中,由于只能获得静态的植被图,土壤通用流失方程只能用于土壤侵蚀的静态估算.空间直观景观
分析对比了 4个剖面 (稻田、旱地、城墙岩群组林地、蓬莱镇组林地 )Zn形态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稻田各形态Zn的剖面分布比旱地复杂 ,农地土层深厚 ,Zn各形态分配在层次间的变化较林地复杂 .DTPA Zn(有效态锌 )在表层分配的相对较高 ,说明作物根系层及林木根系层缺Zn突出 .对各种形态在不同剖面中的分配进行了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 ,农地的碳酸盐结合态锌 (3 .65 % )、紧结有
对欧洲中部成熟云杉林分在改造和更新后土壤有机质层中多酚类物质 (多酚、缩合单宁 )以及与其它化学和生物性质变化的比较 ,探索了多酚类物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调节功能 .结果表明 ,多酚含量与有效离子交换量 (ECEC)呈显著相关性 ,而与有机含量无显著相关 .土壤净矿化率与多酚、有机质C、C/N无显著相关性 ,而同缩合单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同时 ,土壤多酚含量与土壤可溶性N、C(1mol·L-1K
对湖北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系统8种种植模式中Cu的输入、输出和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Cu的输出主要是作物收获,其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85.9%-95.1%,流失和淋溶输出很少,农田Cu
研究了旱地农业系统中,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降水对NO-3-N积累、剖面水分分布以及N素吸收量、回收率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和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作物产量.施用
研究了不同施肥量(N、P配施)下黄绵土坡耕地大豆的水肥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作物产量(Y)正相关, Y=0.0017+0.0035WUE.单施磷时,作物产量和WUE随磷的增加而
采用静态箱式法 ,比较分析了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放牧与围栏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围栏和放牧样地的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 ,高峰值一般出现在13:0 0~ 15 :0 0 ,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与地表温度相关性最好 ,而放牧样地与地下 5cm温度相关性最好 .在整个观测期内 ,6、7月份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期 ,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明显大于放牧样地约 2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1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和辐射、土壤热通量资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BREB方法)计算了森林的显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并计算了森林大
利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 1996~ 1997年两次雪灾期间的NOAA卫星数据及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 ,建立了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 ;利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原理 ,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 ;提出评价积雪对草地畜牧业危害程度的两种基于格网数据结构的定量化指数 .结果表明 ,通过积雪深度反演模型和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方法可计算基于像元的积雪深度和覆盖率 ,提高积雪分类的精度 .建立的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