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生态学看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来源 :现代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传播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金鹰节自2000年落户长沙,这10年以来的发展变化,此届金鹰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并探讨了产业生态和文化生态对金鹰节的影响和作用,指出只有电视传播生态健康发展,这只"金鹰"才能越飞越高。
其他文献
中央电视台的应急报道系统建设与新闻频道改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的制播分离改革,以及传统广播电视的媒介融合发展,勾勒出2009年我国主流广播电视媒体改革的四个维度或关键词
在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广告文化已经泛滥成灾,人们的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受消费文化的影响不断异化和嬗变。本文在分析广告文化审美嬗变的几个突出问题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广告文
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至今,数量虽然众多,但是真正体现娱乐本质的节目很少,展示惊艳、追求猎奇、伪装情感等问题深藏表象之下,火爆的收视率的掩盖下,是受众"被娱乐"的收视状态。
中国网络电视的整体格局在2009年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下一代广播电视等新技术的逐步应用,网络电视行业在版权使用、内容研发等方面争端纷起,网络视频行业缺乏足够的运作资金,如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
2009年广播在新旧媒体竞合的大潮中积极寻求与网络的融合互动:一方面加强广播网站的建设;另一方面与商业网站展开合作,从而开拓了广播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对广播与网络融合的
在电视新闻实践中,地方电视台现场采访同期声的不足主要是:人为导演,矫揉造作;拖泥带水,冗长罗嗦;为用而用,徒有形式;"三多三少",违背"三贴近"原则。改进对策有:追求个性化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教育类电视节目以往单纯说教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电视观众的口味。为了生存与发展,社教类节目大胆创新,突破原有的电视表现手法,在分析受众心理的
全媒体时代,如何针对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终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元素,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地互动展示传播内容是当今学界和业界探讨的主要
博客作为Web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在个人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行为范式。本文对博客兴起的技术、心理、社会、哲学等多层面的原因进