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划过天际的《黄金时代》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看首场《黄金时代》,几乎满座。盛况空前,让我想起前几个月看另一部国产“大片”的“盛况”,偌大的场子,座垫都齐刷刷竖着。散场时,一位清洁工阿姨幽幽地对我说,今天被你包场了。
  只是听说《黄金时代》好景不长,当早一天公映的《心花路放》至今还在一路狂奔、连创票房新高的时候,《黄金时代》却连黄金周也没熬过,早早地偃旗息鼓,下架了。真担心,最后的一两场,也被一两个人“包场”了。倘许鞍华在场,情何以堪?
  倒是萧红还在红,红得发紫。如今,你要是说不知道萧红,没读过萧红,几乎就等于承认自己是文盲了,至少你不是太有文化。
  我就是因为怕太没文化才恶补萧红的,读了她的一些散文和小说,以前只是知道有萧红这么个女人,红颜薄命,但会写小说。
  因为红颜,更因为红颜遇到劫难,好坏总能铸成一段精彩。何况萧红是个敢恨敢爱的女人,个性鲜明,命运又极其坎坷,一生的故事,一生的精彩。如果将“精彩度”比喻成可量化的黄金,她成色高,应该称得上“足金”了。
  但“足金”的萧红并不能成全电影票房的足金,《黄金时代》只是登场时闪亮了一两天,就像天空中的流星,耀眼地划破天际,却很快陨落,不知了去向。
  《黄金时代》的受众对象,应该是那些熟悉或喜欢民国那段历史的“文青”——老文青与小文青们。他们熟知那些左翼作家,除了知道鲁迅和许广平,也知道萧军和丁玲、端木蕻良和聂绀弩,甚至听说过鲁迅与萧红的“暧昧”传闻。他们边看边厘清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边看边对号入座,小小地满足一下自己的求证癖和求知欲。譬如,他们从电影中看到了与萧红的散文《初冬》中一模一样的场景和对话,又从人物独白中记忆起萧红的《生死场》与《呼兰河传》的很多文字。
  因此,哪怕《黄金时代》很不“电影”,他们也照样可以不知疲倦地面对冗长的叙述,将乏味看出滋味。
  《黄金时代》就像个老实的商人,不仅人物都货真价实,就连对话也都有据可查。这还不算,编导还唯恐不真实,不时让剧中的人物跳出来与观众直接对话,语气恳切,有一说一。这样的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也许没有离间了那些老少文青,却还是吓到了多数的观众。
  毕竟人们并不准备来考证或是印证什么,也不是来补习民国左翼作家那段历史知识。当编导用近乎报告文学的手法,将真实进行到底时,人们看到的也只有报告而稀有文学。
  文学需要触动,也需要感悟;需要耳热心跳,也需要会意一笑。文学强调的未必就是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掺半点假的真人真事;哪怕写的妖魔鬼怪,神仙猪八戒,只要能拨动人的心弦,触动到人的柔软处,就是具有了文学的感染力。
  实事求是地说,我只在《黄金时代》的两处地方,被触动到了。都是刻画萧红“饥饿”的场景,一处是萧军找到工作,当了家庭教师,带萧红到一家小馆子吃饭,那里嘈杂肮脏,却是热气腾腾,充满了诱惑,饥饿难耐的两萧,本来只想吃一些粗食填饱肚子,最终却还是禁不住对肉的向往,非但吃起了肉丸子,居然还喝了酒。
  另一处是两萧去朋友处,萧红见果盘里叠放着一些饼,趁着大家说话的机会,一次次伸手去拿,每次两块,一块偷偷塞萧军,一块塞自己嘴里。一副吃冤家的神情。
  极具感染力的两个场景,不由人又气又好笑,也不由人不感慨万千。这两个场景堪称文学。
  只可惜这样的“文学”元素在片中太少,估计编导“大处着眼”将精力都放萧红的生死情仇之中,一边只牢牢记着两个字:真实。
  也许编导太想将片子拍成传世之作,以为“无一字无出处”,日后就经得住方方面面检验与挑剔了。其实,电影还是要拍得像个电影才是。
  虽说《黄金时代》像颗流星,只在天际划出了一道光亮,不过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正是这颗流星将萧红载上了天空,让萧红成了一颗耀眼的星星。
其他文献
最近,在整理我的藏品时,一块郑拾风先生赠给我的手绢进入眼帘,那上面留有拾风先生的手迹,称得上龙飞凤舞。  首行六个大字是:“今日无话可说”,一旁有四行字体略小的字作注,曰:  “一九四六年六月廿四日,南京下关事件次日,我在南京人报发表六字短评以示抗议。拾风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在签名下印有篆体印章,那鲜红的色彩好似拾风先生沸腾的鲜血像烈火般地在燃烧。  我不禁回想起与他的相识和相交。  1989年
期刊
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举行  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將于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举办。本届艺术节的参演剧(节)目共46台,其中境外25台,境内21台,预计演出130多场;美术展览10项;群文活动将与上海市民文化节的秋季板块相结合,扩大覆盖面,形成全城效应;论坛、文化周、节中节等也是精彩纷呈。开闭幕仪式在文化广场举行,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将演出现代芭蕾舞剧《天鹅湖》;在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举行
期刊
去年我国出版各类书籍达到三十多万种,在浩瀚的书海中,作为作品与读者之间桥梁的书评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多种多样的书评风生水起,让人不得不感叹:“书评时代”正在到来。今年上海书展2013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以“书评时代”为主题,近三十位海内外作家、学者、评论家围绕书评:文学与读者之间的中介、信息时代与书评的未来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剖析在消费社会和全媒体语境中,书评呈现的新的发展模式以及正面临着的全新挑
期刊
那时候有个时髦的词汇,叫“过电影”。就是让你每天晚上将白天所做过的事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得“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没有人敢说自己完美无缺,所以“过电影”其实就是挖空心思找自己的茬。  而这一刻,藉着第50届金马奖颁奖晚会上一个个回放的镜头,我真的有了“过电影”的感觉,思绪也一再地回到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那些银屏画面。  主持人蔡康永在颁奖晚会上调侃说,50届金马奖有一件令人尴尬的事
期刊
摄影者老崔拍下这张陈逸飞的照片,说来还有渊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老崔作为工农兵学员在上海市美术学校进修。当时,毕了业的陈逸飞还常在学校走动,作为素描老师孟光先生的得意门生,他正在为老师的新书绘制插图。老崔与陈逸飞渐渐相识后,他问老崔能否找位战士做模特,让他画一幅素描,老崔当即联系了部队的一位战士,那位战士听说有人为他画像非常兴奋,欣然答应。不料,几天后,战士一脸苦相找到老崔,告诉他当模特比他站
期刊
沪剧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上海的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假如沪剧一旦失去了文化记忆,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沪剧只有在寻找“娘家”、接纳地气、回归传统中,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地走向市民、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青浦田歌 沪剧源头  “沪”,源自于上海古青龙镇畔的“沪渎垒”。早在东晋时代,久居青浦的晋朝左将军袁崧“修筑沪渎垒”,袁崧被杀害后葬于青浦的古文化遗址崧泽村。“沪”,据古书记载
期刊
住在牛津Commonwealth House(戏译“共富新村”)的时候,某晚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让我马上帮他找间房,说有个新来的四川同胞被骗了,住的地方实在不堪,不宜人居。他预付了1100镑订金,住进去发现门见光窗漏风,床上空无一物,而且前脚入住后脚水电煤账单就跟来了。发觉被骗,同胞发了袍哥脾气,大骂“可恶的英国鬼子”,跑去警察局报案,结果人家说这不归他们管,拨打驻英使馆求助热线也未能得到实质
期刊
李天济的生活照很少,此张是“戏外”的抓拍。看图中的表情形象,容易让人误会是在演戏,其实是李天济在著名导演郑君里电影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姿容。其时在1989年5月,曾经与郑君里、赵丹合作过《乌雅与麻雀》等多部影片的李天济在会上激情发言,当他回忆起“文革”中与郑君里、赵丹一起蹲“牛棚”、“劳动改造”的情形时,声泪俱下,当讲到含冤死去的郑君里时几乎是泣不成声。  摄影师老崔与李天济相熟。在他印象中,李天济
期刊
沙龙Salon,客厅也。客厅便于聚会,就成全了文化雅集。沙龙从狭隘词义到专有名词,从诞生起,就有高大上的意味。欧洲中世纪的时候,沙龙是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相互交流的必选场所,其“高贵”基因,一直主导着沙龙。到了今天,这个“高贵”已然是诙谐比喻,它更多地指向某种风格、主题、氛围、追求,乃至得体的谈吐和穿着。至于身份,雅者、准雅者、求雅者均可,能为雅而来,为雅而聚,关乎文化和艺术,就有了沙龙存在的理由和
期刊
评弹的传承,原由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并没有专职教师。其弹唱音乐,也是演员在演出实践中自由发挥和发展,也没有专职的音乐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馆、艺训班和学校,进行学生教学、演员培训、业余辅导,那就有了专职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周云瑞既是著名演员,对评弹音乐的唱腔、伴奏与理论,都有较高的造诣;在教育方面,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被众望所归地推崇为卓越的评弹音乐家和教育家。其实,周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