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战略思考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必要性、措施、决策方法以及激励与约束的机制。
  【关键词】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战略思考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规划,节约资源已成基本国策,为此全社会必须共同负责和共同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公路是重要的基础实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和使用公路资源,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率”的节约型公路建设增长方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公路行业内部节约资源是责无旁贷的,但公路建设是社会公共事业,公路建设资源节约不能仅限于此,应该把公路寿命周期内外部的资源节约一并考虑在内,达到公路寿命周期内内部资源消耗与外部资源消耗之和最小才是最佳效果,才是科学的节约型公路建设增长方式,才能真正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的概念
  1.2 由上式可知,实现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就是降低公路寿命周期内公路建设内部资源消耗和外部资源消耗,就是控制影响公路寿命周期内公路建设内部资源消耗和外部资源消耗的因素,达到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降低。
  2. 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措施
  2.1 合理满足社会对公路建设的需求。
  (1)公路建设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对公路有需求就必须进行建设,从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的公式看,对于公路建设内部来讲,不建设公路最节约(Wj=0),这是不可想象的。不建设公路的损失是影响社会的发展(Ws<0),结果导致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为负值(∑W<0)即公路建设总资源浪费。这是不可取的,社会对公路有需求就必须进行建设是我们讨论的前提条件。
  (2)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对公路的需求不平衡。一是不同的地域对公路的需求不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和重要地区需要高等级高密度的公路,反之低等级低密度的公路就能满足需要;二是不同的时期对公路的需求不同,根据不同的时期分时段投资建设,将会节约资源;三是需求是递增的,这种递增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因此公路建设必须适度超前,满足需求的递增才不至于造成浪费;四是特殊需求,社会的发展存在一些有别于大众需求的需求,而这些特殊需求对于社会往往又是有益的或是必须的。因此,需要根据其质和量的特殊需求建设专用公路。
  (3)为了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公路的需求,要求公路建设合理规划,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决策失误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需要的时候资源消耗再多也不是浪费;不需要的时候资源消耗再少也不是节约。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深思,例如:为了几户人家修建几十公里的高标准山区公路甚至达到户户通、高速公路建成没有几年就造成交通堵塞、不分轻重车道均采用一个设计标准、设计标准相对较低造成前修后坏等等。
  2.2 以人为本,呵护生命。
  (1)以人为本,呵护生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道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死亡人数呈加速增长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经过多年安保工程的实施,到2006年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才降到9.6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相当于一架大型民航客机失事。
  (2)我国汽车保有量只有世界的2%,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多年来高居世界第一。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公路建设者更是责无旁贷,“以人为本,呵护生命” 已经成为公路建设者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大的、必须遵守的最高尚的职业道德。
  (3)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从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公式看,一旦造成人员死亡,外部资源消耗就会变成无穷大(Ws=∞),从而导致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无穷大(∑W=∞),公路建设内部资源消耗无论怎么降低也无法弥补。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或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唯一的选择。
  2.3 保护环境资源。
  (1)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保护环境一方面是在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预防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二方面是废物利用,和社会生产链形成大循环,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第三方面是自身形成闭环式的资源利用链。
  (2)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所致,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就是使正外部性扩大,负外部性得到控制,公路建设可以改善环境比如可以消耗大量污染物粉煤灰等,也可以破坏环境比如改变地容地貌导致水土流失等等。因此,公路建设保护环境大有可为。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或失灵。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正外部性得不到收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从而失去动力;负外部性造成了外部不经济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形成屡禁不止,如果长此下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这恰恰是当前我国所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
  (3)公路建设与环境破坏对立统一,不仅在生产根源上具有因果关系,在解决上也存在共性,其核心要素在于产权。界定清楚、保障有力的产权制度,能够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而界定不清,保障不力的产权制度,既不利于公路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产权不仅承担着提供激励、刺激发展的功能,还肩负着保护环境的使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建立有效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明晰环境资源的权利归属是避免公害悲剧的基本手段。
  2.4 治理超限超载。
  (1)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道路造成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研究资料表明,超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损坏不是同比例增长的关系,而是呈几何级数倍增。有关专家统计: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方法,汽车轴载质量对公路路面间的破坏关系呈“十六次方法则”,汽车轴载质量增加一倍,公路受损将增至原来的16倍。超限运输车走1年,相当于正常运输5年甚至10年。据有关部门测算,超载使砼路面缩短使用年限40%,沥青路面缩短20%-30%以上,超限超载运输严重的路段造成路的使用寿命更短。据统计,超限超载运输每盈利1元钱(Ws),给国家造成的公路直接经济损失达6元多(Wj),从而导致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上升。   (2)超限超载运输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据统计,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占了安全事故的80%,其中,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也有直接关系。
  (3)另外,超限运输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秩序,引起恶性竞争,使运输市场陷入一个“超载——运力过剩——压价——再超载”的循环往复、愈演愈烈的怪圈。超限运输扰乱了国家养路费和路桥收费政策,制造新的不公平。超限运输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污染环境。
  2.5 提高运营效率。
  (1)节约型社会的提出,缘起于资源的匮乏与环境的退化。但如果仅仅从这一角度出发理解节约问题和构建节约型社会,那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也会对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形成限制。实际上,劳动时间的节约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生产、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效应,也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2)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对节约问题作出深入探索和精辟剖析的是马克思。“劳动时间的节约”规律,被马克思认为是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由于劳动消耗的多少是以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因此一切节约,归结起来都应当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且马克思将这一命题精练地表述为:“真正的节约(经济)=节约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
  (3)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的不断完善过程,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与实践过程。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涉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必然需要以劳动时间节约为基础和前提。节约时间,对物是提高效率,对人则是延长生命。
  (4)提高运营效率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提高通行量;二是缩短通行时间。
  2.6 科技创新。 公路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为了公路建设总资源的节约可能会增加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每一次重大创新又都会带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上的重大变革。走资源节约型的公路建设之路,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依靠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强化管理以及提高素质,实现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3. 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决策
  影响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因素纷繁复杂,并且很多因素是随机游走的,给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决策造成很多困难,但就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况可按下表的思路进行决策(决策表见表1)。
其他文献
【摘 要】作者举例说明,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做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各项关键技术,从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实例;施工难点;技术分析;关键技术  1. 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高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176m,建筑总面积为98206平方米,工程平面图为长方形,长为86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狭窄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模板支设,一直使用一次性模板,模板投入大。如果采用型模则剪力墙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本文主要阐述了狭窄变形缝型模的设计原理、制作工艺、安装要点,以期为同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变形缝;型模;“几”字卡;垫棍;防变形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建筑物的变形缝两侧是剪力墙,变形缝宽一般为100mm~200mm,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那么
期刊
【摘 要】山塘除险加固是当前乡镇水利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我镇正在逐步全面地进行山塘的除险加固,山塘的除险加固相比与水库除险加固具有量多、面广、分散、道路通行困难等特点。山塘工程在除险加固中因施工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工期、质量、投资、进度方面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协调,本文结合几年来在山塘工程除险加固中所遇到的问题,谈谈乡镇水利站对山塘除险加固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山塘; 除险;加
期刊
【摘 要】水泥深层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结合吴江东太湖综合整治-1#排泥场新建大堤工程的施工情况,介绍了水泥深层搅拌桩的施工中试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  【关键词】水泥深层搅拌桩;软基处理;应用;质量控制  1. 前言  (1)水泥深层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利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管(线)也随着道路的发展而快速地发展,然而城市管(线)的发展不时地给社会造成一些伤害。本文将对城市管(线)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建议  1. 前言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中的管(线)网络也变得日益大直径化、分类化、交叉化、多元化。在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不时地发生一些由于管(线)道管理不善
期刊
【摘 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重点探讨了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砖混结构及现浇钢筋结构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结构;施工质量  1. 引言  建筑结构的可靠度,是基于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给出的,在可靠度的计算中给出了各类构件材料、截面几何尺寸和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而构件材料和截面几何尺寸的不确定性则是考虑了施工因素的影响,当然构件材料的不确定性还与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有关,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支护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论述了建筑基坑土方开挖、支护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并着重介绍了建筑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简介  (1)随着地下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利用。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
期刊
【摘 要】施工前对周围原有管网的勘察、钻进泥浆的选择和配制以及优化设计的最佳轨迹曲线是非开挖水平定向穿越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现场勘察;钻进泥浆;水平定向穿越;曲率半径  非开挖水平定向穿越铺设地下管线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它综合了传统的道路钻孔、地质钻探及其它的定向钻进技术。这项技术已成为一种完善的施工方法。现广泛应用于穿越河流、街道、公路和铁路、建筑等来进行石油、天然气、自来水、电力
期刊
【摘 要】桥梁桩施工质量是桥梁啊工程质量的关键,是保证桥梁工程基础的安全与稳定。所以,应该予以重视。本文从护筒埋设、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全过程对桥梁桩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叙述。  【关键词】桥梁桩;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1. 施工技术要点  1.1 护筒的埋设与质量控制。  1.1.1 护筒作用:(1)定位;(2)保护孔口;(3)保持泥浆水位(压力),防止坍孔;(4)桩顶标高控制;
期刊
【摘 要】施工索赔在造价管理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更是施工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一种必要的有效的工作。2002年以来,中国建筑产业年均增长速度2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率刚刚达到50%以上,2020年城市化率将要达到60%以上。建筑产业市场广阔,但竞争也日益严峻,投资的多元化,使承包方必须接受和适应建筑市场全球化、多样化这一事实,力争从管理中要效益。企业在效益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良性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