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如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不断发展。种子管理作為现今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全面规范种子市场,种子管理工作应顺势加强。
  关键词:新时期;加强;种子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32-02 中图分类号: S324.6 文献标志码: 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加强,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何使种子管理最优化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今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新时期发展下,为使种子管理工作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促其深化改革,以此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我国种子市场处于全面开放阶段,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下,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也暴露出种子市场的管理不足,即管理中科技创新欠缺、管理手段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1]。
  1 新时期发展下,种子管理存在的新情况
  1.1 种子市场管理不规范
  市场管理作为确保种子市场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种子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今我国种子市场管理还有待规范,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生产经营和种子监管体制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品种、新技术越来越多,而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亟需规范管理,尤其是新《种子法》及配套法规实施以来,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种子管理经费短缺
  随着种子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使得种子管理执法经费的落实并不乐观,而种子整个行业的经营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从而使得种子管理经费在各级部门的预算出现短板,这对于本就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种子管理工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3 种子管理工作职能发生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种子市场需求已经无法顺应传统的种子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种子管理不断深化改革。随着种子改革体制的深入,在传统的管理上进行优化,对种子管理中存在的市场监管表面化、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了疏导改善,为种子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新时期发展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措施
  面对新时期发展下我国种子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种业体制改革,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从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种子管理工作是关键。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打破传统管理方法
  《种子法》及配套法规的修订实施,标志着我国种子管理工作逐步向法制化迈进。因此,为大力发展我国种子产业,需在顺应新时期发展下,打破传统管理方法的旧格局,明确种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推翻“高销量、轻质量”的销售模式,加强种子市场的规范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管理,加强种子品种权的保护,在降低农户种子使用风险的同时,提高农民用种安全,从而促进我国种子产业的最优化发展。
  2.2 强化种子产业信息化服务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提升,对种子产业中优质种子新品种、新技术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做好种业信息服务是关键。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种子行业更是要顺应新时代优化服务意识的要求。基于此,种子管理信息化服务意识应顺势加强。为大力推广优质种子品种、技术的相关信息,让农户及时了解种子行业政策法规及市场信息,强化种子产业信息化服务是关键。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对种子信息的全面了解,指导农户掌握新的种植技术。除此之外,对农户进行法制化种子管理体系的指导,提高农户的认知。
  2.3 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查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提高种子质量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此,加强种子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发展下,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有待加强,其主要原因是种子市场管理的不规范,无法实现种子质量的全面监管。由此可见加强种子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至关重要,其是加强种子管理的关键措施,以此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全面提高种子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4 认真做好农作物种子品种管理
  俗话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由此可见种子管理基于现今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种子的好坏,因此,种子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基于此,为促进种子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认真做好农作物种子品种管理工作是做好新时期种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 结语
  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对我国种子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基于现今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为促进我国种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依法加强种子管理成为我国现今种子管理改革的重点,从而大力开拓农业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3]。
  参考文献:
  [ 1 ] 陈玉河.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4(05):25-26.
  [ 2 ] 毕林富.新常态下种子行政执法体系建设[J].河南农业,2016(23):92.
  [ 3 ] 李秀川.新时期如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J].种子科技,2007(01):14-15.
  (收稿日期:2018-02-08)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多种粮食作物,玉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近年来,随着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食品或工业原料。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玉米育种的研究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对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创新趋势展开研究。  关键词:玉米育种;现状;创新趋势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35-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保护越来越重视,营林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营林工作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营林方法与管理技术措施,提高营林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营林方法;管理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营林生产发展速度很快,为环境保护、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营林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需要采取科学的营林方法,加强管理控制力度,提高营
摘 要:河南省气候适合玉米种植栽培,这也使得河南省具有广泛的玉米种植面积,河南地区种植的玉米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地区的农业发展,针对河南地区玉米种植技术及相应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玉米是河南地区的一种重要农作物,河南地区玉米种植方式十分独特,与该地区的气候相符,并且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了对玉米种植的研究,这也使该地区玉米的产量不断升高,
摘 要:玉米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的世界第三大农作物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其产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目前玉米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及技术推广进行了分析及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环节;推广;应用  玉米在东华北春播区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该区域玉米生产水平及农户的收入。随着
摘 要: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現阶段,我国人口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对粮食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玉米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一种重要产物,只有促进玉米产量的有效提高,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1-0077-02 中图分类号: S435.652;S565.2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和推广。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玉米种植规模不断地扩大。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为实现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应重视玉米新技术的应用。主要阐述了新时期玉米种植现状,同时重点论述了玉米种植新技术。  关键词:种植技术;玉米;应用  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玉米产量的提高。因为玉米是我国重
摘 要:滇屯502在生产过程中多年留种,导致品种退化、米质下降、产量降低、抗病性减弱。在贵州遵义地区,通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改良了“三年三圃”提纯复壮方法,建立了一套滇屯502的提纯复壮技术,并提出“一年繁殖多年使用”的原种繁殖观点。  关键词:中早熟籼稻;滇屯502;提纯复壮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52-0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玉米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牲畜粮食。提高玉米产量,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畜牧业以及经济的综合发展。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原因,包括种植密度、化肥使用、种子选择、气候影响等方面,并以宇玉30号和郑单958两个品种为例,研究了玉米栽培技术,提出了高产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气候是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较适合玉米种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不再单一化
摘 要:风景区绿地是以植物种植、花木造型组成的绿化景观,长期按照养护技术标准有效管理,才能达到花开四季、景色宜人的绿化效果。  关键词:风景区;绿地;养护;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078-01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志码: B  1 绿地养护与绿化工程的关系  1.1 绿地养护是景区绿地建设的延续  往往在风景区绿化工程施工全面完成后,建设方会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